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

我的愛好是:讀書、寫作、旅遊、運動、和睡覺。
個人資料
正文

流水集(十二)爺爺家

(2011-08-15 08:13:09) 下一個

我的太爺爺有七個兒子,太爺爺過世後分家,給每個兒子都分了一串院。我爺爺是老七,那時還小,隻有十三歲,給他分了一串三進院的院落。為了有人給他撐家,他就娶了他的表姐,他的表姐那年十八歲。爺爺和他的表姐有六個 孩子,後來他的表姐不幸得病亡故,他又娶了我奶奶,我奶奶又生了四個孩子,所以爺爺共有十個孩子,六個男孩,四個女孩,我爸爸是最小的一個。

 

           我奶奶進門的時候,爺爺前邊生的孩子都已經很大了,有的都有小孩了,爺爺自己都當上爺爺了。奶奶生爸爸的時候,爸爸早就已經有侄男、侄女了,所以爸爸在家裏的輩份很大,小的時候經常是侄男、侄女帶著他玩。到了我們這輩,輩份就更大了。

 

            爸的祖輩發跡於清道光年間,那時在河北阜平有莊子,並且有一條街幾乎都是趙家的店鋪,那條街被稱為槐蔭一條街。有了錢就大興土木蓋房子,於是祖上就在老家槐蔭村陸續蓋起了許多雕梁畫棟般的四合院,做工之精細,令人歎為觀止。現存的一共有三條巷子,依次稱大南巷,二南巷,小南巷,巷子裏都是寬敞漂亮的四合院,我爺爺家的房子是在小南巷裏。現在沒有出來的、家裏的族人們依然還住在這些院落裏。

 

            爺爺是清太學生,中年時期還過著地主生活,人稱七財主,據說是方圓幾十裏有名的,後來由於抽大煙,家境日趨敗落。但我的伯伯和姑姑們都是和當時五台的名門望族連姻,所以即使家境敗落了,日子還是過得去。

 

            那時四姑父是山西風陵渡一家銀行的行長,三姑父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爸爸從山西老家坐閻錫山騎兵司令趙承綬家的小轎車跑了出來,趙承綬是我們的本家。他先是到風陵渡找到四姑父,又和四姑父一起到了西安,然後又到重慶找到三姑一家,後一直跟隨三姑一家,直到一九四九大陸解放,三姑一家去了台灣,爸爸留在了大陸。

 

            爺爺、奶奶的卒年不詳,隻知他們解放前就去世了。因此媽從沒看過她的公公、婆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