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中國“後發劣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10月17日表示,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大到無法繼續依靠出口來拉動增長的程度。除非轉向消費驅動型經濟模式,否則將麵臨危險的增長放緩。
格奧爾基耶娃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如果中國繼續當前道路的話,從中期來看,其經濟增長率可能會跌至4%以下——這個增長水平“可能會給中國帶來困難,從社會角度來看將會非常艱難”。
楊小凱論落後國家的“後發劣勢”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家電產業的發展基本是國有企業占主導,這個發展過程是個典型的用技術模仿代替製度改革的過程。成套設備的進口是技術模仿,不搞私有化就是用技術模仿代替製度改革。政府壟斷銀行業、保險業、汽車製造業、電信業,並用模仿新技術和資本主義的管理方法來代替製度改革,也是中國的後發劣勢。這種後發劣勢的最重要弊病並不是國營企業效率低,而是將國家機會主義製度化,政府既當裁判,又當球員。在這種製度下,國營企業效率越高,越不利長期經濟發展。
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誌報》以“中國不再是可靠的夥伴,德國人必須明白這一點為題”,刊發評論指出,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共對體製安全的關注度遠遠高於經濟,但是德國政界、經濟界迄今沒能正視這一點。
“在短暫的喘息之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數據再次走向了錯誤的方向。極低的通貨膨脹率迫使眾多企業降價,他們的利潤率被壓到極低,同步被壓低的還有就業率。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在上漲,房地產價格則深不見底。出口貿易本是僅剩的增長引擎,現在也因與西方的緊張政治關係而麵臨熄火威脅。願意犧牲本國企業來承接中國過剩產能的國家越來越少。”
“與此同時,想要客觀了解中國經濟狀況也變得越發困難。許多中國經濟學家都被他們的雇主要求保持緘默,還有些人則是因為害怕國家機器打壓而噤聲。最近幾個月,官媒《環球時報》的退休主編胡錫進、中國社科院的知名經濟學家朱恒鵬都從公眾視野中消失。”
“這一趨勢令人擔憂。胡錫進、朱恒鵬都在中共體製內身居高位;而且經濟領域原本是少有的允許公開辯論的領域。中共更加重視安全問題。順著這個思路,澳門新任特首不再是本地商人、而是內地出身的法官就能解釋得通了。”
“德國政界以及經濟界應該認識到:在下的中國,他們隻配當看客。大眾、奔馳、寶馬如今在他們最重要的銷售市場中國遭到本土競爭者的碾壓,這一切其實是北京早就盤算好的。中國不再需要德國車企以及德國機械製造商、化工企業來提供技術。現在,德國隻剩少數幾個經濟領域還有增長潛力,但他們同樣在全球範圍內麵臨中國競爭者越來越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