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德國成為“歐洲病人”?

(2023-11-26 10:33:31) 下一個

德國成為“歐洲病人”?

德國輿論對該國經濟很悲觀,稱德國可能會再次成為“歐洲病人”。20多年前,英國商業雜誌《經濟學人》就曾這樣形容當時德國萎靡的經濟狀態。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德國經濟的問題越發嚴重。德國Ifo經濟研究所所長福斯特說:“德國經濟形勢越來越黯淡。”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米歇爾·修特爾說:“德國再次成為‘歐洲病人’的危險是真實存在的。”

據說德國已做好參與全球技術競賽的準備,但必須加快步伐--這是德國總理肖爾茨在耶拿市舉行的為期兩天的數字政策峰會上向議員們、行業領袖和公民社會代表傳達的信息。

"我們需要加快努力,"中左翼社民黨籍的肖爾茨在11月21日下午的小組討論中表示。

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新興技術正在重塑全球格局。而長期以來被譽為創新和工程技術大本營的德國正在努力跟上全球競爭對手的步伐。

麵對技術工人短缺、官僚障礙和投資相對較低的局麵,這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已在這些領域落後於美國和中國等競爭對手。但柏林決心扭轉這一趨勢。 "事情正在向前發展,"肖爾茨說。

那麽,德國將著眼於哪些方麵呢?

推進數據獲取

全球技術競賽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數據的獲取:當今許多尖端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都依賴於大量數據。

這對於德國的公司和研究人員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德國以嚴格的隱私法規而聞名。1970年,德國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數據保護法。

德國正處於經濟衰退

德國聯邦雇主聯合會主席杜爾格指出了導致德國糟糕經濟形勢的一些原因。他說:“德國正處於經濟衰退之中。通貨膨脹比預期更加頑固。我們是能源價格最高的國家,稅收和工資成本都是最高的。另外,我們的基礎設施破舊不堪,再加上技術工人短缺、數字化落後,並且和脫碳進程複雜地交織在一起。”

而德國媒體則更詳細指出了德國自身存在的問題。首先,能源轉型與現實脫節,新能源建設相對不足。德國很早就宣布要能源轉型。本來德國有良好的核電設施,受十多年前發生在日本的核事故影響,德國決心廢除核電,當前已有十多座核電站被關閉。同時,本屆政府已確定退煤日期,甚至將煤炭淘汰時間從2038年大幅提前至2030。在德國政府急於自斷“核”“煤”雙臂的情況下,可再生能源的設施建設卻沒有跟進,沒能及時彌補核能和煤炭留下的能源供給缺口。多年來,德國建造的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發電設施不足,電網落後致使輸送能力欠缺,無法將廉價的電從北部輸送到工業發達的南部。

其次,新興領域科研投入不足。德國每年在研發上的投資位居世界第四,在歐洲注冊的所有專利中約有三分之一來自德國。但是,專家指出,德國工業優勢是起源於19世紀的傳統工業,其研發創新大多也停留在這個範圍,而在人工智能、IT應用以及電動汽車等新興重要技術領域相對落後。德國新技術初創企業少且小,政府扶持力度也不夠,煩瑣的官僚主義更是導致初創企業起步困難。另外,德國數字基礎設施落後,網速在世界上排名僅第51位,甚至落後於摩爾多瓦和巴拿馬等國。就5G覆蓋而言,德國不僅落後於芬蘭,也落後於菲律賓,在全球排名未進前十。難怪德國作為世界第四經濟強國,除了思愛普(SAP),幾乎沒有能讓人想起在全球享有盛譽的創新科技公司。

再次,技術工人短缺日益嚴重。今年將有約100萬德國人進入退休年齡,但隻有68萬人會慶祝自己的18歲生日。研究機構估計,德國每年將短缺40萬名技術工人。德國計劃通過外國技術移民加以緩解,但並非易事。德國Ifo研究所認為,德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也導致勞動力不足。中小學教育質量差,導致德國經濟每年損失約700億歐元。該所認為,23.8%的德國學童缺乏基本的閱讀、寫作和算術技能,在國際上僅排名第30位。大學教育也不樂觀,在最新的排名中沒有一所德國大學躋身世界前25名。

最後,德國社會營商環境惡化,對經濟發展越發不友好。德國青年企業家協會主席羅瑟最近在《世界報》上撰文稱,如今德國人的爭吵越來越粗暴,抗議活動越發極端。似乎都在比誰的聲音大,誰提出的要求更過分,誰能組織最膽大妄為的行動。她說,青年企業和家族企業家代表最近在柏林開會,不得不加強安保措施。“這在我們 70多年的協會曆史上實屬首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說誰誰 回複 悄悄話 德國要再是歐洲病人,那整個歐洲沒有沒病的。就是個大方倉!
歐洲喜歡那種站在道德倫理科技文明一切的製高點的那種優越感。所以不管有什麽新科技,新事物,它總想當個秩序的製定者。這在以前,它製定秩序,別人隻能俯首帖耳的遵守秩序。以最簡單的方法就能攫取巨額利潤。然而這招兒越來越不好使了,以後更是會成為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因為科技的門檻低了,就是有什麽門檻,主動權也越來越不在歐洲手裏的。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北溪輸氣管被炸,對德國經濟是一個巨大打擊。
沒了便宜能源,必須用高價買美國用遠洋輪船運來的液化天然氣。
西方說是俄國自己炸的。
Seymour Hersh 說是美國炸的。
《華盛頓郵報》說是烏克蘭炸的,美國事先知道。
瑞典調查了一年多了,至今一聲不吭。
“U.S. had intelligence of detailed Ukrainian plan to attack Nord Stream pipeline”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security/2023/06/06/nord-stream-pipeline-explosion-ukraine-russia/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大概兩天前看到DW的節目,內容是德國央行要破產。
不過這也不是德國專美,去年底的時候就報道過英國和日本央行接近破產邊緣。
如今G7的經濟規模已經低於金磚國家,經濟占比30%對31%,這是今年英國的報道,而原來德國是G7中經濟最好的。
自從德國失去了俄國能源,就無法維持經濟。去年有兩百多家德國企業轉移到中國,大眾汽車等,原因之一就是德國無法提供足夠的電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