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香港民主黨沉浮三十年,卒於2025?
今年2月宣布將啟動解散程序的香港民主黨,4月13日授權中央委員會跟進解散事宜。該黨主席羅健熙表示,在參與投票的黨員中,有超過90%支持這項動議。他表示,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能夠就此進行最終表決,並稱,有機會明年才完成整個解散清盤程序。
該黨成員對美聯社表示,啟動解散程序顯示出,英國前殖民地香港主權1997年回歸時,北京所承諾的“自治”和政治自由正在進一步消散。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早些時候曾表示,做出解散決定是基於當前的政治局勢和社會氛圍。民主黨的資深黨員對美聯社說,有些黨員被警告,如果該黨不解散,他們將麵臨嚴重後果。
2019年,香港爆發大規模反政府抗議活動之後,北京在香港頒布實施了國安法,並隨後依據該法對諸多泛民派活動人士提起了訴訟。來自民主黨的一些前議員如今已身陷囹圄。當局改革選舉製度、以確保“愛國者”才能參選之後,香港舉行的多次選舉中,民主黨都已無緣參與。
香港民主黨成立於1994年,是當前仍然時而發聲的、碩果僅存的民主派組織之一。在國安法的陰影籠罩下,香港已有數十個民主派團體被解散,其中包括活躍已經數十年、每年都會組織六四燭光晚會的民間團體。
長期以來,民主黨一直將自身定位為一個溫和的民主派力量。部分成員曾出任香港政府高級官員。基於該黨願意同北京談判的立場,民主黨提出的方案曾被納入2010年的政改草案中。此舉曾導致民主黨遭到部分黨員和其他要求更大變革的民主派人士的強烈批評。
該黨知名度較高的黨員包括被稱為“香港民主之父”的李柱銘,六四紀念活動組織者何俊仁以及投身民主運動的前記者劉慧卿。劉慧卿本人以及前立法會議員李華明均出席了周日的民主黨會議。
六四事件翌年,香港民主同盟(港同盟)成立,被視為首個全港性政黨,也是後來民主黨的前身之一。1994年10月2日,港同盟和成立時間更早的匯點於合並成立民主黨,成為香港民主派陣營中最大的政黨,輝煌時期曾是立法局和立法會第一大黨。
多年以來,民主黨都是以“溫和民主派”作為定位。這個定位曾經為他們帶來過數量龐大的支持者。
三十多年間,香港社會在爭取民主的道路上經曆過多個階段。由民主黨所代表的溫和、談判政治路線逐漸式微——激進抗爭方式冒起,隨後爆發一連串的社會運動、本土思潮出現,公民社會百花齊放,民主黨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多個政治組織及公民社會團體解散,而民主黨也將步其後塵。
走到今天,該黨已經再無任何議席,並有多名黨員相繼入獄、流亡。
民主黨曆任主席中,有多人因卷入2019年的反修例遊行被控,並有兩人涉及違反國家安全相關的罪名。
這個政黨的命運沉浮,與香港主權移交以來的曆次政治大潮交織,記錄下香港社會多年來在爭取民主路上的起伏跌宕——既有高光時刻的意氣風發,亦有低穀時期的徘徊與爭議,還有散夥前夕的唏噓和反思。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wynrg7r7zzo/simp.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