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的教育失敗在哪裏?

(2022-10-30 01:43:24) 下一個

 

中國的教育失敗在哪裏?

盛友80年代初在羊城晚報撰文指出,中國教育的失敗,因為是知識分子罵“臭老九”,不識字的農民不可能寫文章罵知識分子。

讀書課堂,學習如何做學問;社會課堂,學習如何做人。

四川地震沒過多久,大家沒有注意豆腐渣工程,幾乎沒有人關注遇難兒童家長的訴求,全中國的機關槍瞄準範美忠一個人。他在地震發生的時候,先救自己,而不是他的學生,在麵對舍己救人的道德考驗時,他失敗了。但是,你站在“道德高地”指責他,你就道德高尚?
妖魔範美忠不善良,你就更善良?歌頌別人是“英雄”, 你自己就是英雄?
我很多問題想不通:為什麽政府大樓不倒塌,而是學校大樓倒塌?為什麽是公立學校倒塌,而私立學校不倒塌?

中國如何進行危急情況下的職業道德教育?在德國的小學裏,警察與學校合作到學校給學生講課: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如何對待酒精、毒品;如何如何。……
救火隊等有關公益機構來學校教授知識:如何處理緊急情況,如何麵對火災、颶風、洪水、心髒病發作、暴力攻擊,如何逃跑,等等等等。……

我不知道國內現在有否這樣方麵的教育,記憶中我小時候,學校經常請解放軍叔叔來學校講革命故事。……

摘錄陳誌武的一篇文章給大家閱讀

● 陳誌武

   一、多數中國學生不善表達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專家,但是,這些年看到國內的教育,特別是我自己從小在中國受教育,然後又去了美國,自然有許多觀察和體會。

   到目前為止,我這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學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縣開始上小學,1979年讀完高中在長沙上大學,1986年去美國讀研究生,1990年畢業以後至今一直在美國的大學教書。

   我有兩個女兒,她們在美國出生、長大,這些年看著她們在美國上學。

   同時,也因為我跟國內的一些大學一直有不少交流,所以基本能看到國內同行和教育界學者、業者每天的運作目標。

   這些經曆和觀察讓我確實感觸比較多,特別是這些年看到這麽多從國內培養出來的傑出高材生,他們在專業上這麽突出,但思維方式那麽僵化、偏執,社會交往能力又那麽差,除了自己狹窄的專業就不知道怎麽跟人打交道、怎麽表達自己,讓我非常痛心。

   由於國內教育體係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絕大多數中國人再好也隻能做些技術活,難以在美國社會或其他非華人社會出人頭地,這些都很悲哀。

   原來沒有全球化時不知道這些,但現在中國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競爭優勢與劣勢了。

   這些問題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學校教育、家教和社會文化教育。

   二、為什麽中國公司隻能賣苦力

   我們說,中國社會現在處於轉型時期,尤其是經濟領域麵臨很大的挑戰。現在提得比較多的是要把中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這一點大家都講。

   但想想中國為什麽建設不了創新型國家?為什麽這麽艱難?光靠在街上掛很多橫幅、標語,在核心報紙上發表一些社論,就能把這個國家建設成創新型國家?

   中國經濟麵臨的挑戰不少。比如,講到中國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廣東,還是其它省份,都很難建立品牌。

   所以,難以通過品牌賺更多錢,而隻能製造一些玩具或者說製造一些衣服、鞋、或者一些機器和電腦,隻能是賣苦力。

   為什麽難以建立品牌、難以實現產業結構轉型?

   原因當然包括法治製度、產權保護以及國有製的問題,但也與中國教育體係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關係非常緊密。

   三、思辨能力才是核心能力

   中國經濟今天以製造業為主體,這當然就需要有很多的工程院院士,大學要培養很多的工程師。相比之下,美國的服務業占GDP的85%以上,所以美國的教育體係側重點就不同,是側重通識教育,培養通才。

   在中國和日本變為世界工廠之前,幾乎所有的美國州立大學和一些工程學院都非常側重技能型的工程係科,像中國的大學一樣側重理工訓練。

   但是,我發現過去的四五十年,特別是三四十年,隨著製造業向日本、韓國和中國轉移,美國大學的教育內容經曆了一個全麵的轉型,轉向通識教育。

   所以,在耶魯大學,我們對本科生的培養理念是:任何一個在耶魯讀完四年大學的畢業生,如果他從耶魯畢業時,變成物理、電腦、化學或者是任何領域的專家,我們會覺得那是一種失敗。

   因為我們不希望四年大學教育是培養專家,讓他們在某一領域裏麵投入那麽深,而忽視掉在其它更廣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機會。

   我們不主張他們在某個工程領域、科學領域、社會科學領域在大學時期就成為專家。如果有學生在大學四年時真的成了專家,我們不以為那是一種成功,反而會是一種失敗。

   當然這也跟耶魯這些年出了那麽多總統有關係,以至於我們的曆史係教授就想,既然以前出了這麽多總統,說不定今天在校的哪個學生以後也會成為總統,怎麽辦?

   於是我們就開一門大課,叫做“大策略”,由兩個研究世界史最出色的教授輪流講,這是持續一年長的課程,是一種非常綜合型的訓練,講到孫子兵法、管子經濟、古希臘策略等等。

   中國的教育則側重硬技術,由此產生的人才結構使中國即使想要從製造業往服務業轉移,也難。

   產業結構也受到教育內容約束。

   在中國,從幼兒園到小學、大學、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強調死記硬背為考試,強調看得見摸得著的硬技能,特別是科學和工程幾乎為我們每個中國家長、每個老師認同,這些教育手段、教育內容使中國差不多也隻能從事製造業。

   為了向創新、向品牌經濟轉型,就必須側重思辨能力的培養,而不是隻為考試。這就必須也重視綜合人文社會科學的訓練,而不是隻看重硬技術、隻偏重工程思維。

   離開市場營銷、離開人性的研究,就難以建立品牌價值。

   四、人文通識是必備的基礎教育

   為了支持以服務業為主的創新型社會,美國的學校是如何辦的呢?

   我有兩個女兒,老大現在讀高二,老二在讀初二。她們的經曆大概是這樣:

   首先,從幼兒園一直到小學四年級前,沒有家庭作業,下午放學就放學了,周末就是周末,不用擔心學習。

   老師如果布置作業給學生,很多家長會抱怨,說“你怎麽給我的女兒、兒子這麽多作業,那他們還過不過日子了?他們一生的幸福是我們更關心的,你不要讓他們回家後每分鍾都花到作業上,最後他們變成了人還是變成了機器?”

   所以,學校與家長談判的結果,往往是這樣一個結局:美國的幼兒園、小學四年級以前都不會布置作業。有沒有考試呢?初一之前沒有考試。

   而這一點中國的老師和家長可能覺得奇怪,沒有考試學什麽東西?

   放心好了,美國學生學的東西很有意思,比如,從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他們的課程安排往往比較廣泛。甚至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女兒她們每年都會有科學、一般人文社會、語言方麵的內容,一共有三四門課程。

   每門課程完全由老師決定用什麽教材,教什麽內容。比如,在人文社會課程方麵,可能是今年重點了解一下亞洲不同的國家,以前的曆史是什麽樣子等等;明年了解非洲、拉美等等。

   從幼兒園到小學,講的深度會慢慢地上升,但差不多每年或者每兩年會繞著五大洲兜一圈,這是一種非常廣泛的了解。

   我們想一想,如果這些小孩以後出去做服務業、做市場營銷、做外貿,如果他們對其他的國家一點都不了解,怎麽能行?而有了這些從小學到的知識,今後到哪裏去“全球化”,都不會有問題。

   當然,沿著這種方式去培養,很容易讓我們說:“他們怎麽能夠做工程師、做專家呢?”但這也沒關係,美國本身不需要這麽多工程師,因為製造業已經由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勝任了。

   因此,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決定其教育知識的結構,反過來,教育知識結構又會決定其經濟的產業結構。

   五、思辨和表述訓練始於幼兒園

   思辨能力的訓練在美國是自幼兒園開始就重視的強項。

   這具體表現在兩方麵:其一是課堂表述和辯論,自托兒所開始,老師就給小孩很多表述的機會,讓他們針對某個問題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談談自己的經曆,或者跟別人辯論。

   另一方麵,就是科學方法這項最基本的訓練,多數校區要求所有學生在小學四、五年級時都能掌握科學方法的實質,這不僅為學生今後的學習、研究打好基礎,而且為他們今後作為公民、作為選民做好思辨方法論準備。

   我們別小看科學方法訓練的重要性,因為即使到現在,我經常碰到國內的博士研究生,甚至是所謂的科學家,從他們做研究、思考問題、寫論文的方法上,很難看出他們真的理解科學方法的本質和基本做法。

   這是什麽意思呢?在我女兒她們四年級的時候,老師就會花一年時間講科學方法是什麽,具體到科學的思辨、證明或證偽過程。

   她們就學到,科學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問題和假設,第二步是根據提出的問題去找數據,第三步是做分析、檢驗假設的真偽,第四步是根據分析檢驗的結果做出解釋。

   如果結論是證偽了當初的假設,那麽,為什麽錯了?如果是驗證了當初的假設,又是為什麽?第五步就是寫報告或者文章。

   這個過程講起來抽象,但是,老師會花一年的時間給實例,讓學生自己去做實驗。這種動手不是為考試,而是最好的學習,讓人學會思辨,培養頭腦,避免自己被別人愚弄。這種動手所達到的訓練是多方麵的,尤其是靠自己思考、靠自己找問題,這非常出色。

   實際上,如果按照我女兒她們在小學四年級就學到的科學方法標準去判斷,國內經濟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類學報上發表的許多論文,都沒法及格,因為許多論文隻停留在假設的層麵上,然後就把沒有經過數據實證的假設當成真理性結論。

   這些都跟我們沒有從幼兒園、從小學開始強化科學方法的教育訓練有關,跟沒有把科學方法應用到關於生活現象的假設中去的習慣有關。

   在小學沒有考試,學生還做什麽呢?

   我女兒她們每個學期為每門課要做幾個所謂的“項目”,這些項目通常包括幾方麵的內容。

   一個是針對自己的興趣選好一個想研究了解的題目或說課題。第二是要找資料、收集數據,進行研究。第三是整理資料,寫一份作業報告。第四是給全班同學做5到15分鍾的講解。

   這種項目訓練差不多從托兒所就開始。我覺得這一點很有意思,剛才講到品牌跟市場營銷很有關係,因為品牌、市場營銷都跟表述技能有關。

   關於研究性項目,我的大女兒在五年級時,對北京的氣候感興趣,她在社會課上對其做了一項研究,把北京一年12個月中每月降雨量、溫度的曆史數據收集起來,然後計算曆史上每個月的降雨量的最高、最低與平均值,計算每個月溫度的最高、最低與平均值,然後再分析這些跟北京的其他天文、地理情況的關係,寫好報告以及講解文稿,她在全班同學前講她的這些分析結果。

   我覺得這樣的課程項目研究與講解是非常好的一種訓練。

   實際上,她在小學做的研究與寫作跟我當教授做的事情,性質差不多,我做研究上網要找資料,而她也是為每個題目上網找資料、做研究,她寫文章的訓練也已經很多。

   這就是美國教育厲害的地方,你看一個小孩,在研究思考上已經這麽成熟,以至於到現在,我跟我女兒說,她很快可以做我的研究助理了。

   但在國內,一些本來很聰明的人即使到讀博士研究生時期,還不一定具備這些研究素養、研究能力,有些研究生連做個研究助理可能還不合格。

   六、有思辨能力,方有經濟轉型

   正因為這種思辨能力的培養,現在我跟女兒討論問題時,她們一聽到任何話,很自然地就會去懷疑、審視,然後就看能否找到證據來證明這個話邏輯上或者事實上、數據上站得住腳。

   這種習慣看起來簡單,但是對於培養獨立的思辨能力,讓學生畢業以後,特別是大學畢業以後,不隻是簡單地聽領導的話的機器,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開端。

   當然,思辨對於美國教育體係培養出來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時候我也想,美國這個社會真的蠻有意思,不管是聰明的、還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還是沒有能力的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厲害,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個人物,對什麽事都會有一番高論。

   正因為這樣,美國100個人裏,隨便挑80個,那80個人都可以把他的思想、想法和他要賣的東西表達得很清楚,能夠給你足夠多的說服力。這也是為什麽市場營銷這門學問是在美國出現、發生和發展的。

   美國教育體係給每個人都提供了那麽多自我表述的機會,等他們長大後,特別是念完MBA以後,在他們介紹產品和自己的研究與想法時,至少不會站在一群人麵前就發抖,沒辦法說出話來。

   中國經濟轉型需要教育的轉型,需要培養興趣豐富、人格完整、頭腦健全的通識人才、思辨型人才。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中國恐怕隻能繼續是給世界提供勞動力的工廠。

   沒有深入的思考,學習就沒有意義,不能把思考所得順利的表達出來,就隻能孤芳自賞,在原地踏步。思辨和表達的意義,正如陳誌武在文中闡述的那樣,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體現,正是這一點讓人與流水線上的機器區別開來。

   長久以來,我們的學校和家庭都太過注重成績,為了應試,學生耗費了幾乎所有精力。而最終結果,常常是學生被打造成了有用的機器,卻因此失去了鮮明的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培養出來的人必然缺乏創造性,這樣的人形成的社會也必然缺乏創造力。

   那麽,在這種局麵下,想要培養思辨和表達該怎麽做呢?如何跳出這個怪圈,實現思辨和表達的升級?如陳誌武所說,最重要的當然是從小培養。

   不過,思辨和表達的能力,並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小時候錯過了就再也無法彌補,絕大部分還是取決於自身的刻意訓練和習慣的養成,因此,隻要開始就不算晚,培養一種能力最好的時機是小時候和現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cliffhan 回複 悄悄話
就它所能達到的水平,中國的教育可以說是很成功的。自古以來的腐敗的文化的基礎不允許,不可能產生思辨和個性的表述。
vollcanoo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的學校教育當然不可能有思辨課,因為這個涉及到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說別的,光是語文和曆史課上的那些知識點有多少是真實的?中共敢讓學生們了解它的黑曆史嗎?所以,學生們隻能死記硬背應付考試,但凡有人鑽牛角尖,一定會受到各種打擊。學生們從幼兒園開始就背負做作業的重負,直至大學甚至研究生畢業隻是完成了考試的重任。中國學生基本上就是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個性,沒有思辨能力的機器人。
春暖花開2016 回複 悄悄話 中國隻有教,學的不過是謀生技能,成為利益集團的勞動工具。沒有育,不教人思考,不教什麽是信仰和公平正義,不教人做人。這是獨裁專製體製決定的。
四月如風 回複 悄悄話 說得極好,美國普通民眾素質都相當高,特別是邏輯思維能力都很強,確實是從小就培養起來的。
zhirui 回複 悄悄話 西岸-影

你就是中國教育製造出來的次品, 看你整天振振有詞的胡說八道就知道你智商令人堪憂。

“中國的教育失敗就是學習美國” 你這句話就反映你不但沒有思維能力!而且沒有基本的邏輯能力。 中國的教育失敗是不推崇自由思想,不能挑戰所謂的學術權威, 不能違背政治正確等等, 這一切恰恰是不學西方國家的表現,

當然美國的初等理科教育確實不太行, 這點不否認。
李培永 回複 悄悄話 我以為教育的失敗關鍵在於教育體製。1965年我在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中畢業,參加高考因不宜錄取而被武漢市教育局錄用當中學語文老師,短訓一年被分配到一般中學教書。十年文革結束後,在老校長袁福負擔幫助下,曆盡艱難曲折調回母校工作,教語文兼班主任。華師一附中教師不坐班,但必須參加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每周一次"政治學習",按課表上課不得遲到不得無故缺席。這是當時武漢市所有中小學都做不到的。因為華師一附中不屬於武漢市管轄,屬於華師大管,但它隻管人事,教育經費由教育部負責。教育業務該武漢市管,具體還是學校自己安排。就是說,婆婆很多,沒有一個婆婆管得住。因此,校長就有相對的權力空間。也因此,華師一附中多年來都是全國百強高中第一名。這是不是可以說,上麵少管點,讓有思想、有能力的校長自己按教育規律辦校,必然成績顯著呢?1982年袁校長指派我參加教育部部署的、各省教育廳組織的、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建國以來改革步子最大的一套分編型語文教材《閱讀》和《寫作》、進行了六年教材改革實驗。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從一開始,就教育學生要有遠大理想,要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第一要學好英語;第二要學會使用計算機;第三將來要學會開車。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要敢想敢問敢說。第一節語文課要求學生背誦陶行知的"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嚴格規定,每節語文課問每個學生都要至少發現並提出三個問題。讓學生逐步學會會想會問會說。到1988年7月高中畢業時,我們實驗班的汪深獲得當年國際化學奧賽金牌第一名;語文課代表利用幾個暑假時間,以學校教學改革委題材創作的中篇小說《正值青春年少時》公開發表在《長江》大型文學刊物上。實驗班學生1988年高考語文人均分比當年湖北省人均高十分。本人1987年被破格評為首批高級教師,1990年應邀調到海南省農墾中學,1991年被授予海南省首批語文特級教師。我們實驗班學生遍布全球,我的兩個女兒也憑著自己的本事來到美國留學工作二十多年了。我們兩老從2000年就開始兩邊跑。但是還是不了解美國的教育,也不能說三道四。僅以自己的經曆說說對中國中學教育教學的看法而已。
ahniu 回複 悄悄話 農民培養牲口,商人培養公民。
BMC 回複 悄悄話 陳誌武本人是金融學教授,並不理解美國大學的理科敎育。美國大學理科專業培養學生的目的就是成為本專業的專家。以最火的CS專業為例,看一下它的的curriculum, 絕大部分是專業課,人文學科的課程大概就是10%左右。如果大學畢業時沒有高的GPA, 本人會認為是失敗,學校也會認為他是loser, 因為不會給他讀研究生的機會。who care 他有多少”通識”?
smithmaella 回複 悄悄話 爛文,胡說八道、牽強附會。中國教育是由中國的製度決定的。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瞎掰。美國讀到研究生的都不止四分之一。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用誰的教育體係比較,也別用美國的,中國的教育失敗就是學習美國,而美國的教育失敗作為美國學生的家長是很容易解釋其缺陷的。
美國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最聰明的一批人,但這種學生也不過就是10%的數量。我曾經在小兒小女係列裏介紹放羊式讓孩子長大,這是有前提的,並不是任何孩子被放羊都能正常成長,美國有占了全世界72%的係列殺手案件,這些凶手一般都是小時候缺乏訓練,沒人管理,對社會產生反叛心理。
與美國這種教育體係相對的,是英國蘇格蘭式的斯巴達式教育,基本上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模式,很打擊孩子自尊心,但如果能堅持下來,就能感覺超人。英國王室男孩(隻收男孩)曆史上進入這種學校。
教育應該是對於大眾的,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為目的,不僅僅是尖子,社會大量需要的是工程師。美國解決這個問題依賴新移民,美國學生自己貸款讀書學沒意義的專業欠一輩子債務,因為沒能力學習有用的專業,這不是好的樣本。
學習STEM專業是需要嚴謹的訓練的,需要重複,至少對大部分人來講。
再說學校校舍問題,這點中國也是學美國,美國公立學校的教室是社區裏最糟糕的質量,甚至就是簡易房的概念。美國政府一旦財政緊張,第一削減的就是教育經費,對比軍費,美國教育經費少的可憐。美國也是政府辦公大樓明顯質量優於學校教室,尤其是聯邦政府的辦公室。另外就是教堂總是最好的質量。
中國之所以可以獲得如今的經濟成就,每年畢業一千萬大學生是一個因素,哪怕其中隻有1%屬於好學生,數量可能就比美國全國STEM畢業生都多。
這是美國這裏對中國羨慕的一個指標。美國開發F35的人員平均年齡是60歲,中國同時期開發殲10的人員平均年齡是30歲。
美國如今反對應試教育,是因為這導致亞裔新移民孩子具有優勢,引起社會矛盾,這是現在亞裔移民民權官司的內容。在加州這裏,學區甚至有要防止“亞裔人種優越”意識的教育,卻不意識到這是文化因素導致。美國教育是一個注定要失敗的模式,如今美國人高中不能畢業的比例大大增加,隻有四分之一的高中畢業生可以進入大學(包括兩年製),對比上個世紀一半高中生可以進入大學的局麵,明顯退步了。
中國教育的失敗,是在初中數學課沒有邏輯概念的介紹。
allison17 回複 悄悄話 同有感觸,美國這邊小孩的邏輯思辯能力很強。我女兒14歲了,在讀高一,已經能對時事熱點有理有據說出自己的看法。
FightCovid19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謝謝分享!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教育失敗隻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其中一個問題,而教育的失敗反過來有對整個社會又產生影響。教育不是一個孤島,它是社會的一部分,當一個社會為四不像,還指望教育好到哪裏去呢?Things will get worse before they get better.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