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世界探索

個人愛好:文學,心理學,曆史,家族史,哲學.
個人資料
不羈的雲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黑夜,黑暗和思維方式

(2008-03-22 21:20:49) 下一個

 

在我小的時候,就從幾乎所有的傳授或傳播者那裏(學校,家長,書,電影戲劇,文學等等),學習到關於黑夜的寓意並且自然而然地在我的意識中接受了它。黑夜寓意著黑暗,黑夜和黑暗總是象征著死亡,厄運,邪惡,悲慘等。從我幼小的時候起,隻要一說起苦難,災禍之類負麵的事物,我就會用和黑夜或黑暗相關的詞語去形容它們。相反,當我們說起幸福,美好,快樂和幸運等的時候,我會把他們和光明和白天聯係起來。用得最普遍句子例如:中國廣大的勞苦大眾在漫漫長夜中苦苦掙紮了N個世紀,中國共產黨帶來了光明雲雲。這種教育帶給我的結果,是讓我對於黑夜的認知,局限於這種單向性的,線性的,非多向性的,非理性的思維。我想像我一樣的國人應該不在少數,找一個有代表性的比如顧誠吧,從他那句著名的詩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可以看出,他也免不了落進這種“黑暗——光明”相對應的套子。

多年前,我在一本英文的兒童讀物上,讀到這樣的內容:隻有在沒有太陽的夜晚,人類才有可能探索星際和宇宙。如果沒有黑夜,人類恐怕永遠無法了解宇宙,從而也就無法了解我們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當時我想到的就是,如此簡單的知識,我卻很遺憾地錯過了在自己兒童時期就應該學習和了解的機會。

也許我們應該將這種遺憾歸諸於當年教育的泛政治化。的確,在當年我們學數理化都要和階級鬥爭聯係起來的年代,有誰敢冒著坐牢的危險教孩子們,說“太陽,或光明的白天會妨礙人類探索宇宙”呢?

但聯想到我們的文化,其實是和當年的泛政治化很有淵源的。本來自然之運轉,和人類的社會生活是沒有必然的聯係的。可是我們的古人,總有莫大的才能,將自然界的現象,和人類的生活,感情等聯係起來。比如將陰陽的概念代入天地。認為天既陽,地乃陰,晝乃陽夜為陰。從現代理性的角度看,不說別的,這種觀念給我們的理性思維帶來了相當大的混亂。這種觀念使我們以為,萬事萬物總是兩元的。非此即彼的。當我們思考問題時,這種單向或雙向思維,常常使我們慣性地落入不是A就是B的思維陷阱裏。妨礙我們去探討多向的CD E…的可能性。導致我們缺乏多向性或發散向性的思維能力。這種隱形而強壯的直線式的思維方式,到底多麽深厚地影響了我們的行為和思維,沒有人知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緣寓平凡 回複 悄悄話 拜讀佳作,受益匪淺,深謝!
非常欣賞五彩繽紛的思維,更尊寵逆向思維,她能讓你在黑暗找到光明,而在光明思索黑夜。在我的連帖中段,你可以看到我與一台灣教授有關思維的對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