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感:《千江有水千江月》
(2008-04-16 08:36:52)
下一個
前天晚上,花了點兒時間湊在電腦前,將電子版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讀完。
據說是本很有名的書籍。
曾經無意瞥見過網上的一篇書評,貼子底下有不少附和者,說它怎麽怎麽好,主人公的愛情遭遇怎麽怎麽賺人眼淚,雲雲。我把此書列在待讀書籍中的原因卻不是因為此篇書評的大力推薦。
而是它的書名。
“千江有水千江月”這句詩的妙處無法用言語述明,源於“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是佛家的偈語。語境開闊,極富回味之韻。作者蕭麗紅敢於用來當作書名,想是有金剛鑽在手。
許久不讀小說,還是愛情小說——這是網上的定義。讀完之後,覺得不能把它完全定義在愛情小說上。這是部鄉情、親情、愛情合一塊,風俗、人文傳統再加了點兒古典文化在內的混合品。
文字極好,相當流暢而且幹淨,否則我斷斷不會僵坐在電腦前幾個小時,把個中長篇一氣讀完。
作者蕭麗紅,1950年生,嘉義人。想是古文功底相當好的一位作家,溫和敦厚的字裏行間中對中華文化有著強烈的歸屬感。作為台南人的她,在1981年就初次印刷的這本書裏恬淡地表明這樣的文化意識,讓人若有所思。
當蕭麗紅淡淡地用旁觀者、洞察者的身份來講述故事時,親情、恩情、愛情之間種種的磨難和緣份,全化在了她的筆尖,舉重若輕。
無法說這部書完美無暇。小說的開頭和中間,讀來甚是有味,文字精巧間能見其色,聞其味;卻在作者將筆力都用在男女主角的愛情糾葛的結尾部時,顯出餘勁不足來,以致收尾感覺匆忙。
從故事的開闔上來看書名,境界並不完全相符,這是硬傷。
我自然是雞蛋裏挑了骨頭。讀部小說而已,純屬娛樂。
當時在網上讀書評的時候,看到很多頂貼的女性ID都說最初是在大學裏讀的此書,如何愛不釋手,如何鍾愛至今。
我倒也很能理解。換了我,如果在大學裏恰巧讀了這本小說,然後時光流逝,忽忽至今重新回首時,一定也會對這樣的書有著別樣的情結。即便是今日的我,尚能於其中品到些微的“我心戚戚”。
假使說,瓊瑤的愛情小說是給中學生看的。而這本書對愛情在精神契合上的細致描述,則完全適合大學生的口味。
然而,如今的我卻已然不是大學生。我讀到了我所能領悟到的東西。書中想表達得遠不隻是愛情的緣起緣滅,還有更無奈、更深沉的感受在文字間起伏。
讀書是很有樂趣的享受。而我耽於無所事事以久,重拾書冊,也是數次自愧之後的一種洗心革麵。
能再次寫讀書有感,讓人心情愉快。
“有些地方真的很親切,就好像她在寫我小時候經曆過的東西一樣。非常溫暖。”我的感覺這樣。對逝去的一切,心懷想念。
得閑時可以試試看,:)
嗬嗬。不過有這樣的感覺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書的前部分寫得著實好。有些地方真的很親切,就好像她在寫我小時候經曆過的東西一樣。非常溫暖。
我感覺,作者對書中人物之間感情的細膩描述和詮釋幾乎是無懈可擊的,是這本書成功的要訣。
還有,這個故事似乎沒有刻意去定位它所發生的地點,仿佛可以是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 而楚天提到的,書裏描繪的風俗,人文傳統等內在,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很容易感受那份親切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