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對我來說,是 一個像裏程碑般的時間,是一個紀年,我總是用它做時間點來算它的前多少年和後多少年,你知道為什麽嗎?因為這一年正是我爺爺的生辰年,爺爺誕辰於1870年。我老家三進的大宅院是太爺病逝後分家分給爺爺的,那年爺爺才十三歲,算起來, 那年應該是1883年,那麽這個三進的宅院至今有多少年了?它是哪年蓋的,現在已無從考證,我想在爺爺出生前它應該就有了,從1870年往前推,據家裏人說這座宅院是趙家發際之後蓋的頭一座宅院,那麽趙家,據《槐蔭村誌》記,是在清乾隆年間發起來的,乾隆年間是從1736 年至1796年,共60年, 若推算趙家是從乾隆年間的中葉開始發跡的,那麽大概的年頭應該是1766年左右,從那時推算,爺爺這三進的宅院至今應該也有258年了。
老家小南巷眾多的宅院中,隻有分給爺爺的這座宅院是三進的,其餘的都是二進的宅院,且質量都比這座宅院好,因為它們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青磚大瓦房,也許是趙家的經濟後來越來越好的緣故,而爺爺的這座三進的宅院,有一些房子還是半土坯建的。
在我的記憶中,院子是這樣的, 院子的大門在東南角,大門的樣子類似於廣亮門,上有屋簷,大門左右以前還立有兩個大石獅子,我回老家的時候,石獅子已經被丟棄在了一進院的西南角,再回老家的時候,這個僅存的一個石獅子也早已不見了蹤影。進了大門,正前方牆的正中有個龕,我看見的時候,龕裏已是空的了,想自從文革破四舊以後,早沒人著重這玩意了。
進了大門左走,就是前院了,前院有南房五間,東西房各四間, 進中院的門,左右東西房各三間,再過二道垂花門,就進到裏院,裏院有正方五間,東西耳房各一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前院種有一棵大棗樹,至今還枝繁葉茂,年年碩果累累。裏院也有一棵樹,以前還以為是梨樹,去年回老家,正值清明時分,那樹竟然開花了,開的是粉色的花,很像是桃樹花,因此斷定,它應該是棵桃樹。
這座三進的院落,承載著我們七門裏趙家的曆史和很多美好的記憶。爺爺十三歲從他爸爸哪兒接過這個院子,經過大清國和民國兩個朝代,先後兩娶,生了十個孩子,四個女兒先後從這裏出嫁,六個兒子,有四個先後在此院子裏結婚生子,有幾個他的重孫子和玄孫也是在這個院子裏出生的,它整整承載了我們趙家七門五代人的記憶。它真了不起。
這院子以前在有人住的時候,年年維修,因此,經曆了這麽多年,它都屹立不倒。隻可惜,文革結束後,家裏的人都到了城市生活,這百年的老宅再無人打理維修,如今已破敗不堪,風雨飄搖,唯裏院的房子還立著一些殘垣斷壁。
嗚呼哀哉,我爺爺的院落,這座雕龍畫棟的明清古宅,也許在不遠的將來, 將會夷為平地。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們今年把坍塌的院牆又磊了起來,不管怎麽說,這院裏還是我們趙家七門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