圖: 如文中所說,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自2007 年的46 元多跌到上周的 17 元左右。真是有些搞不明白這些“規章製度”,聽上去公司上市好像是有人層層把關審批。鬧了半天,發財的就是這些把關的或是與把關的有交情的主兒? 老百姓就是往股市裏扔錢的?在美國遇到這種違規上市的情況,股民可以循章索賠,象在網絡泡沫破滅之後的情況。知道國內有這種法律保護嗎?中央高度關注:太平洋證券上市曝光驚天黑幕
文章來源: 華夏時報 於 2008-06-21 00:06:46
自從國金係掌門人魏東自殺、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益被“雙規”,關於太平洋證
券上市的蓋子也開始揭開,當媒體將目光都集中在王益身上時,操縱太平洋上市的
其它重要人物和背後的高管開始浮出水麵。
一家公司在國內上市麵臨兩條道路:要麽選擇首次公開發行(IPO),要麽選擇借殼
上市,這兩條道路上分別由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和並購重組委進行審核。太平洋證券
上市卻開辟了第三條道路,成為資本市場尋租的一個樣本。
太平洋證券上市方式很簡單,通過上海證券(行情股吧)交易所請示、中國證監會辦
公廳批複,成功地繞開了IPO和並購重組兩道門檻限製,實現了直接在交易所掛牌交
易。太平洋證券增資擴股,所有原始股東實現了財富幾何倍數增長,在權力資源與
資本的結合中,億萬富翁被高效率生產。
“太平洋證券(601099SH)據說目前已經不敢接投行業務了。他們的上市問題已經
被中央高層關注。”5月8日,上海一位證券業內高管談及此事時說。
他認為:“這次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僅是太平洋證券上市本身的問題,最大的問題
是證監會某些官員把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體係破壞殆盡。這種操作實在無法無
天,繼續這樣,國內好不容易成長起來資本市場很可能被毀於一旦。”
誰在操縱太平洋證券上市
太平洋證券上市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請示和證監會辦公廳的批複,
那麽,是誰能夠推動這些機構通過發文的形式,解決太平洋證券上市難題呢?
媒體從來都是曆史的真實記錄者。北京的初夏陽光明媚,北京複興門外大街1號中國
國際貿易促進會辦公大樓已經物是人非,人事處的一位工作人員明確告訴記者,中
國國際貿易促進會資產管理中心主任塗建早已從單位離職,據說,他已經去一家基
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
“時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資產管理中心主任的塗建也就是後來太平洋證券上市穿
針引線的關鍵性人物。”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塗建與明天
係搭上了關係,這為他個人鋪上了‘錢’途無量的金光大道。”
記者調查發現,從中國貿促會離開,塗建並沒有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而是去了太
平洋證券做黨委書記和董事,他在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的是一個編外職務─
─獨立董事。
查閱塗建的履曆可以看到。這位大律師1982年畢業於北大,同樣,根據官方公布的
資料,王益和一位證監會前官員都是1982年畢業於北大曆史係的同屆同班同學,並
先後在中國證監會任副主席。從2004年起,塗建開始就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資產
管理中心主任職務,並在這期間認識了明天係的一個重要人物,也就是如今的太平
洋證券副總裁、新時代證券常務副總裁,同樣出自於北大的背景和利益的需要讓他
們走到了一起。
明天係的掌門人肖建華是1986年進入北大法學院的少年天才,資本對於權力資源的
渴求永無止境,相比而言,這位資本市場天才取得的炫目財富讓這些學長都不得不
欽佩。塗建也就成了太平洋上市過程中穿針引線的關鍵人物,穿梭於上海證券交易
所、中國證監會辦公廳和雲南省政府之間。
有關資料顯示,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益出身於雲南省龍陵,畢業後分配入中顧委
辦公廳,後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1995年到1999年期間,王益任中國
證監會任副主席。
2007年,先有國金證券借殼上市獲批;2007年12月28日,太平洋證券也通過曲線救
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都證券和雲南證券連綜合類券商都不是,業績很
差,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行情股吧)等一大批經營業績不錯的綜合類券商還在IPO的
道路上排隊等候,而曾經券商中的醜小鴨卻突擊上市成功,這就是權貴資本給市場
創造的財富價值。
在太平洋證券的股東中,北京華信六合投資有限公司以13.2%的比例位居第二大股東
的位置,自然人塗建是北京華信六合投資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占有28% 的股份,
盡管大盤大跌之後,太平洋證券股價從40多元已經跌破20元,以6月19日收盤價17.41元
來計算,塗建個人擁有的財富超過9.6億元,而整個北京華信六合投資有限公司幾大
自然人股東擁有的財富超過了34億元。王益胞弟王磊通過天津順盈科技投資谘詢有
限公司持有的1500萬股太平洋證券財富達到 2.6億元,為了逃避調查,代持人已經
多次轉讓了,而塗建持有的5500萬股從沒有轉讓,背後代表誰持有這些股份,投入
的5000多萬資金從何而來,這都是一個謎。
重組方明天係及關聯方、權力尋租利益代表、原雲大科技高管和雲南國資在太平洋
證券上市過程中實現了共贏,一個破爛不堪達不到3年盈利的證券公司就這樣進入了
交易所掛牌上市,而利益受損的隻有二級市場的投資者。
太平洋上市曆程
“如果按照法定的途徑,太平洋證券很難掛上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代碼。”一位
投行人士對其如是評價。
借用此前媒體報道,足以說明其很難以正常法定途徑獲得上市資格。
太平洋證券成立於2004年1月6日,是雲南省政府為了托管“問題券商”雲南證券而
專門成立的。從成立到2007年申請上市這3年左右時間裏,前兩年連續虧損。三年累
計虧損額度達到8482.47萬元。
“太平洋證券成立之後本沒有任何曆史包袱,但是卻進入二級市場冒險,導致2004年
虧損1623萬元,到了2005年更是巨虧2億元,離規範類券商的標準相去甚遠。沒有任
何上市的希望。”此前媒體緣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話如此評價。
但實情總與標準背道而馳。
之後被稱為“撲朔迷離”的太平洋證券的這種上市操作,與原上市公司雲大科技
(600181SH)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2007年3月28日,太平洋證券通過了規範類券商的評審。
2007年4月10日,太平洋證券改製為股份製公司。此後,太平洋證券向當時4家新股
東定向增資1.02億元。由此,太平洋證券股本增至15億股。
2007年4月14日,雲大科技的股改方案透露,太平洋證券4家新股東增發獲得的太平
洋證券股權,將部分用於同雲大科技的全體股東進行換股。換股比例為8:1和4:1。
即雲大科技非流通股每8股換成1股太平洋證券的股份,流通股每4股換成1股太平洋
證券的股份。
雲大科技在2007年5月30日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投票表決中,律師在股東大會現場證
明:“雲大科技的股改是獨立進行的,與具有獨立法人主體資格的太平洋證券公司
沒有任何法律關係。”
換言之,太平洋證券也並沒有借用雲大科技的殼資源進行上市。
最有說服力的,是來自太平洋證券本身的說法。太平洋證券董事會秘書林榮環在雲
大科技的股改路演中,一度反複強調,太平洋證券上市不是借殼,是自己申請上市。
不管自己申請上市,還是借殼上市,太平洋證券都應該按照法定程序,經過證監會
旗下的兩個職能機構。
如果是自己申請上市,發行新股應該通過證監會發行審查委員會(俗稱“過會”);
如果是借殼上市,則需要按照法定程序,經過證監會重大重組審核委員會。
但太平洋證券上市,無論是哪種上市方式,都沒有經過這兩個職能部門的其中一個。
一個特殊的上市文件
根據此前有關媒體的挖掘,太平洋證券上市的有關法律文件僅有一份,即中國證券
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下發的《關於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有關問題的
批複》(證監辦函[2007]275號)。“從行文看,這份函件下發於2007年12月21日,
是針對上交所曾經向證監會提交的編號[2007]168號的《關於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
司定向增發、換股並重組上市有關問題的請示》而發。”
文件顯示:“雲大科技股改與太平洋證券定向增發、換股並重組上市組合操作相關
事宜已經經過證監會批準。”
另一個相背離的文件,是來自證監會機構部的文件。根據太平洋證券上市公告書,
與太平洋上市有關的文件還有《關於太平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
公司及增資擴股的批複》(證監機構字[2007]81號),在這份2007年4月6日簽發的
證監會的批複中,顯示的內容也主要是太平洋證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和雲南國資等
公司增資太平洋證券的諸事宜。而且,此“批複”強調:“太平洋證券應當按照
《公司法》、《證券法》的有關規定和本批複修改公司章程,並將變更後的公司章程
報我會批準。”
根據媒體的報道,在證監會發審委,一名發審委員覺得這事不可思議。
因為一家股份製公司上市,交易所不可能在證監會批準前進行請示,一旦證監會批
準,都會以證監會的名字,用“證監發行字”這個文號直接向交易所發文,讓交易
所按照交易程序進行辦理。
“在275號文中,證監會辦公廳已經明確指出,太平洋證券的重組上市等事宜已經經
證監會批準,那麽這個以辦公廳名義下發的批複就是多此一舉,因為證監會批準一
家公司上市或者重組都是需要在證監會的網站上公告的,不存在以辦公廳的名義發
文的。”證監會發審委一名委員強調,證監會批準一家公司上市重組,一定有一個業
務部門在辦理,那麽在公示以及發文的時候一定會指出這個業務部門是誰,不會籠
統地說是證監會批準的。
太平洋證券高管背後懸案
太平洋證券高管名單可以看出很多蹊蹺的地方,董事長王大慶出身於哈爾濱的銀行
機構,後進入明天係旗下泰安市泰山祥盛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副總裁兼
董秘林榮環也是從明天係旗下泰安泰山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調任過來,這兩
家來源於肖建華老家的公司是明天係在資本市場運作的重要平台。
太平洋證券原總裁廖一曾供職於財政部,現任總經理王超曾任中國證監會法律部主
任和中國證監會稽查一局局長,黨委書記、董事塗建曾任中國貿促會資產管理中心
主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席律師,公司獨立董事馬躍是原中國貿促會副會長,這些
人都在太平洋證券上市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公司董事韓鐵林是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監事竇虎是中國對外經濟貿
易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這些都是明天係在資本市場的一致行動人和關聯方,
經常在收購行動中共同進退,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實現了某種利益共贏。
太平洋證券董監事和高管中剩下的就是雲南省地方利益的代言人,他們都是雲南證
券的高管。“太平洋高管的分配體現的是一種利益的分配。”一位知情人士說。
隨著太平洋證券的上市,增資擴股投入的1元錢成本上市之後變成了48元,即便大盤
下跌了一半以上,太平洋證券的股價也跌到17塊錢,通過權力尋租的特殊上市通道
也為相關利益者帶來了17倍的財富增長,行走在灰色地帶的套利機製,創造政策盲
點套利的成本和風險幾乎為零,而收益非常誘人,這樣的項目遠遠超過風險巨大的
二級市場投資。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06/news-gb2312-635142.html]
****************************看看這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網頁,也還象是個正經企業嘛。恐怕2008 年5 月辦“貫徹學習《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的專題培訓”晚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