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寬

時易乾坤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克林頓走平壤 金正日笑爽朗 中國人愁斷腸 (組圖)

(2009-08-04 19:54:40) 下一個

克林頓走平壤  金正日笑爽朗 中國人愁斷腸 (組圖) 

國際外交說到底就是一場接一場的大戲。眼下,由於奧巴馬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使得這場演出好戲連台,令人目不暇接。我喜歡看這一出一出的戲,也就有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的衝動。


 

克林頓朝鮮走一走 地球也要抖三抖 

克林頓這次出訪,一點風都沒透,令人大感意外,也就不能不讓人拍案叫絕。誰會想到,在朝鮮一二再、再而三的違背自己的諾言,並且頂著被聯合國製裁的壓力,繼續試射導彈的情況下,美國會讓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去訪問平壤?這一下,美國國內炸開了鍋,共和黨的保守派認為這是對流氓政府的鼓勵,太失美國的正義原則了。日本、韓國可能感覺被人在頭上拉了一泡尿那樣難受。中國,可能還包括俄羅斯,可能意識到美國冷不防在自己的背後捅了一刀。世界其他國家可能會無奈地說,我們跟著他(美國)做惡人,他自己倒先做起好人了,我們又被美國人耍了一把。

 

感歎歸感歎,氣憤歸氣憤,真要在實質上找到美國人的錯處,倒也不那麽容易。第一,比爾是前總統,現在不在政府任職,他的行動不代表奧巴馬政府。第二,比爾此行是為了設法讓囚禁的兩名美國記者獲釋,完全是為了人道的義務,這也是美國人最津津樂道的地方。隻要把美國人救出火坑,美國人願意給別人一些麵子。第三,本來比爾是一個很會笑的迷人總統,可這次他沒有笑容,連照相時都是一臉嚴肅的表情,表示他並沒有對金正日有多少好感,而隻是“公事公辦”。 



曖昧外交,一箭數雕 

利用卸任總統搞曖昧外交,是美國政府的拿手好戲,屢試不爽。克林頓自己當總統的時候,就曾多次讓卡特在國際間斡旋。此次訪朝的背景,同1994年第1次核危機當時,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訪問朝鮮,將朝美對峙局麵轉換為談判局麵的背景相似。裏根和布什做總統的時候也經常用前總統尼克鬆和國務卿基辛格出麵穿梭。這種曖昧讓人容易接受,也不至於鬧出緊張局麵,作為會談的雙方都沒有什麽負擔,成則皆大歡喜,不成誰都不損失,何樂而不為? 

這次克林頓訪朝,至少有下列幾項意義。 

首先,兩名美國記者被救回美國,奧巴馬政府在民眾心中會得分。對美國人來說,救回個把人比試射百枚導彈成功也更能獲得民眾的認可。不像朝鮮,隻要導彈能搞成功,死一萬個人在所不惜。 

其次,美國人這回主動出擊,克林頓與金正日拍照,對金正日道歉,給足了小金和朝鮮人的麵子,讓朝鮮人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尊重。對一個四麵楚歌的政權來講,這種尊重是無價的。美國一直不願意和朝鮮一對一談判,讓金正日顏麵不光,現在終於有了改善,小金也一定會投桃報李。這樣,就使本來在幾天前還看似一盤死棋的美朝關係,一下子又活了。真是高手過招啊。 

第三,如果美朝關係能夠因為這次訪問而改善,會對美國的盟友發出一個信號:你們不必擔心,大哥會為你們把事情擺平的。比如說韓國,可能一開始會罵美國無恥,但如果兩韓關係因此而得到緩和,韓國人的氣還能不消嗎?再說日本,本來想趁(朝鮮威脅之)機加強軍備,甚至搞核武,射導彈,這一下被美國人釜底抽薪,有苦還沒處說。 

第四,奧巴馬這一招是給中國一記悶棍。我早就說過,中國不能、也不該與朝鮮翻臉。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就像是夫妻鬧矛盾,第三者容易插足一樣。我們小時候都愛搞拉幫結派的那一套,最恨也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同夥被敵方拉攏過去和自己作對,這就有如芒刺在身。現在中國剛剛和安理會一道通過了一個製裁方案,就被美國來了個“軍中策反”,所幸的是,中國沒有走的太遠,否則會無法挽回。 

有人可能會說,朝鮮不地道,中國給他那麽多好,他都不買帳,美國人給他一個熱臉,小金就樂得不知道北了,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其實,我認為這也很正常,符合自然規律。再做個比方吧,父母養育孩子,含辛茹苦幾十年,不容易吧?可這個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張了,父母得罪不起他們,一得罪可能就變成仇人。有一天,可能一個外人的一次溫暖的表示,就足以將這孩子從父母身邊拉走。父母對孩子的照顧,那是應該的,孩子不會知道珍惜,而外人就不同了。所以中國這時候更要把握一個分寸,不要把自己的兄弟往別人那裏推。中國失去朝鮮無論是戰略上,還是道義上都是重大失敗,比當初丟掉越南更可怕。至於怎樣才能既不失去朝鮮,又不因為朝鮮而失去,就要看領導人的智慧了。 

白臉紅臉的優勢 

我有時感歎:為什麽美國總統卸任了還能為國家做這麽多事,而中國的領導人一退休就默默無聞了。中國人美其名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實際是一種浪費,更是一種無奈。中國的國家政策是鐵板一塊,非正式的外交沒有市場,似乎也沒有比要。我倒是覺得,像美國這樣挺好,有人唱白臉,有人唱紅臉,政策的靈活性也較大。換一屆政府了,可以對以前的外交政策作一次檢討,比較容易找到台階下。而像中國那樣,什麽時候都要表示自己一貫偉大、光榮、正確,讓人感覺就有些死板,自己也很累,什麽都要自圓其說,不容易。由於經常想糾錯也找不到台階,會錯失很多良機。 

美國不僅在政府換屆時可以大規模調整政策,他們還經常讓政府唱白臉,國會唱紅臉,與別國打交道時比較好討價還價,彈性也大一些。還有就是用已經離任的政壇名人,去為政府完成現任官員不方便出麵完成的任務。 

奧巴馬“攘內先安外” 

奧巴馬雄心勃勃地要對美國各項政策動一番大手術,為了對付共和黨和保守派的進攻,獲得民眾的支持,他選擇了 “攘內先安外”的策略。在外交上他盡量做“好好先生”,試圖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這樣他便可騰出精力來應付國內反對派的挑戰。從美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來分析,奧巴馬也需要這樣做。外交上、國防上用錢越少,用於國計民生的錢就越多,奧巴馬的成功幾率也就越大。共和黨、小布什就是被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拖垮了,奧巴馬自上台之日起,就一直在避免重蹈他前任的覆轍。 

這正是:寬心的奧巴馬讓克林頓去平壤搞了一陣曖昧虛心,攪得金正日暖心,朝鮮人開心,美國人放心,韓國人揪心,日本人寒心,中國人擔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