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學中文

(2008-10-27 19:00:44) 下一個
孩子學中文,教材不是關鍵問題。在他們身上花時間,陪他們多說中文,才是關鍵。別用咱們學英文的方式教孩子學中文。

今天帶寶貝出去參加一個party,寶貝看到牆上掛的一幅杏花圖,脫口而出,“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顧不得周圍人多,給了小家夥一個大大的hug.

先說說讀吧:

最先給寶貝讀的,是中文兒歌。有些兒歌不太好,我自己改編了讀給她聽。比如說,“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接閨女,迎女婿,小外孫子也要去。今兒搭棚,明兒掛彩,羊肉包子往上擺,不吃不吃吃二百”。感覺最後一句不妥,改成,“好吃好吃吃二百”。

其次給寶貝讀的是《聲律啟蒙》,《弟子規》,《幼學瓊林》,《唐詩三百首》,《詩經》,現在正在讀《史記》。很多東西我自己也不懂,反正就是讀,讓她聽而已。容易記的,我自己就背下來,陪她蕩秋千,給她穿衣服,給她洗澡的時候背出來。她很快就記住了。

《聲律啟蒙》,《弟子規》,《幼學瓊林》每個小節都比較短,孩子不會厭煩。我把每個小節都抄下來,貼在比較顯眼的地方。和她在地板上摸爬滾打結束了,中間休息的時候,隨時瞅幾眼,給她念幾句。(陪她摸爬滾打的時候,我更多的是給她解說各種動作。)

她很喜歡《唐詩三百首》,我先讀一遍給她聽。然後我讀一句,她學一句。然後,我讀每句的第一個字,她自己把後邊的話接上來。時不時地給她重複兩次,她自己就記住了。反正我沒打算讓她背這些東西,就是玩玩而已。

《詩經》比較頭痛。長。往往一首沒讀完,她就不要聽了。幸好裏邊的很多詩都是一個結構,換幾個不同的字,反複詠歎。我就把它們分成不同的小節,一個小節,一個小節地進行。對付小家夥還是比較有效的。她現在會背關關雎鳩,有兔爰爰,大車檻檻三篇。

《史記》更加頭痛。太長了。還是分而治之的辦法。我給她讀一小段原文,趕快陪她玩。休息的時候,給她用白話文當故事講。說來慚愧,自己的文學功底太淺了,有些地方給孩子講錯了。權衡一下,還是決定繼續下去。

再聊聊說:

和她出去散步的時候,我看到外邊的景物,會盡自己所能找盡量合適的形容詞,給她描述。隻恨自己所學太少。小家夥有時候說的話還是挺生動的。

小家夥每次說話的時候,我都會非常認真地聽,聽她在講什麽,有什麽地方是可以引申的,什麽地方是小家夥自己發揮的。有時候還能發現小家夥心中的委屈,對你的不滿。總之很有趣。

最後談談寫:

我有時候會給她寫一兩個簡單的漢字,讓她認。她很快就記住了。有幾個寫的次數多的漢字,她自己居然會寫了。哈,好神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