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遠山的呼喚
滋根的誕生, 源於路途上一次非常偶然的邂逅.
1987年, 家住紐約的楊貴平女士, 第一次起程去中國大陸, 去尋找 “農村”. 她的先生在聯合國工作. 當時的聯合國雇員, 大多數熱心捐款到 “1%基金”--- 就是把工資的1%捐出來, 為發展中國家的教育, 醫療等慈善項目奉獻一點心力. 一群參加過保釣運動, 對中國懷有深厚感情的留美華人因此受到啟發, 開始熱烈討論應該到中國貧困地區找些項目, 把他們的1%捐款用上.
於是, 曾經全球遊曆過, 職業為教師, 早年來自台灣的楊女士, 就帶著尋找項目的使命, 和腦子裏“貧困農村”的簡單概念, 隻身踏上了前往中國貴陽的飛機. 她想到中國最落後最窮的地方先看一看.但是哪裏最貧窮?她完全沒有概念.
事情就這麽巧, 坐在她身旁的乘客, 剛好在貴州農村有個農民培訓班的項目, 便邀她一同前往. 參觀過後, 她聽說還有更窮的村落, 就又走了七個小時的汽車路, 再走三個小時的大板車山路, 終於到達一個從未想象過的貧困山村.那是個真正意義上的窮鄉僻壤, 山高, 地少, 又是被主流社會遺忘了的苗族聚居地, 極貧困戶占了大多數,村民們日夜操勞,可連吃飽肚子都成問題.山裏的孩子們上學尤為不易. 幾個村子才有一間學校,翻山越嶺到了學校,裏麵的裝備又簡陋得驚人. 柴火要自己帶,飯菜要自己做,八個孩子擠一鋪,老師們往往因為收入太低太貧困,不得不離開學校去外地打工養家,流動性很大.可是雖然條件艱難,湧動在孩子們眼裏,家長們心中的上學欲望卻從未熄滅,家庭特別貧困的, 傾家蕩產, 甚至舉債, 也會想法給家裏的孩子上學, 但是這個教育機會往往給了家裏的男孩.在楊女士考察的那個鄉村,共幾百名6歲到12歲的適齡女學童, 有八成, 從來就沒有上過一天學!
作為女性, 作為教師,楊貴平女士的心被揪痛了.一個孩子一年的學雜費僅為八美金, 隻相當於在美國吃一兩頓午餐的費用,而在當地,卻能換來一個孩子一年黃金的學習年華!最起碼,孩子們應該識字. 她聽到這麽一些例子: 有婦女被拐賣去了外鄉, 可是認不得字又寫不出名, 連家都沒法回得來!
帶著山裏孩子們滿懷期待的目光, 楊貴平女士一回到美國, 就馬上著手籌備. 1988年, 滋根基金成立. 頭一年共有十人捐款, 集三千美元. 這筆錢, 得以資助貴州雷山幾個鄉村貧困家庭的學生,第一次走進學堂---- 近兩百個7歲到12歲的孩子們,擠在條件極簡陋的課堂, 一起讀一年級, 情景既感人,又壯觀.
從此的二十載悠悠歲月, 每一年, 楊貴平女士和滋根的義工們, 都會越海翻山, 再踏上那條通往遠山的路. 而遍布美國各地的一群熱心華人, 和中國最貧困山區的一大群孩子們, 命運從此就有了奇妙的交點. 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輪番上演, 雖然遠隔著重洋, 卻是一年又一年, 不斷地
(二) 小錢辦大事
滋根的助學模式, 是一種"民眾對民眾"的直接援助方式, 沒有中間環節. 通常是貧困家庭提出助學申請, 由滋根當地人員審定後上交, 再到美國滋根開董事會後批準. 基金的大部分用於小學到高中的助學金, 部分用來資助及培訓鄉村衛生員, 小部分用於生產技術指導班, 幫助留守的老人孩子克服生活困難,改善衛生環境以及鼓勵創業等一些能夠緩解當地政府壓力,有利民生的實事.
為了保證每一個項目都實施到位, 每一年, 滋根都會有各地義工奔赴各個項目點, 逐項跟蹤, 檢查成效.
家住波士頓郊區的曹宏遠先生,在過去十幾年間,幾乎每一年都自己掏腰包, 去一趟貴州的雷山縣和台江縣跟蹤滋根的資助項目. 雖然他身患糖尿病和高血壓, 仍然爬山涉水, 切身體驗當地生活的艱辛, 檢討滋根資助的效果. 在缺糧少藥的村寨, 鄉親們為表感激之情, 常將家裏唯一的一隻雞燉了當午餐來款待他,令他既感激卻又非常內疚. 辛苦的路途難不倒他, 可最讓他放不下的,還是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那麽的渴望讀書, 可又是那麽懂事不願為家裏增加任何負擔. 每一次, 那些淳樸的山區孩子們, 總是流著淚拉著他的手, 傾訴他們由衷的感激之情,讓他深受感動,更堅定了要為這群山區貧困孩子們盡心盡力的決心.
讀書, 如一盞明燈, 照亮了孩子們對未來的希望.
根據滋根的調查報道, 如果不識字, 一個人的移動範圍是十五公裏, 如果念完小學, 移動範圍增加到500到1000公裏. 也就是說, 擁有知識, 人才會更自信, 走得更遠, 機會更多. 同時,教育, 還可以幫助當地人更好地利用本土資源, 自力更生, 走出貧困的宿命.
對此,楊貴平女士很有感慨和欣慰.前不久,她剛從中國回來,看到多年前資助的學童,很多已成為當地有用的人才,有的成為新一代的教師,有的成為獨當一麵的鄉村衛生員,也有的在外自我謀生,事業有成,前途光明.
春風化雨, 作育人材-----這就是滋根辛勤耕耘二十年, 最大的成就和喜悅!
(三) 燃點新的希望
滋根的助學扶貧工作得以成功持續二十年, 關鍵在於來自美國民間源源不斷的捐款支援. 誌願者們為此付出了長期巨大的努力, 除了自己踴躍捐贈外, 更是集思廣益, 積極行動, 多方募捐.
龍俐麗女士在波士頓行醫多年, 平時工作很忙. 但這十年來, 她無私地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努力, 全力以赴, 熱情相助,先後成功地籌辦了五次大型的滋根慈善募捐演唱會,每一次都成為社區裏的盛事, 許多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藝術家如楊光, 梁寧, 鄧桂萍, 朱福蓉, 王麗文,劉克清,宋波,李玉新, 吳龍,李帆, 王意如等應邀出席, 共襄盛舉, 一起為慈善助學事業出力. 龍女士參與從策劃, 賣票, 到演出的全過程, 每辦一次都需要籌備3到6個月,非常辛苦又傷神. 但她想到能為中國貧窮的孩子們做些實事, 心裏就覺得再苦也值得,再累也不後悔。
正是由於這些熱心人士和社團多年來無私的奉獻, 更多貧困的孩子們才能夠圓夢走進學堂; 也才能使這一份源至海外的真摯愛心, 得以延續至今. 捐款有限,愛心卻無限. 大家精誠合作, 鞠躬親耕, 讓每一元募捐來的錢, 都能用到最有需要的地方.把"雪中送炭"的心意,溫暖到遠方萬裏人們的心.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距離再遠, 時日再久,也無法隔斷一份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 助學走萬裏, 愛心長相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滋根基金"的背景後,希望大家能夠放心地前來參與12月7日"愛的奉獻"大型慈善晚宴.這場籌劃中的募捐晚宴將在享負盛名的BOSTON PLAZA HOTEL, 堪稱波城最美的宴會大庁裏舉行.當晚有高尚服務的可口晚餐,精彩的表演節目及抽獎活動,還有大型舞池及DJ供你跳舞盡興. 晚宴全部收入將由滋根基金直接用於四川災後重建,每個項目都會長期跟蹤.請各位朋友,愛心人士踴躍購票或參與義工行列,為困難重重的災區人民, 再次送上來自海外同胞的熱情和關懷;為遠方那些家園被毀的孩子們,燃點未來新的希望.
(有關慈善晚宴的詳情及購票, 請看www.bcerbc.org/gala.htm
致電 617-909-0800 或617-789-2489)
有關滋根基金更多的信息, 請參考 www.zigen.org)
謝謝罷了兄的長文.原來你早就卷起袖子幹起來了啊,佩服!
我還真沒幹過些什麽,隻寫了這篇文章. 覺得他們這樣堅持,遠隔重洋幫助中國窮困的孩子們二十年,苦樂自知,滿不容易的說. 這也算是我向他們的致敬吧.
美好的社會,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
我根本想不到,解放了半個世紀的中國,竟然還有許多“滿麵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的“賣碳翁”。 我終於能夠體會到當年白居易在《觀刈麥》中的心情:
田家少閑月,
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
小麥覆隴黃。
姑婦荷簞食,
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
丁壯在麵岡。
足蒸暑土氣,
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
但惜夏日長。
複有貧婦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
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
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
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
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
盡日不能忘。
我要深深感謝那些學生和他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積德的機會,是他們讓我認識到什麽是真正的苦難與無助,什麽是暗無天日、沒有希望的活著,他們還讓我看到自己“歲晏有餘糧”的幸運,他們令我生出“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的慚愧,因為,我才知道,自己原來活得那麽膚淺,那麽自以為是。
在與貧困學生的座談會上,我給學生們講了“不要怕,不要悔”的故事,我還對他們說:“我不希望你們努力讀書僅僅是為了報答你們的親人,報答我和我的朋友們,或是不辜負家人與我們對你們的期望。我隻要求你們能做到為自己讀書,對自己負責,對生命中所有的機會負責,因為幸運之神隻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
以下是我與一位被資助學生的來往信件,放在這裏與大家分享。
罷了叔叔:
您好,我是楊同學,非常感謝您對我的幫助與支持,您那天在學校裏的一席話我將受益終生。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對您的感激。不要怕,不要悔,不管以後怎樣,我都會勇往直前,對自己負責。祝您生活美滿幸福,工作順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楊同學,非常高興收到你的來信,我目前還在上海,後天(25日)將返回美國。
不用謝我,你應該為自己沒有辜負人生的機會而高興,因為機會隻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能成為年級第一名,我為你感到驕傲,隻要你能對自己負責,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在我心裏,你已是我的家人。當我和你聊天並與你擁抱道別時,我能感到一種非常親近的感覺,感到你對我的信任,感到一種溫暖的潛流在我們身上流淌。謝謝你給我機會來了解你,給我機會來幫助你共同實現你的理想。生活上遇到困難可以隨時與我聯係,我會幫助你。精神、情感上碰到困擾時也可以來信與我交流,我多少可以給你些建議,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有我站在你的背後。
你要隨時關心父母家人,再忙也要抽時間和他們聯係。歡迎你隨時與我聯係。
祝你快樂!
罷了叔叔
-----------------------------------------------------------
罷了叔叔:
您放心,常言道:父母者,人之本也。我不回忘記我的父母的。使我高興的是現在我的爸爸對我的態度改變了許多,
他不再要求我要考什麽名校,而是希望我能夠好好努力,不管以後怎樣,他都會支持我的學習。我覺得輕鬆了許多,不必再頂著壓力來學習,而且近來心態很好,學習勁頭很足,我的成績提高很大,我也感到很滿足了。不過,前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不會驕傲,我會繼續努力的。生活方麵,我也過的很充實,請您不要擔心。不過,我隻有在周末的時候才能上網和您聊天了,原諒我不能及時給您回信。
-------------------------------------------
楊同學,你真是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聽到你近來心情有所好轉,學習勁頭高,成績也提到不少,很為你高興。偶爾小小地驕傲一下也沒什麽關係,隻要得意不忘形就可以。雖然我很願意收到你的來信,但我知道你學習很忙,因此不必常常給我寫信。你我之間就像朋友,想說什麽就說什麽,不必有任何顧慮,盡可隨意。我是上星期六下午抵達西雅圖的,因為家裏有很多事要處理,所以到星期二才去公司上班。同事們看到我很親熱,還做了一個“草鍵盤”調笑禮物送給我,說是我久不用鍵盤都長草了,哈哈哈。。。附上幾張同事們歡迎我度假歸來的照片,也讓你與我同樂。照片裏蹲在前麵的是我老板。
平時多注意身體,長身體的年齡營養很重要,基礎打好了以後受益無窮。
保重!
罷了叔叔
------------------------------------------------------------
我由衷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加入這支愛的隊伍,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愛與悲憫之心來建造邊陲貧困學生通往理想之路的“巴別塔”。
**注:“巴別塔”是聖經中希望人類聯合起來建造能通向天堂的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