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來自中國的危險

(2023-10-29 04:12:25) 下一個

來自中國的危險 德國還沒做好準備

Gefahr China – und wir sind wieder nicht vorbereitet

Stand: 27.10.2023 | Lesedauer: 7 Minuten

Von Norbert Röttgen

Aus unserer Abhängigkeit von Russland scheint die Bundesregierung keine Lehren gezogen zu haben. Deutschland droht bei China den gleichen Fehler zu machen. Dabei könnte uns Peking noch mehr unter Druck setzen als Moskau. Deshalb müssen wir jetzt umsteuern. Aus unserer Abhängigkeit von Russland scheint die Bundesregierung keine Lehren gezogen zu haben. Deutschland droht bei China den gleichen Fehler zu machen. Dabei könnte uns Peking noch mehr unter Druck setzen als Moskau. Deshalb müssen wir jetzt umsteuern.

https://www.welt.de/debatte/kommentare/plus248225002/Abhaengigkeit-Gefahr-China-und-wir-sind-wieder-nicht-vorbereitet.html

(德國之聲中文網)柏林出版的《世界報》以"來自中國的危險 我們還沒做好準備"為題,刊發由德國聯邦議會資深議員勒特根(Norbert Röttgen)撰寫的客席評論。作者認為,德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遠甚於俄羅斯,但是聯邦政府卻依然沒有痛定思痛改弦更張的跡象。

"一方麵,中國企業大肆投資德國經濟的戰略關鍵領域,另一方麵,我們也依賴中國的原材料和產業鏈,它們對德國的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誠然,現狀不可能一朝一夕就突然改變。也正因此,趁現在還有機會抓緊時間就更顯重要。德國中小企業已經明白了這一點,並且已經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他們既想留在中國,同時也想拓展多樣化經營,並且在必要的地方縮減業務。"

(德國之聲中文網)柏林出版的《世界報》以"來自中國的危險 我們還沒做好準備"為題,刊發由德國聯邦議會資深議員勒特根(Norbert Röttgen)撰寫的客席評論。作者認為,德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遠甚於俄羅斯,但是聯邦政府卻依然沒有痛定思痛改弦更張的跡象。

"一方麵,中國企業大肆投資德國經濟的戰略關鍵領域,另一方麵,我們也依賴中國的原材料和產業鏈,它們對德國的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誠然,現狀不可能一朝一夕就突然改變。也正因此,趁現在還有機會抓緊時間就更顯重要。德國中小企業已經明白了這一點,並且已經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他們既想留在中國,同時也想拓展多樣化經營,並且在必要的地方縮減業務。"

"然而,在德國產業的某些地方卻恰恰相反。對華投資不減反增,今年上半年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的16.4%都流向了中國,創下了曆史新高。"

"這些投資並不僅僅是私營企業的決策,因為整個德國宏觀經濟都有被牽連的風險。如果南中國海局勢進一步惡化、抑或中國武力攻台,會發生什麽?屆時美國將要求我們必須參與對華製裁。盡管製裁措施會對德國自身的經濟造成傷害,但是德國不參與對華製裁依然是不可想象的。"

"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白,習近平屆時也會毫不猶豫地利用我們的對華經濟依賴。中國將會對西方製裁令祭出強烈反製措施,我國經濟的一部分將承受徹骨之痛。"

"所以,德國對華政策的關鍵挑戰就是:麵對一場我們無法排除、且經濟影響力遠超德國對俄能源依賴的衝突,我們應該做好準備。這樣的政策必然會在眼下帶來一些代價,所以至今沒能推行。但是,麵對這樣的對我國繁榮與安全至關重要的問題,政府不能坐視不管。政府的職責應該是為必須要做的事而奮鬥,而不是畏首畏尾地擔心自己的政治代價。"

"是時候讓政界和經濟界共同製訂一份德國對外經濟戰略了。它必須拓展新的銷售市場和投資領域,確保我們能在不陷入新的依賴的前提下保持增長。一份全新的經濟增長策略,這才應該是對華戰略的真正核心要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其實這種是西方國家的統一問題,所以培養多個中國製造的替代方案就是重中之重,不然再過50年還是這種,而且會越來越嚴重,不光是中低端製造,中高端也會被替代,那個時候就真的是中國製造,全球消費了
dane_2022 回複 悄悄話 德國整體進退失據,讓人失望。成天脫離現實討論政治危險,讓人生厭。問題不在別人,在於德國自己。沒本事領導歐洲和整合歐洲。沒本事麵對現實和俄國和解(早晚的事)從俄國取得能源--首先並沒有完全擺脫俄國能源,其次,中東的能源比俄國幹淨?再次,其他地方的過剩能源不過是俄國的能源補充了其他國家需求造成的,掩耳盜鈴而已。空想的綠色計劃,電動車落後於中國,進口美國的頁岩氣不是破壞環境?沒有軍隊,政治和軍師上就是個矮子。一邊倒向以色列,因為自己過去的罪過不惜支持以色列類似的罪過--嚴重的心理問題。
至於中國,不管這種德國喜歡不喜歡,依賴或聯係很難切斷,沒有直接依賴,也有間接依賴。我覺得這樣的解決方案最好,讓美國人依賴中國,再讓德國人依賴美國,德國人會好受很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