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妞在北京樂不思蜀 愛熱鬧不愛政治 愛和諧不愛自由
以前帖過一篇“搞不搞關係真有關係,洋妞在中國搞關係樂此不疲”(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8&postID=21794)這一篇算是洋妞續集了。
那天見到這位洋妞的父親,又談起了他女兒在中國的工作和生活。不出意料,他還是滔滔不絕的告訴我他女兒多麽喜歡中國、喜歡北京。下麵是談話內容的歸納。
“這是我女兒在中國第 6 個年頭了,她在 E-MAIL 裏告訴我說,現在的北京已經不是 6 年前的北京了。這個城市幾乎每天都在變,每天都有新的道路、新的房子出現。我剛來的時候,從我的住所去單位上班還要換好幾次車,費不少時間,現在通了地鐵,時間縮短的 2/3 。”
“她雖然在中國教英文,學不學中文是沒有大關係的,不會影響她的工作,但是因為她喜愛中國文化,在過去的一年裏花了不少精力學中文。她找到一位中國的教授做家庭老師,一對一地教。這一年下來,她的中文進步很快,現在,她可以自己出去用中文和當地人進行交流了,不像過去,隻能和會說英語的人談論一些感興趣的事情。”
他的話讓我自然想起了《蝸居》裏的老美學生邁克。看來老外在中國學中文的越來越多了,而且他們真舍得花血本,請私人家教,花的錢不會少。從他的口氣,學費與他女兒的工資比,不算什麽,而對與一個退休的教授來說,就是不薄的收入了。
講到這兒,我忍不住要發一番感慨。我的英語不好,怎麽學,老毛病還是改不了。口音很重,發音不準,由於沒有人天天為我糾正, 20 年來,沒有多大進步。雖然我 20 年前就意識到,要學好地道的英語,請家庭教師無疑是一條捷徑,然而,自己一直也沒有舍得花錢去做,好在英文的問題不致命。相對來說,老美花錢比我們大方得多。照此下去, 10 年、 20 年後,美國出來一大堆中文通、中國通也不稀奇了。
“她每星期都要去外麵去吃飯,餐館真的是很便宜,而且方便,不像美國餐館,貴的很,一到周末還要排隊,有時要等等很久。”
“令人感到可喜的是,她已經學會看中文的電視和電影了。她說,新聞節目由於講得太快,她一下還跟不上。不過,她發現看電視劇,有中文字幕,對學中文很有幫助。”
聽到這裏,我插話說,我們當初來美國也曾跟著字幕學英語。不過我們恰好相反,聽新聞覺得比看電影容易。因為新聞雖然快,但發音清楚,而電影裏的對話不僅快,還有很多習慣語、俚語,演員口齒有時不大清楚,難懂多了。我到現在還沒有把握能聽懂所有台詞呢。這也許是中英文的差別?
“她告訴我,她交了很多中國朋友,很喜歡和中國朋友一起出外郊遊,開派對。她住的三居室公寓雖然沒有我的房子大,但她一個人足足有餘了。由於她喜歡熱鬧,去年又將其中的兩間給租出去了,所以她在中國的開銷真的不大。她有了房友,對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提供了更多方便。中國人熱情好客給她留下的非常深刻的印象,她越來越喜歡和鄰居們聊天,交換各自的經驗,對個人隱私倒不太像原來那樣在乎了。”
“她喜歡在北京不用開車就可去任何想去的地方。相對於做出租,她更願意做公共交通。這樣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衣著打扮,也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談話,不管是友好的,還是粗魯的,對她來說都是有趣的,能聽懂一句她會高興半天。”
“唯一讓她不滿意的還是北京的空氣汙染,她覺得奧運會後有些改善,但還不夠。”
出於好奇,我問他,現在中美之間好像不像去年那樣友好,你們是否擔心?你女兒在中國有沒有受到牽連?
他告訴我說:“我和我女兒都不認為中美之間會一直這樣僵下去,這隻是為了為各自的國家得到最大利益。就像生意人做買賣,有時候也會吵得麵紅耳赤,聲嘶力竭,但最終還是會坐下來把合同簽了,要不然,這筆生意做不成,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她的中國朋友根本沒有因為這件事在態度上對她有任何區別。”
我非常有興趣地問他,那你女兒對在中國不能正常的用 YouTube ,不能看到想看的美國和世界新聞有什麽抱怨嗎?他是這樣回答我的:
“她對政治一點都不感興趣,覺得現在知道的那些就已經夠多的了,知道得更多也不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幸福。有一次我在電話中與她談到中國下一個會由誰接班的問題,她對我說:‘在中國,誰接班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我的鄰居,我的學生,還有我的老師,以及我在大街上、車上遇到的這些中國人,他們都承認現在的日子比 10 年前好過多了。回美國我做出租車,看到司機的臉上是愁容,而在這裏,看到的是喜悅。老百姓的臉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和製度好壞最準確、最直接的寫照。我相信,中國不管誰接班,都會繼續這樣走下去的’。”
最後,我有點半開玩笑地說,等你女兒中文學好了,可以回到美國教中文了,成為一名雙語教師。他的回答讓我吃驚:“我想,她不會回來了。”我問他:“她要永遠呆在中國?”他說:“至少今後 10 年是這樣。”
哇……這真有點像我們20-30 年前來到美國時的情景,我們當時號稱投奔自由、投奔富強,這個洋妞,她投奔的是什麽?!
朋友,您說呢?
very good comments!
我們公司在行業中是本區域最大的一家,我的同事就因為是一張洋人麵孔,在台灣混了10年,現在來本地,技術不怎麽樣,可是吃香的很啊,老板去談判就帶著他滿世界跑,沒辦法,我們是亞洲社會,亞洲人就是崇洋,洋人在亞洲找到高貴地位的感覺,你說的鄰居女兒,她才不會離開中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