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捐出鍋盆煉鋼鐵, 投入萬億搞芯片

(2022-12-18 11:13:21) 下一個

捐出鍋盆煉鋼鐵, 投入萬億搞芯片

路透社12月13日報道,三位消息人士稱,中國為了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正在製定一項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1430億美元)的支持計劃。美國總統拜登在8月簽署了一項法案,為美國的半導體生產和研究提供527億美元,並為芯片工廠提供稅收優惠,估計價值240億美元。消息人士稱,這是中國政府計劃在5年內推出的最大財政激勵計劃之一,主要是通過補貼和稅收抵免來支持國內的半導體生產和研發。

中國在芯片製造設備領域長期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這個領域仍由美國、日本和荷蘭的公司所主導。雖然在過去20年裏,出現了一些急起直追的中國公司,但大多數在生產先進芯片的能力方麵仍然落後於其競爭對手。

1957年11月,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領導人雲集莫斯科,召開慶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會,中共中央主席、國家主席毛澤東也率團前往。在慶祝大會上,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在報告中提出通過和平競賽,在“今後15年內不僅趕上並且超過美國”的目標。蘇聯的行動口號使得毛澤東深受啟發,在18日的會議上提出了中國5年後鋼產量達到1000萬到1500萬噸,15年後趕上或者超過英國的行動口號。1957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劉少奇在中國工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祝詞中首次在國內公開宣布15年趕上或者超過英國的目標:“15年後,蘇聯隊工農業在最重要的產品的產量方麵可能趕上或者超過美國,我們應當爭取在同一時期,在鋼鐵和其他重要工業產品的產量方麵趕上或者超過英國。那樣,社會主義世界就將把帝國主義國家遠遠拋在後麵”。

薄一波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寫成了一份《匯報提要》,報送給毛澤東。《匯報提要》提出:1959年我國國民經濟將比今年有一個更大的躍進,經過三年苦戰,我國可以在鋼鐵和其他主要產品產量方麵趕上和超過英國,基本建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農業方麵將實現水利化,達到“四、五、八”的要求。對1959年的工業生產,估算工業總產值將比上年增長60%—70%,鋼達到2500萬噸,比1958年增加1500萬噸,基本建設投資將增加一倍,達到450億元,社會購買力、外貿出口額也將有很大的增長。

 1958年大躍進:民眾捐出鍋盆大煉鋼鐵

1958年,韓玉竹25歲,但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韓玉竹很少走出家門。丈夫外出工作,她在家照顧孩子,打掃,縫補,洗洗涮涮。1958年8月17日,這一天開始,中央號召全民大煉鋼鐵,作為團員的韓玉竹走出了家門,成了一名煉鋼的積極分子。同一年,她參加了工作,報了掃盲識字班。1958年,對於韓玉竹和她的家庭來說,都是一道分水嶺。從此,韓玉竹走出廚房,撐起了這個家的半邊天。

  扔下吃奶孩子煉鋼

  1958年,韓玉竹家裏的生活比較艱苦,家裏靠老伴每個月賺的50多元過活。經常上街揀點菜葉泡飯吃。大煉鋼鐵期間,天還沒亮,韓玉竹就掀開被窩起床,在簡單的洗漱之後,隨便吃點東西,便拋下孩子們煉鋼鐵去了。

  韓玉竹的孩子最大的不過6歲,最小的才幾個月大。媽媽煉鋼去了以後,他們就哭。鄰居們循著孩子的哭聲而來,輪流幫忙照顧起孩子。孩子髒了,張家給換個衣裳;孩子餓了,王家給找來了吃的。

  韓玉竹晚上回到家中,經常發現孩子穿著鄰居們做的衣裳,“打扮得跟個小洋人似的。”

  為爭先進砸家裏箱鎖

  “當時我是個團員,怎麽也不能落後啊。”韓玉竹回憶,當時煉鋼的材料不夠,她就跑回家,先把不用的鍋、盆捐出去,掄起一塊石頭,咣的一下就把箱子上的銅鎖片給砸了下來,然後拎起來就往鐵爐子的地方跑。

  丈夫知道了,一點也不生氣。“那時候為了煉鋼,大家都爭先恐後呢。”她把家裏的幾把鎖砸了以後,又打起了爐子用的“拔火罐”的主意,和鄰居一商量,便決定兩家共用一個拔火罐。她家的拔火罐就進了煉鋼爐。

  此後,做飯的時候,她就往鄰居家跑。“還增加了鄰裏的感情呢。”她後來給兒女們講這段故事的時候,孩子們會問,家裏沒了鎖,東西不丟嗎?“那時可以說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家裏沒有一把鎖,但東西從未丟過。”韓玉竹每次談起這件事,她的眼睛就會望向遠方。

  她說,過去嘛,日子過得緊,有時候還吃不飽,但風氣好得很呢。

  夫妻黑白輪班煉鋼

  韓玉竹的丈夫蒿永懷,比她大6歲,在一家廠子做電工,白天,他外出工作。下班以後,還要趕到單位去煉鋼鐵,上頭給下達了任務。丈夫為了超額完成任務,每天隻睡幾個小時。當時他們采用的是土法煉鋼,土高爐的製作較簡單。

  “在裏麵擱一些耐火磚,外麵擱一些普通磚,再用一些石頭,一堆就起來了。一個土高爐往往是10個人一撥,輪流煉鋼。土高爐外麵還設一個大風箱,需要一個人不停的拉,有人往裏麵扔生鐵,還要有人負責燃料。”

  每到深夜,許多人已經入睡,負責拉風箱的蒿永懷卻沒有停歇,他不時的抬頭看著被高爐映紅了的天空。那段時間,北京城沒有夜晚。

  蒿大爺說,那時他不覺得累。他們要“超英趕美”,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也不是好惹的。

  妻子白天煉鋼鐵,丈夫晚上煉鋼鐵。他們在家裏一起的時間很短。偶爾,夫妻二人會比一比誰煉了多少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