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上山下鄉是個大手筆

(2013-10-20 07:02:36) 下一個
現在在網上看到的荒唐事花花的讓人神魂顛倒的,但是還沒有人荒唐到膽敢邀請自己屬下的老婆們和自己去遊泳。遊泳衣好像隻能在遊泳池適用,而且不能直視,有點日本男女共同裸浴的感覺。兔子不吃窩邊草,讓自己熟悉的同事的老婆們寬衣解帶,搖著屁股在眼前晃來晃去的好像有幾個古代的荒誕的皇帝做過,而且這些人的下場都是屬下眾叛親離。是啊,雖然都是黃臉老婆,是可忍孰不可忍,屬下們還是義憤填膺,這樣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就在屬下們為了自己的褲襠勃然而起的時候,老毛設置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大手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縱看中國曆史,農民和知識分子是社會穩定的最重要因素,無論社會如何不穩定,農民還是種地吃飯,人心惶惶的是那些三教九流,但如果知識分子和農民勾搭在一起,那麽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共產黨的那麽多的根據地無一例外都是這樣建立起來的。所以隻要農民穩定了,知識分子被控製住了,社會和諧穩定沒的說。所以每年讓趙本山在春晚撅著屁股得瑟一下,農村的老頭老太太就覺得自己在中央有人,就好象讓陳永貴坐在主席台一樣,老農們都看著流著口水做自己當山大王的夢,這就是一種信仰啊,一個讓高家莊的李老漢一輩子覺得自己可以到北京過天堂一樣的生活的信仰。

所以老毛為了共產黨的天下太平製作了一個別出心裁的大手筆,讓還沒有成熟的知識分子到農村去,這樣既穩定的農村,又使下一代的知識分子成為轉基因的農民,永遠踏不出社會主義的框框,看一下現在上層的領袖人物們,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他們的政策都比較顧及農民的利益,所以農民一直異常的穩定,不管海外實力和他們雇傭的假洋鬼子們如何的蠱惑人心,農民一直老老實實的等著過春節,看春晚。

年輕時的烙印是一個人無法擺脫的,即使是看來西化相信普世觀的前總理,看到農民情不自己流眼淚,一半是演技,一半是年輕時在農村打下的烙印,所以現在的政策隻要上山下鄉的一代還在台上,就不會有大的變動,這就是老毛高瞻遠矚的地方,他在威望最高的時候,趁著屬下們你死我活的打拚的時候,用這項政策為自己的思想鍛造出一代的信徒,所以薄夕睞在台上引擎高歌的時候,忘記了自己年輕時被迫害的痛苦,這就是信仰,讓人忘記痛苦的信仰。

大浪淘沙,當上山下鄉的一代退居二線,第一次擇優錄取,身上沒有長過虱子的六十後成為核心的時候,改革才會真正的開始,當年不到二十歲就到法國留學的心懷西洋基因的鄧小平為什麽那麽苦心孤脂的推廣少年班,就是在洞悉了老毛的大手筆,麵對這些上山下鄉的改過基因的中青年人無可奈何,為了塑造新一代的改革因子,自己的改革日程推進一刻鍾的大手筆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宗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UNNE' 的評論 : 賞讀,說的在理。
SUNNE 回複 悄悄話 到過農村的人都能一眼看穿農村的艱辛。在農村普及教育似乎難於把城市有點文化的人流放到鄉下去。但是要這些知青改變農村麵貌同樣要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和國家大量投入資金。老毛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本來以為既省錢又省事,甚至一舉兩得。可是農村也養活不起那麽多外來人,結果知青大都回到本土。不花錢想辦成事是不可能的。鄧小平當年花錢把少年們投到國外去,本盼望他們回來報效國家,但當時的國家沒有好的工作環境和更好好的待遇吸引這批人。據我所知,和知青情況相反,回本土的人好像不太多。倒是現在私人投資供孩子出國讀書回收率比較高。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景濤、習近平每個人都帶著強烈的自己成長過程那種時代感,都不相同。隻能說什麽經濟狀況造就什麽政治環境同時造就什麽人吧。
zhangyang01 回複 悄悄話 作者,我r你ma!為一個最大的魔鬼唱戰歌,你全家不得好死!
wsnyy 回複 悄悄話 高官們如果知道民生艱難民間疾苦,是好事.才會關注底層.
少年班出來的,如果不懂或不屑於懂民間疾苦,能夠管理國家?
上山下鄉,是老毛無法解決當時的就業問題,不得己為之.不必神化毛.毛並沒有偉大到寫詩如“不需放屁“都高瞻遠矚的地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