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三國時代的社會主義萌芽

(2014-01-03 08:10:19) 下一個
社會財產的分配可以說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三國之中, 曹操最封建但是比較實在, 隻要你奉他為老大他就給你封候, 一畝三分地, 老婆孩子熱炕頭; 孫權屬於南方係對同一個桌上吃飯喝酒的大戶們還是比較平等的, 大家和氣發財, 共同致富, 即使是赤壁大戰, 夷陵大戰, 他也沒有逼迫那些的大戶出兵,周瑜,陸遜都是自動出兵的而且隻有幾萬人. 就是這幾萬人把曹操和劉備的幾十萬大軍打得丟盔卸甲;劉備至少在表麵上算是最平民化的主了, 他可以和逃犯,屠夫和黎民百姓一起吃包子,到了最後當皇帝的時候才開始和以前的同黨劃清界限.

一個發達社會財產的分配著重於它自身的自然結構, 一刀切的平均主義隻有在危機的時候才吸引人,所以東漢末年,以平均主義麵目出現的黃巾軍起義波瀾壯闊張道陵天師道的社會主義萌芽在四川悄悄的萌發了, 他的孫子張魯少膺祖訓,在各地設立義舍,置義米、義肉,免費提供給過路者食宿, 整個一個人民公社,如有人生病,張魯將病人引入靜室,令其思過,然後要病患寫上自己姓名,一式三份,稱為三官手書,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 有機的結合了公費醫療和思想改造, 史稱民夷便樂之。犯法者原宥三次,再犯才處以刑罰。小過者則修治道路百步, 這種製度比勞改製度更開明合理。張魯的政權持續近三十年,處於東漢末年時期屬於比較安定的地區,因此很多人遷居於此。

然而張魯的社會主義很早就開始異化了, 比如義肉, 他怕人多吃,特地在教規上加了“人若食用過量,鬼能使其生病”。他毫不猶豫的殺了一個戰壕的老戰友天道教大師張修, 他在漢中經營了三十年,對平均主義的局限性和弊病有深刻的認識,劉備平均主義的幌子騙不過張. 張魯投降曹操時曾言:“寧為魏公奴,不為劉備上客。”從現在的角度看,建國來無數次的路線鬥爭表明單靠幾個土八路建設不了社會主義, 張飛拎豬肉和燒酒見三國的第一奇人和宏觀經濟大師劉巴, 劉巴閉門謝客, 諸葛亮勸之,劉巴扔了一句名言:“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看來平均主義隻是在經濟危機的時候打出來的幌子, 經濟發展起來了馬克思在也要先富起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