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誰去打台灣?
中國網絡上日前出現“不願為國而戰”的帖子稱,絕不上戰場也不讓孩子去,引發中國網民熱議。台灣學者王信賢撰文指出,中國的“愛國主義”已不敵民眾的生計考量及對現狀的不滿。
台灣政大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在陸委會5月份的“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撰文指出,近期中國網絡上出現一波“不願為國而戰”的論戰,主張不願上戰場的主要理由為“對社會不平等的不滿”以及“不願為那些既得利益者而戰”,是否代表官方所帶動的“愛國主義”逐漸“不敵一般民眾的生計考量與對現狀的不滿”,值得進一步觀察。
中國社群網路日前曾出現表達“不願為國而戰”的熱門帖子,內容寫道“如果發生戰爭,我是不會去的,也不會讓我的孩子去。”。發帖人表示:“我是生長在社會底層的人,和平時期沒人記得我們,有難時候才想起我們。說什麽國家有難,人人有責,發福利時候,享受國家待遇時候,都沒有給同等待遇,愛誰去誰去,反正我不去,也不讓我的孩子去。”
這則帖子在中國社群網絡引發熱議,並引起不少網民的共鳴,有人支持發帖人的底層不參戰觀點,有人認為必須先加強社會福利才談是否參戰,也有一派人表示“為祖國而戰”是中國人的優秀品質,“若有戰,召必回”;主流觀點則普遍認為,“愛國情懷消退的危險信號值得每一個人警惕”。中國網上有帖子分析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人民對自私自利富人的痛恨,以及官員貪腐不作為和執法人員濫權。
王信賢在其題為“近期中國大陸民眾政治信任及輿論觀察”的文章中寫道,近期中國大陸社會出現質疑城管、農管執法、公權力擴張、退休金銳減等輿論,對政府信任度下降。他觀察指出:“由於黨中央高度集權決策,使民眾對施政不滿的矛頭直接指向黨中央的情況日益增加。”
文章也分析稱,根據過去的國際機構調查,中國民眾的社會安全感較高,但近年來隨著經濟下行、失業率攀升、疫情防控亂象以及防疫政策從“清零”大轉彎,使得民眾的社會安全感急劇下降。在社會心理的焦躁浮動、衝突不斷之下,“愛國主義”甚至不敵現實。
作者也指出,中國政府對於稍有不利的言論極其敏感進而“無限上綱”,例如 笑果文化脫口秀演員李昊石(House)因提及“作風優良,能打勝仗”被指冒犯解放軍遭到調查,官媒也大加撻伐。王信賢認為,當前中國大陸的社會事件雖不至對中共統治造成立即而明顯的挑戰,但將對民眾的政治信任造成衝擊,也為未來的社會治理埋下不可預期的伏筆。
打台灣,你們上戰場,我跟你們一起上
十幾個留學生到我快餐店吃飯,我問他們中國國內有何新聞,幾個學生異口同聲:“中國要打台灣了!”
我一時無語,隻是“哦”一聲。
過了一會兒,我說:“打台灣,你們上戰場,我也跟你們一起上。”
這回輪到他們無語,整個快餐店寂靜無聲。
英國左翼作家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一句名言:所有的戰爭宣傳,所有的叫囂、謊言和仇恨,都來自那些不上戰場的人。
所有的戰爭宣傳,所有的叫囂、謊言和仇恨,都來自那些不上戰場的人。
五毛狗,難道不知道窮人也是一條生命?
除了,被欺負得無路可走了,上戰場去反欺負。
除了,沒有其他的出路比上戰場好。
愛國主義是和平時期的葉公好龍。
許多台灣網民盼望著中美脫鉤, 盼望著中國經濟崩潰. 這是最愚的想法. 大陸人民生活富足安居樂業才是台灣安全的最好保障. 相反大陸老百姓越窮, 願意上戰場的人就越多. 朝鮮戰爭就是最好的佐證, 那個時候共產黨才掌權一年,幾乎全中國人都支持戰爭, 青年人都湧躍參軍上戰場, 用被共產黨洗腦之說是解釋不了的, 真正原因就是那個時候幾乎所有中國人都是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