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畫家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1837-1887)

(2008-02-17 16:02:07) 下一個
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Ива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Крамской 1837-1887年) 俄羅斯畫家。"巡回展覽畫派”(簡稱“巡回畫派”)的領導人之一。
伊凡·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Ivan Nikolaevich Kramskoy)1837年出生在俄國中部伏龍涅什省奧斯特洛戈日斯克城一個貧寒的市民家裏。童年當過聽差和鄉裏的記事員,1853年隨一流動照相師修理底板,因一偶然的機會來到彼得堡,在1857年考入彼得堡皇家美術學院,後因不滿於學院教育的保守思想而離去。離開學院後,克拉姆斯柯依與14個同學租個一座大宅,宣布成立“彼得堡自由美術家協會”。這樣,在經過1864-1868的實踐,1870年,克拉姆斯柯依與幾位莫斯科畫家共同發起籌備勒以普及民主藝術為目的的“巡回藝術展覽會”,即“巡回展覽畫派”,這個畫會主張將藝術拿到民間去展覽。克拉姆斯柯依的畫譽逐漸響譽全國,生活得到了改善,經常出入上流社會。為了富足,整天不停的畫,以至未到50,就已衰老多病。1887年,在給一個叫拉烏赫普斯的醫生畫肖像時,倒在畫前,離開了人世。其藝術見解在當時俄羅斯畫家中有頗大影響。

伊凡·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Ivan Nikolaevich Kramskoy)的作品:

《無名女郎》克拉姆斯科依 油畫 1883年 75.5×99厘米 藏於特列恰可夫畫廊
《無名女郎》是一幅有 高度審美價值的作品,也是 克拉姆斯科依精心塑造的一 位知識女性的形象。她儀表 非凡,穿戴著北國冬季在上流社會仕女流行的服飾,坐在華貴的敞篷車上 神情高傲地望著觀眾。根據她那自尊的氣派,有人猜測是安娜 . 卡列尼娜 文學形象的化身,因為創作此畫的 1883 年,正是列夫 . 托爾斯泰的小說《 安娜 . 卡列尼娜》問世不久,並在社會上引起轟動的年代。但也有人說 , 她 是亞曆山大劇院的一位著名的女演員,理由是在這幅畫的背景上可以看到 這個劇院的建築物。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根據,而畫家本人卻並未就此 事發表過意見。

《月夜》 創作時間: 1880 年 尺寸: 179cm×135cm 現藏地: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館
這是一幅被人譽為 “ 愛情詩 ” 的油畫,它繼承了俄羅斯藝術的民族性與文學性,敘述了一個美麗的故事。畫家用銀灰色的調子,來渲染恬靜的夏夜,沒有微風,參天的菩提樹顯得神秘幽邃,夜色中的薔薇花散發出清香。這樣的時刻,一個穿白色衣裙的美麗少女,獨坐池塘邊的長椅上,她麵前的池塘中漂浮著睡蓮和菖蒲。人物與環境處理得十分和諧,迷蒙的月光灑滿林中,恍若仙境,令人向往,使人陶醉。與作者 9 年前完成的《五月之夜》,可稱為姊妹篇 。

《希施金像》

這幅希施金肖像,不僅真實地再現了這位俄羅斯大自然 “ 歌手 ” 的外貌特征,而且深入到這位風景大師的內心世界。希施金長著一副胳腮胡須,性格幽默開朗,總喜歡兩手插在上衣口袋裏。為了展示其精神氣質,畫家采用半身特寫構圖,使形體語言更為集中,表現出希施金樸實得就像俄國的農民一樣。他冷眼看著這個世界,思索著自然和人生的奧秘,再用他的畫筆傳達給人民大眾。

《無法慰藉的悲痛》
畫家 47 歲那年兒子不幸夭折,喪子之苦久久折磨著他,於是構思創作這幅悲劇性的畫。他曾先後三易其稿,最後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因失掉兒子而悲痛欲絕的母親形象。畫中的母親身著及地黑色長裙,肅穆凝重,增加了畫麵的悲劇氣氛,黑色衣裙與背後牆圍橫向黑色正好形成一個十字形結構,這在構圖上更具有視覺的悲劇感。無數為民主革命而獻身的先烈,使母親飽嚐失子的痛苦。這幅《無法慰藉的悲痛》是畫家為喪子的母親創作的一首挽歌。

如果您想流覽更多克拉姆斯柯依的作品,請訪問以下網站:
http://www.artrenewal.org/asp/database/art.asp?aid=998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