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才從國內來,也是做訪學的。想客觀地談談國內。在國內普通人的一個樂趣就是拿黨開玩笑。來美後覺得雖然國內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為中國取得的發展驕
傲。我對漸進式改革更自信了。我是學經濟的,我能看到這些年中國無論在物質上還是軟件上的進步。(以下說的是我親曆的,不是官方宣傳的)。大部分城鄉已實
行低保和醫保,交10元就可入醫保(農村),城市的社保開始普及。從2007年起貧困大學生想入學,貸款就可以,不做任何限製。身邊公益體育設施越來越多
等等(我在普通的城市),農村的基礎設施環境也有很大變化(聽西北的幾個農村親戚們說的)日子好過多了。總之,一年一個樣。
關於國人婚姻道德問題,我看到海外華人的很多指責,從社會學角度這太可理解了。一個發展太快的國家,變化太多的國家,很多的家庭和個人也處在這種大背景之
中,再加上手裏有了些錢,法律上還沒有配套的約束,會亂一些,這是一個必須經曆的階段。但是,決不象有些文章描寫得那麽恐怖。我在國內生活,我的家庭很穩
定,很快樂。像我一樣的家很多。和在美國一樣,你可以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國內人權肯定不如美國好,但這點自由還有。
另外就是關於國人氣質問題,很多人譴責國人素質低。教育是有個過程的。十年前我在公交車給老人讓座,很多人會看我。(我曾因為臉皮薄,怕羞,思想鬥爭過,
到底讓不讓?),現在讓座位很普遍了,熱心人很多。我上大學時(我是94屆的)學生打飯沒有排隊的習慣,現在在我任教的大學,學生自覺排隊,買車票更是如
此。當然,和美國一樣,各色人等。但她在進步!
另外一點,我認為國內的環境更有利於培養美女氣質。(這是對有些帖子片麵地說氣質倒退論,我的看法)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國內隨處可買到的好書(如我愛看的
《讀書》,《讀者》)滋養你的精神家園,讓她不至於因普通人的瑣碎生活而枯萎;大量的時尚服裝、飾品、雜誌(比美國的時尚,還便宜)滿足愛美女性的需要。
還有因為國內人多,出門要多少修飾一下自己,國內美女普遍更注意自己的形象,
再加上不用迫自己去念不想念的學位,可以享受漢語的幽默,這樣的人是舒展的,自然是美的。
來美國幾個月了,感受就是,從此對出國“免疫”了,即使是來美國,不羨慕了。因為當初身邊比較優秀的人很多都出來,覺得他們當初的選擇肯定是正確的。和幾位公派的同學一交流,同感!來這學習可以,但一定要回去。我在中國的工作更有意義,而且還能享受生活的豐富與踏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