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世界人權宣言》與《零八憲章》
今天《世界人權宣言》75周年。《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縮寫:UDHR)是聯合國大會於1948年12月10日在法國巴黎夏樂宮通過的一份旨在維護人類基本權利的文獻(聯合國大會第217號決議,A/RES/217),共有30條。宣言起草的直接原因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省,是第一份在全球範圍內表述所有人類都應該享有的權利的文件。其完整文件由聯合國出版在其網站上。
在《宣言》這一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廣人權理念、保護人類基本權利的重要文件的起草過程中,有一個中國人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通過他,中國的文化、中國人的思想觀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傑出的中國人權活動家——張彭春。
張彭春,字仲述,1892年生於天津,1908年畢業於南開學校。1910年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教育學、哲學,同時刻苦鑽研戲劇理論和編導藝術,是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南開大學創辦人張伯苓的胞弟。為《世界人權宣言》貢獻中國智慧 1947年初,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決定設立人權委員會,負責起草一份對於全人類具有普遍意義的人權標準。美國戰時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遺孀埃莉·羅斯福被選為委員會主席,張彭春被選為唯一的副主席。
《零八憲章》是為了紀念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宣言》發表60周年,受捷克斯洛伐克反體製運動的象征性文件《七七憲章》(Charter 77)啟發,由張祖樺負責起草、劉曉波等人修改並由303位各界人士於2008年12月9日首批簽署的一份宣言。簽署者除發起人劉曉波以外,尚有一些中國異見人士與維權人士,包括鮑彤、丁子霖、劉軍寧、戴晴、於浩成、浦誌強、張祖樺、茅於軾、冉雲飛等。內容除了提出促進中國(大陸)民主化進程、改善人權狀況外,還提出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來解決兩岸問題及各民族問題。原定於2008年12月10日簽署《世界人權宣言》60周年這一天舉行論壇,並發表中國《零八憲章》。由於此事與中國政府產生嚴重對立,政府已經禁止此活動的繼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逮捕多名發起草人,控製了事件。
零八憲章發表後,劉曉波、劉賢斌等部分起草人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前者判刑11年定讞,雖然他不是唯一的發起人,但發表政治民主化、法製化與自由化言論並被中國共產黨判重刑,該操作使得挪威的諾貝爾委員會為此選擇給劉曉波頒發了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也因而造成零八憲章廣為人知。到2011年6月為止,在《零八憲章》上簽名的已經達1萬3,000多人。目前,該網站已遭屏蔽。在海外,該聲明則得到餘英時、哈金、陳一谘、方勵之、胡平、宋永毅、蘇曉康、萬潤南、王丹等多名人士的支持。
基本理念
自由:言論、出版、信仰、集會、結社、遷徙、罷工和遊行示威等權利。
人權:人是國家的主體,國服務於人民,政府為人民而存在。
平等:公民不論社會地位、職業、性別、經濟狀況、種族、膚色、宗教或政治信仰,其人格、尊嚴、自由都是平等的。
共和:要求“大家共治,和平共生”,分權製衡與利益平衡。
民主:主權在民和民選政府。
憲政:主張以法製限製政府權力和行為的邊界。
基本主張
《零八憲章》內容觸及政治改革、經濟改革、城鄉差距與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麵,並提出19點基本主張包括:
修改憲法
分權製衡
立法民主
司法獨立
公器公用
人權保障
公職選舉
城鄉平等
結社自由
集會自由
言論自由
宗教自由
公民教育
財產保護
財稅改革
社會保障
環境保護
聯邦共和
轉型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