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楓樹

紅楓樹的楓言楓語
正文

紐約五日遊 (第五天)

(2008-08-01 19:49:43) 下一個

第五天是本次紐約之行的最後一天啦。我安排的是“輕鬆之旅”。因為前四日的趕趟讓大家都累得不輕。這不,今天的上午安排就是參觀長島東部的著名的英國花園的老威斯貝裏莊園(OldWestbury),是美國金融大亨暨運動健將約翰費比斯為英國長大的愛妻於1904年建造的。由倫敦設計師喬治柯羅裏精心設計,是查理二世時代的風格再現,庭園總共占地一百六十英畝。驅車大概半個多小時,我們就從酒店來到了莊園。天氣不像前幾日那樣驕陽似火,反倒有些多雲,微陰。從高速下來,拐上綠樹成蔭的小路。兩旁的房子都是在綠樹掩映下,安寧,美麗。到了莊園門口,都沒有意識到,因為大門看不太出來區別。10點鍾開門,我們到時10點過5分鍾,以為我們太早了大概會是earlybird,沒想到長驅直入進入之後,才發現遠處已是20-30輛車停下了。漫步在開闊的草坪,望著遠處的參天樹木,和樹林烘托下的老宅,我不由得想到加拿大的總督府,真是太象了。這是第一印象,等我逛完之後我才發現比總督府還要大,要壯觀,要美麗許多。

房間古色古香,家具典雅,布置全像是主人剛剛離去外出。樓梯上的側麵的雕花,精細雅致,LG竟發現沒有兩個是一樣的花紋。可不是嗎,猛掃一眼,以為都是一樣的花紋,仔細一看,是同一的風格,但每個花形都不一樣。真的是用盡心思。而且房間裏還有一個自來水洗手池,這在100年前是極其先進的而又奢華的裝備。可以想象當時的費比斯家族多麽富有。我最喜歡側麵的太陽房,全是玻璃,坐在這雅致的沙發,環顧周圍的園林,樹木,花草,喝著下午茶,該是很愜意的享受吧。

出了房子,我們來到右側的湖邊,房子是建在地勢高處,可以遠眺俯瞰周圍的湖畔和一個半弧形的雕塑一般的長廊。順著林中小徑,我們來到莊園的後區,先是路邊的一座可愛的小木屋吸引了我們的目光。趴在窗戶上一看,裏麵是兒童尺寸的家具,地上還坐著三,四個兒童模型,在玩呢。原來這就是他為最鍾愛的女兒搭建的木屋。我們從側麵繞到了院子裏,來到正門,低矮的白色柵欄恰好是孩子們的高度,院子裏還有鮮花,好一個微型給孩子“過家家“的小房子。據介紹,還有另外3個小木屋是為他的3個兒子建造的(因為每人一個嗎)。環顧四周,果然還有3個,但是近前一看,真的是不如給女兒的小屋精致。不說房子外形,窗戶,就是屋裏也簡陋,隻有幾個男孩子喜歡的”武器“樹枝。兒子高興地進去,舞了一把,女兒也模仿哥哥拿起一段樹枝當槍,瞄準了我。雖說這3個木屋簡陋,但是門是開著的,孩子得到很多身臨其境的快樂。那個精致的小屋,隻能看,而且是透過窗戶,門是鎖著的。所以孩子麽更喜歡這簡陋的小屋。

繼續漫步,眼前竟是一小片竹林,還有小小池塘,真是幽靜之至,沒想到這裏還有東方元素在此莊園。不知不覺,我們已經漫步到了一片參天古木的樹林邊,筆直的樹幹,遮天的枝葉,中間是一條單車道寬的林中幽徑。那一刻,我仿佛走進了畫廊。隻可惜照相機太“傻“,拍下來的照片背景一片幽暗。估計這是莊園的邊界了,我們便折回,踏上歸途。

我們穿過了菜園,來到了花園,到處是美麗的玫瑰和各種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卉,中央的池塘裏有美麗的睡蓮在靜靜地開放。這裏,我碰到最多的遊人。正沉浸在美景之中,天公不作美,黑壓壓的雲彩終於變成雨點落了下來。我們加快腳步,離開花園,回到停車場。一看手裏的地圖,我們才走了一半多一點的東部,還有西部的小橋,湖濱,林區都還沒去呢。但是雙腳已乏,時間以近中午,而且又下起了雨。幹脆打道回府了。

午飯後,下午的目標是水族館。在康妮島,路很遠,轉了兩次地鐵,差不多一個小時才到。下了地鐵,感覺到了一個離曼哈頓很遠的角落,這幾天玩下來,對曼哈頓建立了熟悉感,來到康妮島,反倒有一絲到陌生地方的不確定的恐慌,不知治安如何,不知風氣如何。就在這時,剛下地鐵走了幾步,就看見了遠處67米之外竟有一個穿製服的人站著。起先我以為是地鐵工作人員,再一看,荷槍實彈的,是美國警察。那一刻,我的心充滿感激,這下好了,有安全感了。不再擔心身邊的黑色青少年了。看來國慶的前一天,美國真的是堅強了安全巡邏。

水族館不大,但是兒子很喜歡。看到了鯊魚,水母,海馬,海星,大海龜等各種海洋動物,當然我們還等了半小時,觀看了全場的海豹表演。兩名熱情大方的女馴養員,一邊喂食,一邊指揮著海豹做出各種動作,可愛的倒立,點頭,拍手,擁抱,唱歌,回答問題,比中央公園的表演精彩多了。就衝著這場表演,坐一個多小時的車值。

出了水族館,我們來到大門口,我才意識到這個水族館離海如此之近,就是麵朝大海的。除了門口的寬約10來米的木製Deck,就是沙灘了。因為正值盛夏,沙灘上遊人如織,打沙灘排球的,躺著休閑的,好不熱鬧。兩個孩子也脫了鞋子,開心地衝到沙灘,玩起沙子來。

回來的路上,因為知道要坐很久的地鐵,所以很安心了。大概開了10幾分鍾後,我身邊站著一個手托著一個大蛋糕盒子的女孩,我便把女兒抱在懷裏,把女兒的座位讓給她。她起先還客氣說不用,在我的熱情下,便坐下了,衝我感激地一笑,我這才發現她的娃娃臉笑起來很可愛。百無聊賴,她和我兒子聊起了天。交換了名字,年齡,原來她還有幾天就到20歲了。這正是赴朋友之邀請,前去參加慶祝美國獨立日的派對呢。她問起我們從哪裏來,我說了加拿大和中國,我和她聊起了紐約,對紐約的印象。原來她也是被紐約吸引來紐約大學攻讀心理學的,家住波士頓。紐約真是年輕人的天下,太多動感,太快的節奏,無盡的選擇,機會,不停的變化。她對我說,比起紐約,波士頓乏味許多。波士頓的年輕人一畢業,就像潮水一般湧向紐約。她盡管是家裏的獨生女,卻也選擇離開父母的羽翼,來紐約闖天下。說起紐約地鐵的便捷,她還向我“抱怨”她父母的“懶惰”。她不能說服父母去享用乘地鐵的方便,因為他們不願去弄明白該如何轉乘地鐵,何處上下車等。於是她父母每次來紐約看望她,都“浪費”了不必要的錢在出租車上,又花錢又慢,因為賽車,象上海似的街道,象上海似的那麽多行人。她的描述,我眼前浮現出一對可愛,守舊的老夫婦。

 
結束了5天之旅,但並沒有結束我的遊記。很抱歉我把“5天”的流水帳拖了這麽久才記下,讓有些網友都催促了。如果有時間,我還將在下一篇中分享我的許多個人感受和評論。謝謝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