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歐盟是否會迎來新一場債務危機?
據歐盟統計局數字,2022年,歐元區國家債務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1.4%。與2021年相比下降了4%。歐洲央行最新預測,今年的負債比率將為89%。明年或略微下降至88.6%。
但無論如何,這都遠高於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中對於債務最高限額不超過國民生產總值60%的規定。該公約對歐元區國家尤為重要,因為其主旨是保障歐元的穩定。
減債 采取誰的方案?
經過數月談判,各國財政仍未能達成一致方案。兩大陣營互不讓步。其中一大陣營是由德國帶領,要求對各國財政有統一的規定,並且應迅速降低債務。
另一大陣營的領導國家是法國和意大利,認為各國降低債務應有自己的道路,應考慮到巴黎、羅馬或者雅典各自特別的情況,不應用懲罰措施來貫徹規定。
德國財長林德納建議,以投資現代化和數字化為重點,對公共財政進行整頓。"我們在德國也正在這樣做。我們實行的是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我們需要以此來應對通貨膨脹,否則就與央行的措施相抵觸了。"
國家開支過高會讓剛剛有所降低的通脹重新抬頭。德國財長表示,減少債務、同時增加投資,這是可行的,如果有清晰的優先次序的話。"有時候要說不,這需要勇氣。"
法國財長勒梅爾不這麽看。他認為,節約開支、過快減少債務會讓國家喘不過氣來,會阻礙未來的投資。
意大利財長吉奧蓋提(Giancarlo Giorgetti)以及該國經濟學家認為,特定投資--如綠色能源或防禦,不應算入國家債務以及債務比率之中。"與歐盟的優先事務相掛鉤的開支,是服務於戰略政治目標,在製定財政規定時不應忽略這一點",吉奧蓋提在10月的歐盟財長會議上提出這一要求。
但德國堅決反對設立這樣違反穩定公約的投資"特例"。意大利財長正處在壓力下,因為歐洲央行正逐步減少對意大利國債的拯救性收購,到2026年,歐盟新冠紓困計劃也不再有資金流向意大利。
意大利是高負債國家之一。財長吉奧蓋提表示,特定投資比如綠色能源和國防,不應該算入負債比率裏麵
高負債國家需要更多時間?
如果各國財長以及歐委會在年底前製定不出新的債務規則,那麽原有的"穩定公約"就將仍舊生效,那麽,各國新增負債將不得超過GDP的3%,迅速降低債務的嚴格規定也必須執行。
如果那樣,歐委會恐怕就必須對意大利和法國啟動程序,因為兩國2024年的財政預算新增債務遠超過4%。沒有人希望出現這樣的局麵,"歐洲財政委員會"的提格森認為,原有的"穩定公約"也不能提供解決方案。盡管該公約有清晰和嚴格的規定,但實際上卻從未真正落實,因為如果對高負債國家進行懲罰,這些國家的財政狀況將會更加糟糕。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簡稱歐債危機,是指自2009年年底之後,不少財政上相對保守的投資者對部份歐洲國家在主權債務危機方麵所產生的憂慮,危機在2010年年初的時候一度陷入最嚴峻的局麵。
連串經濟危機和動蕩中,被指出現問題的歐元區國家包括希臘、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合稱歐豬五國的借貸信用降低國家,而部份不屬於歐元區國家的歐盟成員國因為經濟連動之故也牽涉其中。冰島雖然在2008年遭遇當時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危機,導致該國的國際銀行體係崩坍,但正因為冰島政府無力救助銀行脫險,主權債務危機對冰島帶來的影響反而較少。相反,針對那些為了出手救助銀行而導致主權債務急增的部份歐盟成員國而言,由於這些國家與其他歐盟成員國,特別是與德國之間在債券收益率差價和信貸違約掉期方麵的差異愈來愈大,使得這些國家逐漸浮現信心危機。
救助方案
關注到環球多國政府赤字和負債水平不斷上升,再加上歐洲多國公債先後被降低評級,使金融市場響起警號。在2010年5月9日,歐盟多國財長通過一個總值7,500億歐元(相當於當時10,000億美元)的全麵救助計劃,用以成立一個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希望藉以確保歐洲整體的金融穩定。
2010年發生的債務危機,主要源自希臘急於援用钜額融資來設法支付大量到期公債,以避免出現債務違約的風險。有鑒於此,歐元區國家與國際貨幣基金會在2010年5月2日同意向希臘提供總值1,100億歐元貸款,但條件是希臘需要厲行一係列的緊縮開支措施。繼希臘以後,愛爾蘭在同年11月也獲得總值850億歐元的救助方案,而葡萄牙則在2011年5月獲得另一個總值780億歐元的援助。
盡管隻有少數歐元區國家的主權債務錄得顯著增長,但問題卻困擾著整個歐元區。在2011年5月,債務危機因為希臘再度在支付到期公債方麵出現問題而重新湧現。不少希臘國民因反對該國政府計劃推出的緊縮開支措施而發起上街示威,群情激憤。一直到2011年6月底,希臘政府勉強通過新一輪的緊縮開支方案,進而獲得歐盟領袖承諾提供援助支持希臘經濟,該國引發的危機才得以受到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