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的怨氣,是包含了諸如:怒氣,仇恨,恐懼,哀傷等等的各種情緒在內的一種特別的情緒。這種情緒具有頗為獨特民族性,在英語中沒有一個準確的詞可以表達。
一直以為,中國的女性在生理和心靈上所受的壓製,使極其深重的。而中國女性的智慧,也是無以倫比的。每當讀我們的古典文學作品,我都會為我們的女性祖先們感到傷心。從《孔雀東南飛》的劉蘭芝,到《紅樓夢》的林黛玉,從李清照到張愛玲。處處可以感受到女性們的才華橫溢和資質出眾,但其中卻充滿著備受壓抑,敢哭不敢愛,敢怨不敢怒,敢哀不敢恨的情緒。幾千年來,中國的女性們被視為是低人一等的人。她們的存在隻是為了滿足男性的需要,她們不可以有自己的喜樂和追求,她們隻是男性的一個附屬物。她們的生命掌握在男人們的手裏,她們生命的精彩全賴男人的賞賜。這怎麽不叫她們哀,她們怨呢?
和男性相比,女性即使有怒,有氣,也無處發泄,無路發泄,她們不可能動刀動槍,發號施令。她們沒有權力去懲罰別人,於是隻好懲罰自己。自哀自怨成為她們常用的工具。和男性們的“一有事情發生,就遷怒於他人”相反,許多女性每有小事發生,她們就會嚴重地自責。這和她們低下的地位是有緊密關係的。女性通常是男性怒氣的最直接的承受者,而長期承受男性怒氣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她們以為自己是男性怒氣的罪魁禍首。例如:男人上班打不起精神回家發怒,是因為做太太的沒有把先生的晚飯伺候好;孩子吵鬧不休男人發怒,是做太太的沒有把孩子管教好;婆媳關係不和讓男人煩惱,更是女人之間自己的問題,和男人沒什麽關係。
婆媳不和是女性積怨的典型表現。但卻是男權社會的典型產物。當女性接受了男權社會的價值觀念,認為男性是家庭的主宰者,女性是附屬物時,她們會自覺自願地服從男性和為男性提供自己所有的一切,包括身體和精神上的。但內心深處,卻積累了許多沒有得到回報的怨恨。她們發泄這一怨恨的方式,就是當她們也得到了一定的權力,比方說,當了婆婆的時候,她們把內心的怨恨發泄到兒媳婦身上。為什麽不是兒子身上呢?因為潛意識裏,這些婆婆們認為女人必須承受怒氣,忍受怒氣,否則就不是優秀的女人。往往是這些女性本人,在她們年輕的時候,就曾經承受過,忍受過極大的怨怒。她們以為自己在忍氣吞聲方麵做得非常出色,諸不知這些氣和怨積壓在心中多年,卻讓那個後來的兒媳婦來承擔和這怨怒沒有任何關係的發泄。
曆史上,由於男性自身的怒氣所造成的惡果,卻由女性來承擔後果的事情,實在不少。所謂“衝冠一怒為紅顏,”“紅顏禍水,”是大家都熟悉的。女性的美麗和動人,沒有任何的過錯,男人們為此而打起來,憑什麽要怪罪女人?不幸的是,不但男性這樣怪罪,女性也因此自責。越是所謂知書識禮的,美麗的女性,越是害怕不留神成了那“禍水”,因而越是盡量溫良恭謙讓地避免出眾。用現代的話說,就是避免性感。那些據說是很開放的80,90後,往深裏去了解一下她們,居然普遍地帶有這種與生俱來的恐懼。
女性的怨氣累積,是和她們錯誤地以為,“女性不應該有怒氣,女性不可以發怒”有關係的。喜怒哀樂,人之常情,並不是女性不應該有怒氣,而是從前的女性沒有發泄怒氣的途徑。結果長期以來,變成女性連有怒氣都是她們的錯誤了。可是情緒總是要有發泄的通道,幾千年的壓抑,女性們發泄哀怨的方式是如此地局限,她們可憐到連大聲說話都不敢。於是隻好背地裏傷心流淚。流淚是她們唯一安全的表達情緒的方式。眼淚,成為女性們被動地自衛的武器。從孟薑女哭長城,到林黛玉含淚葬花。無論是傳說還是文學作品,都充滿了中國女性那深入骨髓的,無處不在的怨怒,弱質和無助。
如果那些眼淚和怨怒,隻是留在曆史中的一個回憶,倒也罷了。最不幸的是,那些怨怒和眼淚,成為女性們成長的血液,至今仍然存留在我們的民族特性中。那些忍氣吞聲,弱柳扶風,淚眼婆娑的女性,依舊是今天許多人審美的坐標和取向,也依然是眾多女性自覺不自覺地遵從的美德。很多人甚至以為這是女性天生的情愫,女性如果沒有這些怨,這些淚,就不像女人。我接觸過不少老年的女性,發現她們是那麽自然地容易悲從中來,似乎她們沒有其他的情緒或者其他的表達方式。我認識的一位老太太,因為腿腳不方便,需要拄著拐杖才能行走。這種不便導致她產生了極大的煩惱。而她的表達方式卻是自哀自怨。她經常向人哭訴自己如何淒涼,需要拐杖才能行走。她總是感歎為何自己這麽不幸,這麽無助,這麽艱難,總之,每次說起來,她都會淚水漣漣,哀傷無比。留意一下你周圍的女性,甚至是你自己,這種每遇挫折,就會暗自神傷的現象,是不是很普遍平常呢?
女性的怨怒,還體現在她們對美好事物的挑剔和批評上。見過許多年長的女性,似乎不懂得使用讚美的語言,甚至就是在表示欣賞的時候,也是使用負麵的語言。仿佛對美的欣賞,隻是男性的事情,她們甚至不懂得欣賞自身,那些對別人諸多挑剔的女性,對自身的美,也從來沒有認識,或者是缺少自信。其原因,是因為她們從小,就被那些對自身充滿怨怒的人不斷地批評和挑剔,導致她們成年之後,隻會使用批評和挑剔來發泄平時積累的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