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韻樓

閑斟龍井尋詩讀, 醉折梅花抱月眠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淺說歌行

(2008-01-18 20:39:36) 下一個



歌行是古體詩的一種, 多為七言, 一般又多敘事。咬文嚼字起來, “歌”和“行”各有定義。明代徐師曾在《文體明辨序說。樂府》中說:“放情長言, 雜而無方者曰歌, 步驟馳騁, 疏而不滯者曰行。兼之曰歌行。” 實用上《長恨歌》 和《琵琶行》, 一歌一行, 形式上並沒有區別。

歌行從樂府詩歌發展而來。樂府是漢代管音樂的官方機構,這個機構收集編錄的歌詩就稱樂府詩, 是可以唱的。後代按漢樂府歌譜重新填詞, 或依舊題寫作並不入樂,以至不入樂,也不依舊題, 隻是形式上類似漢樂府的, 也稱樂府。比如白居易提倡的“新樂府”。

漢魏以後, 以“歌”, “行”為題的詩漸多, 不過是古詩或樂府詩的一種,至六朝後期到初唐漸具規模。孩子大了, 要自立門戶,就形成了後來一枝獨秀, 清新流暢, 情辭並茂的歌行體。歌行體一般說寧疏不練, 是紅綢舞, 不是少林拳。

好的歌行讀來像觀賞舞蹈, 有音樂和造型的結合, 看得人心神蕩漾。比如元稹的《連昌宮詞》, 開頭四句:

連昌宮中滿宮竹,
歲久無人森似束,
又有牆頭千葉桃,
風動落花紅簌簌。

每次默誦, 都覺得如同坐在劇院, 舞台上幕布開啟, 眼前宮牆掩映, 花樹濃密, 竹蔭幽深。這竹和花,都是有精靈的,是曆史的見證人。

宮邊老翁為餘泣,
小年進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樓,
太真同憑欄杆立。

故事切入非常快。詩中敘事很難, 才氣稍遜, 詩句立呈呆相。這裏“正在”, “同憑” 充滿動態,凸現大家功力。一路讀下去, 佳句疊起,時有字字璣珠之感。如:

春嬌滿眼睡紅綃,
掠削雲鬟旋裝束。
飛上九天歌一聲,
二十五郎吹管逐。

讀到這樣的句子, 真教人忍不住不鼓掌。

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丹青引》都是歌行絕品。紅樓夢中的(女危)(女畫)詞也是典型的歌行體。

歌行到了吳偉業手裏有了變化和發展。 從《長恨歌》和《琵琶行》那樣的“長慶體”,演變形成了所謂“梅村體”。詞章華美濃豔, 情韻更深,給人風華絕代之感。標準的梅村體一般平仄韻每四句一換, 好用對仗,節奏感非常鮮明, 讀來真有“舞低楊柳樓心月”之感。

試讀《鴛湖曲》:

鴛鴦湖畔草黏天,
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葉亂飄千尺雨,
桃花斜帶一溪煙。(對仗)
煙雨迷離不知處,(換仄韻)
舊堤卻認門前樹。
樹上流鶯三兩聲,
十年此地扁舟住。
主人愛客錦筵開,(換平韻)
水閣風吹笑語來。
畫鼓隊催桃葉妓
玉簫聲出柘枝台。(對仗)
輕靴窄袖嬌裝束,(換仄韻)
脆管繁弦竟追逐。
雲鬟子弟按霓裳,
雪麵參軍舞(瞿鳥)(穀鳥)。(對仗)
酒盡移船曲榭西,(換平韻)
滿湖燈火醉人歸。
朝來別奏新翻曲,
更出紅妝向柳堤。
。。。。。。

梅村體在藝術手法上還有些別的特色, 如喜歡用頂針的修辭手法, 即用上句的結束字詞做下句的起始字詞。這種手法在《圓圓曲》中用得較多:

鼎湖當日棄人間,
破敵收京下玉關。
痛哭六軍俱縞素
衝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願,(頂針)
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
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竇家,(頂針)
候門歌舞出如花。
。。。。。。

梅村體對後來的影響很大,近人所作《圓明園詞》,《頤和園詞》都是照梅村體的葫蘆畫瓢。吳偉業對歌行的形式賦予了更多的美感,但作品總體上仍不敵前人。無他,詩中感慨不深故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