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年輕人應當去下鄉找工作

(2023-05-18 02:25:44) 下一個

1968年12月21日,毛大手一揮,向全國人民發出了最高指示:“知識青年要到農村去……城裏幹部,要動員自己的子女……各地農村同誌也應歡迎他們去。”

年輕人應當去下鄉找工作

《新蘇黎世報》(德語:Neue Zürcher Zeitung,縮寫NZZ)發表評論稱,五月四日是中國的青年節,但今年的"五四"似乎並沒有讓年輕人產生節日的快樂,官方公布的青年失業率已經突破20%,這是有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高記錄。評論寫道:

"中國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以'我們是最後一代'自嘲,這讓人想起了八十年代初西方年輕人當中曾經彌漫的無望氛圍。當時普遍存在的恐懼、悲觀、消沉情緒,最終導致了抗議浪潮。毫無疑問,現在中國的年輕人也陷入了危機。這種狀況很有可能演變成威脅中共統治的社會炸藥。年輕一代已經表現出了他們敢於對製度表達不滿的勇氣:去年十一月,一些年輕人就曾走上街頭,對清零政策表示抗議。這一次公開提出批評的,又是以大學生為主的群體。中國境內,大約有八十所高校的學生參與了抗議活動。他們的行動也確實給當局造成了壓力。

如果青年一代所麵臨的危機進一步激化、常態化,或者一個突發事件在年輕人當中掀起更大規模的抗議行動,那麽情況又會怎麽樣呢?北京當局非常清楚,年輕一代暗藏著影響社會穩定的特殊風險。有鑒於此,學校教育不允許自由思想和提出質疑,而是要培養聽從指揮和死記硬背的年輕一代。現在,為了對年輕一代進行更好的控製,把年輕人送到鄉下。

今年五月四日的《人民日報》說,年輕人要承擔起責任,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年輕人應當去下鄉找工作,以振興當地的經濟。那些離開城市, 去偏遠落後地區幫助扶貧的年輕人是值得讚賞的。評論指出,2019年底,中國的青年團組織就曾提出讓一千萬大學生下鄉就業的計劃,廣東和山東也曾提出相關的建議。

"在中國,鄉下生活同田園詩關聯不大,更大程度上意味著前景黯淡。但為了確保社會穩定,共產黨現在還是想把本應代表國家未來的、受到教育的年輕一代,放逐到鄉村去。

這一措施在毛澤東時代是奏效的:將年輕學生分散到全國各地的偏遠山村,他們就將無法進行抗議。盡管過去三十年當中,他們已經習慣了較大程度的個人自由,比如旅行自由。但持續很久的清零政策顯示,麵臨危機時,政府完全能夠強迫數以百萬計的人口放棄個人的自由權利。但共產黨也將為其不斷加碼的打壓政策付出沉重的經濟和社會代價。年輕一代對政府的不信任感也將與日俱增。"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引述了毛的最新指示,號召城市中的廣大知識青年到農村中的廣闊天地中,用汗水與勤奮開辟新道路。

而1969年則是上山下鄉運動最為波瀾壯闊的一年,廣大城市青年紛紛響應毛的號召,放下了手中的書本,挽起褲腿、用尚且稚嫩的肩膀背上鋤頭,走進了田間地頭。

    據資料記載,自1968年起,至1978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正式結束,整整十年間,共有近2000萬名知識青年加入到了這場堪稱顛覆性的特殊運動中。

而這場運動的矛盾之處就在於,本應為新中國工業化貢獻力量的城市勞工,卻走進了大山深處。

要知道,自1949年以來,為了以最快速度提升綜合國力,改變彼時的中國積貧積弱之事實,製定了一係列國民經濟發展計劃。

其中就包括第一個五年計劃,力求使新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但是現代化的進程中應當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應當吸引更多的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

可為什麽偏偏中國要“反其道而行之”,讓城市青壯勞動力到農村去?而毛做出讓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決定,又是基於何種考慮呢?

“一五”計劃後的困局

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公有製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這也就代表著,曾經的個體經濟及小集體經濟也被劃入了集體所有製經濟的範疇內。

改造完成後,國家對勞動力實行統包統配的政策,城鎮勞工不需要費盡心思的找工作,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國家分配就業崗位。

    數據統計,1952年時,城鎮個體勞動者的數量已有883萬之多,但是等到1978年“上山下鄉運動”結束後,這個數字已經縮減到了15萬人。

而如何妥善安置縮減下來的勞動力,這就成為了中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因為彼時的中國將目光轉移到了重工業發展上來,而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是在戰爭廢墟上一步步建立起來的,需要經曆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才能實現蛻變。

據資料統計,到了1957年,新增加的城市總勞動人口已達到了1300萬,而落後的重工業隻能提供不足百萬的崗位。

這也就意味著,有將近1200萬的城市勞工賦閑在家,並且當時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的政策,而迎來新生活的中國民眾,他們的生育意願又異常高漲。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口的增加幅度其實是超越了當時的經濟發展速度。

綜上所述,一方麵新中國的重工業發展處於起步階段,而另一方麵輕工業又在指導思想的影響下處於滯緩狀態。

落後的重工業和滯緩的輕工業能提供的就業崗位非常有限。

這就使得本就矛盾的就業問題日益尖銳,而快速增長的城市人口也加重了國家財政和糧食供應的困難,因為當時城鎮人口的衣食住行全部由國家承擔。

同時,亟待發展的重工業也需要堅實可靠的農業作支撐,而農業的發展又和科學技術的提升息息相關。

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民,文化素質低,缺少技術人員的指導,這是農村經濟長期滯緩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同時也是為了加強農業基礎,毛便提出了鼓勵城市青年到農村就業的想法。

    1958年,葉劍英元帥也提出了“城市人口太多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是改造自身最好辦法”的口號。

可見,知識青年到農村去不僅可以解決城市就業難的困境,而這些有文化、年輕力壯的青年勞動力,就像一汪清泉,給農村帶來了新的活力。

話又說回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其實是分為不同階段的。規模最大的,同時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其實是“知青上山下鄉”的第二階段,也就是從1968到1978年的這個階段。

而在此之前,中央其實已經開始有計劃地動員組織城市青年勞動力到農村去就業。    1955年下半年,毛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中寫道:“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195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中提出了“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口號。

為了讓這些城市青年能夠在廣大農村實現自己的抱負,發揮更大的價值,政府還命專人動手編製了15年上山下鄉的安置規劃。

而在這樣的號召下,城市中的青年學生也把上山下鄉參加農業生產當做一件非常光榮的事,一部分城市青年,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前往大山深處的農村裏就業。

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當數天津戶口的女知青“刑燕子”。

1958年,刑燕子初中畢業,這個17歲的女青年響應號召,一頭紮進了黃土地中,和寶坻縣司家莊村的農民們一起勞動。

司家莊村的情況較為特殊,缺少青壯年勞動力,刑燕子知曉情況後,便帶領村子裏的女團員們組織起了“燕子突擊隊”,專門攻堅克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