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支教一路
我喜歡旅行,然而今年4月作為帶隊老師參加了美國波士頓牛頓中文學校赴江西南昌崇仁縣崇仁中學的義務支教之行卻讓我回味無窮. 一路風塵赴赴, 苦樂兼容,感慨頗多. 那是一次難忘的經曆
---出發
經過了半年多的準備,2016年4月16日, 我們終於踏上了支教的路. 清晨十點一行14人在送行的家長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帶著他們的期望漸漸消失在波士頓機場安檢的轉彎處...
一路上張老師走在孩子們的前頭,鶴立雞群, 高高細長的身影一眼就能,鎖定隊伍的前進方向. 我走在隊尾,目光不自主的落在隊伍的最後一名學生身上. 從與家長們分手的片刻, 我們倆就代替了這12位寶貝的父母. J的媽媽在微信中說:"這孩子有點人來瘋, 你要提醒他". W的媽媽告訴我:"兒子皮膚過敏,提醒他服藥".從每一位母親的叮囑和目光中我讀懂了他們的心. 自感責任重大,唯恐有什麽閃失.
一路上, 孩子們無論上廁所還是購買食品,我們要求每3人為一組,每人有一個編號,每走到一個關口,叫號報到, 人數清點正確後,方可繼續前行.
一
飛機起飛了. 孩子們顯得格外興奮,我靜靜的望著腳下穿梭的白雲, 回想著他們站在周日中文學校門口前,手捧著捐款的盒子,與家長們在一起義賣的攤子,捐款舞會上他們認真跳躍的步子, 心中湧動出一付史命的擔子. 這是一次不尋常的旅途. 凝聚了多少人的付出..
途中轉機,寬闊明亮的北京機場大廳裏各色的中國小吃格外吸引著過路人的眼球.離開北京這幾年 ,又有了很大的變化.經濟市場更活躍了. 張老師給每個孩子發了飯費,限定用20分鍾各自解決晚餐. 一會兒看著他們手裏提著麥當勞回來, 而我卻直奔那熱心蒸蒸的包子,大碗牛肉麵...
離開波士頓時,E的媽媽曾不放心的說:”我怎麽覺得你們這一行人一定要出點什麽事”. 我說:”你別方我們啊. ” 雖然沒有遇到什麽大事, 不順的小事還是捎帶的. 剛剛踏上開往南昌的飛機,就聽到J的手機忘記在前一架飛機的坐椅口袋裏. 那是一架從波士頓到北京的飛機,駕馳員大概是個新手, 降落時顛簸的飛機讓人旋昏,身邊的乘客有人嘔吐,有人呻吟,坐在後麵的J 暈機了, 下飛機時,她根本沒有心思去查自己的所屬物, 手機對於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多麽重要 ?我第一次有了失職的感受., 後悔自己叮囑不到位.
快到南昌時, 機長通知南昌正在下雨,飛機雷達出現故障,飛機臨時調頭改在武漢降落. 這一改延誤了4個小時. 不免擔心明天一早的教學活動受影響.在南昌機場我們見到了前來專程接機的祟仁中學周主任. 也難為他們等侯了很久. 坐上學校租的一輛平民板旅遊車,向崇仁縣馳去.夜空仍然下著雨, 一路疲倦寫在了大家臉上. 兩個小時後到達崇仁中學.己是淩晨3:00 .
一走進宿舍,每個人顯得很安靜. 麵麵相覷 . 此時, 她們也許想家了.住宿安排在校園內學生宿舍五樓.男女各一間, 上下鋪. . 床上的被褥是學校替我們從酒店租的( 床單很幹淨. 當然所有的消費都是自費 ).洗澡間在一樓用簡易的熱水器裝置.男女各一間, 大家輪流使用, 廁所是蹲坑, 進去的人先站在坑前發呆一分鍾. 第二天男生因室內空氣不暢, 臭味難忍.派代表到女生宿舍借香水噴灑..對我來講這樣的條件己經不錯了.對孩子們而言, 這裏的條件與她們生活的環境相比畢竟太不一樣.
我選擇了上鋪. 久違的集體生活,簡易的宿舍讓我想起了大學的年代, 似乎回到了青蔥歲月, 伴著一路辛苦, 我們終於入夢.
迷迷糊糊中,忽然聽到外麵廣播響, 是小時侯聽慣的廣播體操音樂. 看看手表躺下剛剛3個小時.新的一天就開始了.
---課上交流
崇仁中校是縣級重點中學.崇仁一中校園很美. 雅致的閣廳,教學大樓一排大字格外醒目: 熱烈歡迎美國牛頓中文學校支教小組來我校支教
從 學校一排排的自行車中感受到今天校園裏的變化. 老師們騎有頂棚的電動車. 一般學生們騎自行車. 富二代開摩托車. 校園裏停有極少的驕車, 我想這大概是校領導級的吧?
雖然隻是3個小時的睡眠, 大家毫無困倦,興致勃勃走進了祟仁一中的教室. .根據校方安排將12名學生分四組,輪流到各班去講課. 所講的內容在出發前己經做好了充分準備. 從幻燈片到中文發音,至少集中試講過3次. 每一次老師及家長提意見修改, 還用上了微信語音錄音. 從美國的教學到快餐, 從體育到音樂,從節日到童子軍…..選題豐富, 內容廣泛. 當然中文水平各不一. 但他們每個人都盡力了.
出發前,支教隊伍在認真備課
----支教課堂
每走進一間教室,掌聲響起. 頗受歡迎的支教孩子先自我介紹,然後輪流主講. 開始時不兔有些拘謹. 張老師和我輪轉跟班, 遇到下 麵提出中文難以聽懂的問題,我們就充當翻譯,幫忙排除一些尷尬的場景.他們一站一天, 連續幾天周轉, 嗓子啞了, 雙腿累了, 卻 仍然那樣精神飽滿. 越講中文越流利, 越講越自如. 最後沒有人去看講稿. 有的教室電腦因陳舊,幻燈片無法使用 . 孩子們就隨機發揮,在黑板上寫寫說說. 有模有樣. 一些沒有安排去講課的班級,主動找我們聯係.請求去該班上課.
國內的課堂多是台上老師一言堂..為了鼓勵台下提問題,小老師們從美國帶去了各色巧克力. 有獎問答, 活躍了課堂氣氛. 有些問題孩子們的回答挺到位的.比如 問:”你愛中國,還是愛美國? ”答: “我都愛”.問:” 美國高中可以談戀愛嗎?” 答: “可以,這是自已的事. 沒人幹涉.” 問: “中國好還是美國好?” 荅:”各有好壞”
每間教室擠滿了學生.從這一雙雙眼神中, 感受到當地孩子們對外麵世界的渴望. 從一尺高的書堆中,體會到他們學習的壓力. 從交談中,得悉他們受考分束縛的苦惱.
他們清晨6:30 走進教室, 9:30 pm挑燈奮戰晚. 入夜,仍然書聲朗朗.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我們那一代深有體會,而這一代仍然擺脫不了如此命運.
當地孩子的飯桌上常常看到倆人一份菜, 許多同學吃的是方便麵. 他們告訴我:”這樣省錢”
---扶貧資助
根據崇仁中學提供的貧困生名單, 支教小組決定最後資助23名貧困生.他們之中有孤兒,有單親, 家庭平均年收入3000—5000元人民幣.相當於每人每月50$--100$.
我們選擇性的走進了兩戶貧困生家中. 在黑暗潮濕的單人床 上,兄弟倆人一人睡一頭, 過早的失去了父母,隻能靠奶奶撿破爛為生. 站在他們麵前, 沉默和同情凝固了原本快樂的張張笑臉, 貧窮的現狀讓我們為之震動和難過.
走進一位貧困生家.磚塊壘起的床,一頭睡的是哥哥,另一頭睡的是弟弟, 繩子上掛著兄弟倆所有的衣服.
家訪的第二戶是一位一年前失去父親單親的男孩.母親為了維持家計南下打工. 他由奶奶照顧在學校附近租房就讀. 在整個采訪中奶奶哭泣不止.男孩低頭無語.班主任告訴我們,自從他的父親出事後,他孤獨自閉不願交朋友. 因為害怕歧視而不想讓同學們知道父親的去世. 在我眼星這個孩子除了需要經濟上的幫助更需要精神上的嗬護., 第二天在教室遇到他時,他將頭埋在桌下. 不願見人,而他那雙憂鬱沒有表情的眼神的卻早己印在我的腦海中.
從受訪的資助生家中走出, 回到宿舍,孩子們各抒起見, 評論.建議,體會,感慨一並湧出. 還真讓我寡目相看. “老師, 我們不希望您在現場用貧窮與我們對比 , 我們想用自己的方式走近他們,和他們做朋友…” 一番話,讓我也在思考傳統的理念和現代人的思維不同.
“老師, I feel bad,我的一個手機比他們一年的生活費還高”. 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感言..
捐款儀式是在學校行政辦公樓進行.該校丁全昌 付校長講話極大讚美了牛頓支教精神,張老師代表我們講話,並贈送一台投影儀.我將一個紅色信封袋內裝一張14000美金支票和一張學生資助名單親手交給了崇仁中學劉校長.
許多人會擔心這筆錢是否真正落到了貧困生手裏? 應該不必擔心. 第一: 受助當事人在場.我們是當著捐助名單中同學們的麵將捐款交給校方.並明確這筆錢是為他們完成高中的全部學業所付的學費. 第二; 崇仁中學每年學費$400/人,我們要求校方提供免收這些貧困生兩年學費 $ 800的收據. 第三; 回訪兩年前曾經讚助過的孩子們, 了解他們在接受資助後完成學業的現狀.目的是: 實實在在為貧困的孩子做點事,將牛頓中文學校全體師生集資捐款送到最需要幫助孩子們的手中.
與受資助孩子們座淡
捐款儀式上播放了Windy同學 製作的一套視頻, 它生動反映了出發前支教隊伍大量辛勤的付出.配上一首動聽愛心主題歌, 效果十分理想. 望著那熟悉的畫麵, 回顧所走過的曆程,手捧的是深沉的愛, 今天我們千裏迢迢耒到這裏, 終於圓了夢.那一刻 我盡力抑製了眼眶裏的淚水, 聲音卻在勯抖: 千裏遊子心, 萬裏故土情. 獻上我們海外僑胞的愛心. 這些錢並不多, 其意義都懂…
---課後花絮
一周的時光是暫短的,而那些美好的記憶卻是永存的. 盡管片片斷斷,忽隱而現, 卻如花絮一般點綴著我們一的支教路程.
體驗當地風土人情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學校安排我們參加一次當地社會實踐活動; 讓幾天來教學緊張的孩孒們鬆一口氣. 孩子們穿上隊服,在草坪上列隊,隨著教練員的口令向左轉,向右轉,這個項目可謂當地小學生的一塊旦糕,但對母語為英語的美國長大的高中生卻顯的不是那麽靈巧.,因為他們需要把中文轉化為英文, 總有人左右不分.
在衝破障礙物麵前,當地的老師讚揚這些從美國來的孩子們比國內的獨生子們更勇敢無畏,受過童子軍訓練的Nathan Zhao 和Emily Zhu 更顯得格外突出. 有兩天,因下大雨,早晨的空闊操場上隻有我們的孩子主動爬起耒跑步. 校長伸出大拇指,讚不絕口.
走進陶藝室, 讓手中的泥巴在飛旋的轉盤中糅合出精美的工藝. 看上去簡單, 做起來不容易.
組織者請來了地方傳統戲的專職演員演地方戲(可惜連我都很難聽懂). 穿上古裝戲服. 有人扮包公,有人扮書生, 有人扮宰相,有人扮小姐,有人扮丫環, 各有角色,五花八門, 這場景想起來至今讓人忍俊不禁. 指導老師要 擺天仙配, 孩子們一臉的茫然, “什麽是天仙配?” 老師說:扮狀元, 問:狀元是什麽, 老師答: “就是進士”,”什麽是進士?” 越急越解釋不清, . 我在一旁補充道:就是“PhD.”終於聽懂了.
“我第一次穿古裝服”
看著這些可愛的孩子們, 幾份認真,幾份遲滯, 還有一點傻的可愛.. 當時就閃出一個念頭:這可是明年NCLS春晚小品的資料了. 張老師在一旁錄相, 觀眾隻有我一人, 笑得我直不起腰. 最後我也甩著手帶著女生去走台了.
學校請來了當地書法大師示教毛筆字的應用.明媚的校園裏與當地同學打乒乓球,籃球.
清晨孩子們健跑在寬闊的操場. 無論刮風下雨總可以看到他們的倩影
最後兩天,根據孩子們的要求,安排旁聽當地古文,數理化音樂課, 觀摩夜晚美術課,參加當地高二英語考試,對他們來講都是一個難得的體會.
共青團委組織大家一起剪紙, 一同開聯歡會. 聯歡會上孩子才藝齊全, , Jessica的獨舞, Kevin 的小號, Jason鋼琴自彈自唱, Nina的歌聲引出掌聲一片. 對方同學表演的二胡獨奏<<賽馬>>,嚼士獨舞, 讓我們耳目一新. 一 張張笑臉揚益著青春的活力,一 陣陣歡呼剗破寂靜的夜晚.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 那夜青春放歌, 那夜歡聲無眠.
因為喜歡,我記下了聯歡會上的一段報幕詞: “晚風習習,湖水泱決,兩地牽手,青春飛揚, 文明西方,魅力東方,兩種風情,一樣閃光…”
因為珍惜,我收藏了一位受資助同學的手稿: “家庭貧困是無助的, 但又是幸福的, 無助的地方在於生活的貧困,無法過著與他人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正如硬幣有正反兩麵,貧困生活也使我們更早地感知社會冷暖,更早地成熱,更早地學會獨立,學會成長. 同樣, 上帝也是公平的,它把一扇門給關閉了,同時也一定為我們打開另一窗,窗中透過來的是溫暖的陽光—即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力量…這次美國牛頓中文學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再將這份溫暖化為學習上的動力,回報社會.”
開燈
我對粉絲這個概念在這次支教過程中漸漸清晰和強化. 支教隊伍裏被捧為偶像的帥哥美女們人氣直線上升. 並隨著返回美國日期到來而加劇. 無疑我們這支隊伍是受歡迎的. 無論走到哪裏都成了校園裏一道亮麗的風景, 最後兩天,粉絲對偶像的祟拜達到了頂峰, 帥哥的身後總有女孩守候, 女生宿舍的門口半夜還有人敲門, 送個小禮品, 合個影.
記得最後一個晚上,我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倆位小姑娘叫住了我: “老師,請你把這個小禮物交給Jessica ”.沒有留下名和姓, 她們消失在夜色中. 當時我被這種純情深深感動.這小禮物實在不起眼, 但那種純情太難得.
被人追捧的感覺顧然好,張老師和我也不禁為頭腦有點發燒的孩子們提心吊膽.不得不嚴加防範. 精神高度緊張.離開祟仁學校的那天清晨3:00睡夢中, 我大喊一聲”開燈, 把自己和宿舍裏姑娘們喊醒了. “老師, 您為什麽讓我們這麽早讓我們開燈?”.”噢,才三點”. 我看看手機的時鍾, 迷迷糊糊的告訴她們我在夢中夢見一群粉絲闖進了我們的宿舍. 這以後”開燈”成了宿舍裏五朵金花回憶往事的一塊笑料.
回程
回家的路上, 有驚無險的曾經讓我們汗顏. 那是從南昌飛到北京轉機.乘坐機場巴士從國內3號站轉4號站國際機場. 巴士上人多包多,十分擁擠.我們的隊伍很快被打散.到站時大家分頭從中間和兩邊下車.剛一下車,就聽到兩名同學驚呼: 背包丟在了車上了,其中一個包還有護照. 望著遠去的巴士,人人焦急萬分, 丟了護照可不是小事.我慌慌張張攔截了後麵一輛私家車試圖說服車主幫我們迫上前麵的巴士., 但被告知 他的車進不了機場主道. 關鍵時刻, 張老師用最快的速度和地勤人員手機聯係,及時攔截住那輛正在行馳的巴士,看到張老師從遠處走來,手裏提著兩個大包,全隊一片歡呼.
說起手機,功勞真不小. 我們每天的行蹤以滾動新聞在微信支教圈中送出, 與家長們一同分享一路的見聞.可謂:支教動態天天播.
--不會忘記
人生的長河中,一周的時光也許太短了, 然而這一周卻有著刻苦銘心的記憶.一路的收獲與感慨不盡其言.
莊嚴的升旗儀式
不會忘記我的動惰… 在崇仁中學的第一個清晨. 站在操場上,讓我驚呆了.全校的師生列隊旗杆下, 鮮紅的紅領巾在每一位同學胸前飄揚, 耳邊響起雄壯的國歌,一麵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全體學生教職工的目視下冉冉升起. 往事如煙, 幌如隔世, 紅領巾,國旗,國歌..親眼目睹這真實的畫麵, 有一種遊子回家的親切. 難抑的激動漸漸濕潤了我的眼眶…,.
不會忘記我的淚水…當我雙手捧著紅色信封,將這張支票敬送在崇仁中學校校領導和受資助學生們麵前,傳遞的是一種愛, 我們千裏迢迢來到這裏, 這一天終於等到了.
不會忘記我的沉默…站在資助生家中那處昏暗的角落, 同情與感恩並存. 低著頭的小男孩希望你堅強起來, 隻有內心強大,你才會真正懂得什麽是快樂?
不會忘記我的快樂… 兩校學生聯歡會上, , 孩子們青春活力在這裏四射,綻放出激情般的火熱.燃燒著我
不會忘記我的糾結…飛機從北京機場降落, ,走過路過, 謝絕了親朋好友們來看機場看我, 人流穿梭, 、匆匆閃過, 留下的是心中一份小小的祝托.
不會忘記久違的校園…書聲朗朗, 我和五朵金花在一起同吃同住共同生活. 初衷她們並不喜歡我,婆婆媽媽, 囉囉唆囉,不免有些 陌生和冷漠 , 分手時,難分難舍, 我從她們身上獲得正能量,也感受到她們信任了我,潻加為友, 無話不說.
我和我的五朵金花
不會忘記多少人為此行的付出?... 校董事領導, 家長們積極配合, 孩子們勇躍參與…陳卉老師多少年如一日,認真的安排所有細節, 費盡心血. 瓊林老師, 人己離開中文學校,但卻從來沒有放棄對支教的責任.她的出現總是和支教緊密相關.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梁楠,津平,傳授經驗,麗英幫忙簽證, Peter 協調機票,我尊敬的國畫老師譚嘉林慷慨相助, 為資助提供第一桶金磚…我們每走一步,有多少人的心血付出.
不會忘記我們的身後有一支強大的後備軍---家長智囊團. 每當遇到問題,總有人出謀劃策, 一次我在微信中求助: “孩子們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怎麽辦?”. 冬林答: “讓她們自己管自己.”於是輪流一日寢室長製. 極大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竊喜!
臨行前全體支教隊伍合影
不會充記一路合作夥伴張老師, 我們的默契配合, 關鍵的時刻化險為夷, 有策有略.
2016支教行程結束了. 孩子們帶著美好的記憶又回到了他們熟悉的初衷, 然而一份愛心的收獲卻像一粒種子在他們心中播下. 同學Neil Wei說: “去中國前,聽人們說改變世界, 我不相倍,從中國回來後知道了我不可能改變整個世界, 但是我可以用愛心改變一個人的世界.”
我也想說: 一周支教, 沒有感天動地的故事, 沒有百萬捐贈的巨額, 但支教卻是親情在互動, 是愛心的濃縮,是我們對故鄉的牽掛, 是中華文化在下一代身上的傳承.. 一路支教去感動他人的同時更深深地感動著我.
回程支教匯報會 : 2016 NCLS 支教活動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