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三國時代的左派和右派們

(2013-10-03 06:55:57) 下一個
三國時哪有左派和右派? 大致來說,左派偏激進是改革派,右派偏保守是守舊派。

曹操采用了很多積極政治手段,恢複生產,他善用法律,用人不拘一格,是左派,所以老毛為他平反。和平的時候,靠世襲的人得勢,拚富,比爹,左派沒有用武之地,曹操隻能做個幹吏,隻有到亂世才能成為奸雄,所以曹操是個偏左的,能夠識世而安的通才。

劉備在和平時代就是個小城管,亂世給了他機會,他開始的時候和曹操一個等級小軍閥,但是政治上一直沒有作為和主張,靠投機倒把到處混飯吃。所以有政治抱負的中原名士沒有投奔他的。他被逼的走投無路,就跑到在劉表那裏混飯吃,後來終於撕破臉皮在劉璋那裏偷到了益州,所以是個事故的保守派,沒有出息,靠現實化的保守原則收買人心,他在得勢後馬上就置關羽的生死於不顧,是個典型的小人得誌,張飛之所以暴打下屬,心中的怨憤可想而知,他不是怨恨孫權,而是怨恨劉備。

諸葛亮是個很頑固的保守派,他沒有任何餘地,鞠躬盡瘁的保留舊製度,所以贏得的保守派的喝彩,司馬懿與他心有靈犀。

孫權是個現實的改革派,南方報係的先驅。孫權出身寒族,在施政方麵以適才適所為第一原則,而不以輩分、資歷、交情、名氣為優先,並且權執法嚴格,即使麵對至親也是法律優先從不循私。所以曹操對他相當的神往,以至於要認他做兒子。從政治主張來說,他們是同盟,所以赤壁之戰,曹操一反往日的英雄氣概而揮師而返。

董卓是一個殘暴的改革派,他采用以個人利益為中心的政治主張,並且任用了很多名士,尤其是以前被官僚迫害的太學生和寒士,所以通曉曆史的蔡邕對他的某些做法竟然有所苟通,以至於老右派王允生怕這種意識會體現史書中而置他於死地。如果蔡邕寫史,他會對董卓,略有小治的地痞改革派李傕,郭汜有餘地的評價。

司馬懿是個世故的保守派,所以他們寄生在曹操的肚子裏,不斷的收買人心,他用人多疑,而且愛用士人,專殺寒士,所以他們主政國家固然穩定,但是腐舊汙爛從核心開始。司馬炎采用了最保守的周代諸侯分封製度,結果嚴重違反的時代的潮流,扼殺了人才,結果被曆史無情的碾過。

曆史是一麵透明立體的鏡子,鏡子裏麵反射的是剝去了華麗耀眼的偽裝的現實中的大腹便便的雲雲人物。人不為己天蛛地滅,董卓搞掉異己,玩幾個女人至少在現在看是對有權勢的人是在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他能把那麽多西北的軍閥豪強搞的服服帖帖的,讓蔡邕搞的神魂顛倒的,恐怕現在的某些政治人物是做不到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