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劉邦是從哪裏來的?

(2014-10-28 09:53:55) 下一個
疑問的誕生?
根據漢代官方史載:劉邦出生之前,他老媽劉媼曾經在大澤的岸邊休息,夢中與神交合。當時雷鳴電閃,天昏地暗,太公正好前去看她,見到有蛟龍在她身上。不久,劉媼有了身孕,生下了劉邦。劉邦外貌隆準,美須髯,麵呈龍相,左腿上還有72顆黑痣。這個傳說在漢代可能沒有人敢八卦,但是從今天的無神論觀點看,沒有什麽救世主,這個蛟龍就是個無家可歸,衣不蔽體的流浪哥,這件事從劉太公和劉邦後來的關係看得出來,首先劉邦和其他的幾個兄弟從長相和性格都完全不同,年少時的劉邦性格豪爽,卻不喜歡讀書,為人豁達,不喜農事,其父太公訓斥為無賴,並說他不如哥哥,但劉邦還是我行我素。後來楚漢兩軍對壘,劉邦不僅不怕項羽生蒸他的父親,還要分一盞太公肉,後來當了皇帝後,強迫太公跪在他麵前,行君臣之禮,可見他們之間沒有什麽父子之情。一個小小的疑問,太公為什麽沒有休了劉媼這個前漢豪放女,多半是她家殷實,不敢休,所以她才敢在外麵找野漢子。

孩子他爹是誰?
那麽這位野漢子到底是誰哪?從劉邦的長相看,他肯定也是深眼睛,高鼻梁,汗腺發達,大胡子的帥哥,不妄了劉韞和他的一夜情,這個長相也差不多是個胡子人,讓我們看看後來曆史上神奇的白登解圍. 劉邦率騎兵先到達平城,此時漢軍步兵還未完全趕到。冒頓單於見漢兵蜂擁趕來,在白登山設下埋伏。劉邦帶領兵馬一進入包圍圈,冒頓單於馬上指揮40萬匈奴大軍,截住漢軍步兵,將劉邦的兵馬圍困在白登山,使漢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不能相救。劉邦發現被包圍後,組織突圍,經過幾次激烈戰鬥,也沒有突圍出去。之後,冒頓率領騎兵從四麵進行圍攻:匈奴騎兵西麵的是清一色白馬,東麵是一色青馬,北麵是一色黑馬,南麵是一色紅馬,企圖將漢軍衝散。結果,雙方損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此時正值隆冬季節,氣候嚴寒,漢軍士兵不習慣北方生活,凍傷很多人,其中凍掉手指頭的就有十之二、三。劉邦采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閼氏(皇後),閼氏對冒頓單於說: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於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於察之。這裏閼氏說到且漢王亦有神,單於察之。這說明劉邦和他們見過麵,有過理智的交流,後來,出於對劉邦個人的原因放他一馬。

兄弟之間的秘密?
史書上說冒頓單於與王黃和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他們的軍隊沒有按時前來,冒頓單於懷疑他們同漢軍有勾結,就采納了閼氏的建議,打開包圍圈的一角,讓漢軍撤出。對於敢殺自己的父親,手握四十萬大軍的冒頓,說他因為王黃和趙利的幾萬軍隊而放了眼前的劉邦,沒有人會相信。要是說閼氏怕漢族的美女就更無法解釋後來的事情了,白登之後,劉邦不斷的向冒頓單於交納貢品和和親女子。劉邦和冒頓之間的秘密的關係在劉邦死後,冒頓單於給呂後信中露出馬腳我是孤獨寂寞的君主,生在沼澤,長在草原,我多次到邊境來,希望能到中原遊覽一番。陛下獨立為君,也是孤獨寂寞,一個人居住,我們兩個寡居的君主都很不快樂,無以自娛,還不如我們以己所有,換己所無。呂後冷靜地給冒頓回了一封信:單於沒有忘記敝國,還賞賜我們書信,我們誠惶誠恐,我年老氣衰,頭發牙齒都已脫落,走路也不穩,不值得單於為我屈尊玷汙自己,敝國沒有做錯什麽,還請單於寬恕。然後繼續送給冒頓車、馬等貢品。冒頓閱讀完信後,認為呂後非尋常的人物,於是收斂起來,回贈禮物,正式答應和親。傳統觀點認為此信的目的是為調戲呂後,直到近代學界指出這種觀點是源於中原文化不了解遊牧民族夫兄弟婚製所產生的誤會,劉邦曾與冒頓互稱兄弟。冒頓單於與劉邦的兄弟之說一直被淡化,這個兄弟,猶如安祿山,有血緣關係的才套得上近乎啊。

五胡沒有亂華?
劉邦與冒頓單於的兄弟關係在五胡亂華的時候再一次起了作用。劉淵以自己祖先與漢朝宗室劉氏約為兄弟而自稱"漢王",建國號漢,並追尊蜀漢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又設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漢昭烈帝劉備、漢文帝劉恒、漢武帝劉徹、漢宣帝劉詢、漢明帝劉莊和漢章帝劉炟等八位西漢、東漢蜀漢皇帝的牌位;前三者為三祖,後五者為五宗,以漢室繼承者自居。同時自置百官,正式建立一個脫離西晉朝廷的獨立政權,史稱前趙或漢趙。劉淵一本正經的忙活的半天就是說明自己隻是認祖歸宗。

亡秦者誰?
亡秦者胡,真正亡秦的不是胡亥,而是有胡人血統的劉邦。這個淵源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東胡一直流傳,直到契丹的遼國耶律阿保機依然念念不忘,他將其母親、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家族的姓氏拔裏氏、乙室氏賜姓蕭氏。阿保機漢自己則名姓劉名億,長子耶律突欲漢名劉倍。可憐的阿保機,明明是劉氏宗孫,建立的遼漢大國,增加的大量的國土,就是不被後人接受。

匈奴在哪裏?
至於匈奴,其實像滿族一樣根本沒有消失,而是不斷的被同化,漢朝初期,漢高祖被匈奴擊敗,約定以宗室女和親,並定期進貢給匈奴。漢宣帝時,與位於南部的匈奴合作,攻擊北方匈奴,南匈奴成為漢朝附庸,漢朝與南匈奴有和親關係,王昭君下嫁匈奴,成為著名故事。東漢時,持續采取分化策略。匈奴分裂為南匈奴與北匈奴二部,南匈奴歸附漢朝。北匈奴遭到東漢擊敗,撤退到中亞草原。

原來都是一場誤會!
說到底,匈奴也是華夏之遺,隻是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而被排斥在北方,所以即使劉邦有東胡的血統,也是符合中央的民族政策,絲毫不會影響大漢民族的光輝傳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作者的民族觀很有問題,劉邦即便有一半胡人血統,可是其受的教育和代表的文化還是中原的漢文化,除了部分血緣其它與胡人沒有一點關係,劉邦建立漢朝做了皇帝也沒有使胡人成為統治階級,因此考據其有胡人血統很有意義,但是以此說“匈奴也是華夏之遺”就很可笑了。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抗戰兩年' 的評論 :
同意,這才是搞學問應有的態度。
抗戰兩年 回複 悄悄話 大膽假設,還需小心求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