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滴滴

不經意的,翻開自己的書,快樂地發現生活點點滴滴的有很多感動……
正文

我的故事 幸運的女孩

(2005-03-25 09:02:39) 下一個

我的生活很是簡單美麗。1976年毛主席去世,9天後全國放假開追悼會。我湊熱鬧似的急急來到這有陽光的世界。雖然急得差點害媽媽把我生在去醫院的路上,但並沒有象很多小朋友那樣給母親長時間的折磨。由於急迫,爸爸進了產房。後來每次看到電視上演女人生孩子時撕心裂肺的哭叫時,爸爸總是很有閱曆似的批評電視演得太誇張。

我是爸爸媽媽第二個孩子,也是最後一個。那時計劃生育已經開始,我的出生,也算有幾分幸運了。我一直都覺得有兄弟姊妹是件很幸福的事。我和大我2歲的哥哥一起吃,一起睡,一起上學、玩耍,我想爸爸媽媽看到這一對小人兒,也一定開心得很。現在我有很多朋友覺得養孩子貴,不敢生,想想那時爸爸媽媽,每月幾十元,幾乎什麽都沒有,他們哪裏有想這麽多。隻是順其自然的過每天的生活,有困難就克服,克服不了就忍著,忍不下就牢騷牢騷、難過難過。我總覺得養小孩對生活的改變很大,因為多了很多責任,但並不是很難的事情,不必對他有很高的期望,所以,不必重視他的吃穿玩,甚至學業都不必太看重。我是健康積極的人,我把這種人生觀給他就好。讓他早些有獨立的判斷力,過令自己開心的健康的生活。嗬嗬,順便說一句,我一直希望自己有3個小孩,也許是受了《成長的煩惱》的影響吧。

我的哥哥與我有很多不同。雖然是男生,但並沒得到很多寵愛。爸爸媽媽每天都要上班,有了我以後很難照顧兩個小孩。哥哥乖巧得很,於是他被寄養在生肺炎臥病在家的外公身邊。直到我長大,不乖得需要人照顧,哥哥回到我們身邊,帶我一起上幼兒園,和小朋友玩耍。我小時候常常很男孩子氣,肘老是有疤,應該是髒髒瘋瘋的那種。哥哥很內向,不大主動跟陌生人說話,和我很不一樣。我想很可能是幼年長期跟生病的外公在一起的原因,雖然外公很疼他,可我總覺得自己欠他很多,畢竟幼年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和哥哥一起念的隻有4年小學和1年高中。為了他學習,爸爸媽媽送他去市裏都初中,十三、四歲內向小男孩每天早早起床、晚晚回來。3年的初中,他吃了不少苦頭。而我,做了6年班長風風光光念完小學後,就在家附近的初中讀書。學校裏不少同學來自農村,父母不識字,相比之下,我的爸爸是名校畢業智商高高,媽媽也很聰明,所以,在那個郊區的中學裏,我似乎不用如何努力,也總是班上的第一。對於哥哥的辛苦,我不是很清楚,隻記得夏天晚上和爸爸一起去車站接哥哥時,看天上的星星很有趣。

初三時,努力了很久的爸爸媽媽終於在市區分到了一套房子,不是市中心、房子是一樓、朝北,但有了煤氣暖氣,不用生爐子了,了卻了媽媽一個大心願。我轉了學,那時哥哥上了重點高中。我就到他讀初中的學校上學。初來市裏的新學校,沒了第一的光彩,我不是很開心,不大活躍了,於是有了很多時間做題、背書,結果考高中的時候,竟然考了那個學校的第二名,而且隻比第一少了不到1分。 高中的3年,也很順利。除了學習,我沒想過還要做什麽,也沒什麽目標,隻是每天起床、吃飯、騎車上學(高一時有哥哥陪伴)、上課、下課、上課……放學、騎車回家、吃、看書/看電視、睡……一切都好像理所應當的。文理分科時,鑒於從哥哥高考時看到的外事、旅遊等好玩專業都是文科,加上由於不喜歡物理老師導致物理成績下降,我去讀了文科。

再後來,高考填誌願,我沒什麽明確想法,就欣然接受了爸爸的選擇報了北師大和東財。老是沒大看重自己,報北京的學校,已是碰運氣了。結果成績一出來,我又是超常,成績全校第3高,順利的去了北京。 現在想想,自己真是幸運,比起哥哥中考、高考押邊考上(爸爸媽媽那時一定萬分慶幸),自己則每次都是超常發揮,大大超過分數線。想,如果不是爸爸媽媽智商好、不是初三時搬家,自己很可能就最終留在家鄉做個護士或者教師什麽的了。這當然也好,但就不大可能像現在這樣安安穩穩的在歐洲讀書、今兒巴黎明兒羅馬的窮逛了。

那時的生活,自己一直都沒怎麽體味,現在想想,很多有印記的東西是值得回味的。比如,媽媽每天早上為我們做早飯,準備2套淘好了米、放好了菜的飯盒給帶走我們做午餐;比如冬天跟哥哥一起上學,下坡在滿是雪的馬路上滑倒,委屈的看著隻是停下車並不過來扶我的哥哥;比如,下大雪時,一幫騎車回家的人馬要吃力的推著自行車走快1個小時回家,一路笑著鬧著好不容易走到了卻又不舍得告別……

1995年夏天我離開家鄉去北京讀書。此後的6年,都在北京度過,算是我由童年向成年的一個過渡期吧。學習方麵,我應該並不很強,但很幸運的在大學第一次的期末考試中得了第一(大概是剛上大學許多同學不適應而我依舊延續高中的學習態度吧),我想這次考試給各位老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雖然後來參加了許多學生組織,學習越來越敷衍,但此後我在北師大的成績一直都不低,每年都有1、2等獎學金拿。北師大畢業前我又如願考上了北大。這回確實有些難度,好在壓著線,無論如何是進去了。這2年,我過得非常輕鬆,不給自己壓力,隻是享用最後的大學生活。我常常聽北京音樂台的歌,碰上深情的,就抱著枕頭在灑滿陽光的床鋪上發呆。現在的學生上大學很貴,我那時和哥哥同時上大學,而且是他上了5年,我上了6年。爸爸媽媽是普通的知識分子,這個對他們是有些壓力的。但我們好像挺容易的就過去了(也許爸爸媽媽記憶深些)。媽媽爸爸開了幾年的食雜店,哥哥和我都打了些工,我的師範大學不要學費,有獎學金也容易找家教做;北大時打的工已經足夠支付自己的學費。爸爸媽媽每學期給我1、2千的零花錢,日子過得挺悠哉的。想起這,我還挺自豪,自己不算爸爸媽媽的大負擔。我一直就是他們的驕傲~~

2001年畢業,我如願到上海的外企做事。2002年意外的得到一筆資金後,運氣進一步的來了,投資房產竟然一下子賺了10來萬,我用這筆錢策劃去歐洲留學,非常順利,2004年夏天飛離上海,如今已經逛過了巴黎、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等不少地方……

我是個幸運的女孩,除了愛情方麵,我有很多老天的垂愛,我對此一直心懷感激。但我也知道,幸運是和努力與開朗相伴的,我願意去過簡單而美麗的生活,愛我周遭的可愛事物,樂觀、積極的生活。我希望在我離開這個世界時,我會微笑的對自己說,很好很好,下次還要這樣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