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立陶宛抗暴政、向往自由獨立

(2021-11-21 08:06:44) 下一個

立陶宛抗暴政、向往自由獨立

在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正式掛牌數日後,中國外交部聲明表示,將與立陶宛之間的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並敦促立方“立即糾正錯誤”。立陶宛對此表示“遺憾”,但同時強調該國擁有和台灣發展合作的權利。台灣陸委會則回應稱,北京“無權置喙”台灣與立陶宛之間的合作。

立陶宛有著輝煌的曆史, 1236年建立立陶宛王國,1386年與波蘭組成共主邦聯,1569年7月1日波蘭立陶宛聯邦建立,1795年10月聯邦滅亡,1918年2月16日宣告獨立,1920年7月12日獲得蘇俄承認,1940年6月-1991年蘇聯占領,1990年3月11日恢複獨立,2004年5月1日加入歐洲聯盟,整個立陶宛曆史就是一部血淚斑駁,爭民主、抗暴政、向往自由獨立的曆史。

13世紀,那時的歐洲正處於千年中世紀的尾聲,立陶宛人麵對日耳曼民族入侵,由多個部落聯合成立了立陶宛大公國,也逐漸形成了立陶宛民族。14-15世紀,立陶宛在東歐有著廣袤的領土,今天的俄羅斯西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大部分領土都屬於當時的立陶宛大公國,可以說北抵波羅的海,南至黑海,可謂幅員遼闊。14世紀後,立陶宛大公國與當時名副其實的歐洲列強波蘭長期聯姻,兩國關係不斷走近,最終在1569年,兩國簽訂《盧布林條約》,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立。

兩大強國合並後,國力更上一層樓的波蘭立陶宛聯邦,一度問鼎東歐霸主,由於在17世紀整個德意誌地區乃至大半個西歐都陷入宗教戰爭的泥淖中,而在東方,蒙古人建立的統治近乎完全解體,日後的俄羅斯仍是一盤散沙,權力的真空,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崛起的創造了客觀條件。17世紀初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能夠憑借一己之力,同時對抗,莫斯科大公國、奧斯曼帝國以及北歐霸主瑞典,實力登峰造極。

但是,波蘭立陶宛聯邦本質上是一群貴族成立的聯合政權,隨著日後的歐洲列強英、法、俄、德開始逐步加強國家中央集權,建立民族國家,擁有了更強大的動員能力,整個國家從政治、經濟、軍事紛紛開始變革,波蘭立陶宛聯邦仍舊抱守貴族製度與基督教法統,逐漸落後於時代。尤其是在俄羅斯崛起後,斯拉夫民族對於領土有著天然的野心,不斷蠶食波蘭立陶宛聯邦,直接吞並了今天的烏克蘭,而其實國家也紛紛跟進,最終波蘭立陶宛聯邦在18世紀遭到沙俄、普魯士和奧地利三國的三次瓜分,到了1795年,在歐洲的地圖上已經看不到波蘭立陶宛聯邦一點國土了。

等到立陶宛再次以一個主權國家的身份出現,那已經要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了,當時由英法美三國主導的凡爾賽體係,以民族自決原則,將波蘭和立陶宛分別以不同的國家重獲獨立,不過領土再也不可能恢複昔日巔峰其實,變成了一塊巴掌大的小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間戰期,立陶宛國內局勢發生了劇烈動蕩。在1918年獨立之初,立陶宛依然延續王國政體,但王國隨後便被國內資產階級政黨推翻,成立了立陶宛共和國。在1918年底,立陶宛國策再次出現180度大翻轉,在大部分領土內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甚至還曾一度與白俄羅斯聯合組成了一個短暫的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不到兩個月,資產階級政府卷土重來,並再次宣布獨立,還與蘇聯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

這一串走馬燈式的政權更迭,雖然看著混亂,但是,對立陶宛來說,有一個總的方針不變,那就是反俄。立陶宛在曆史上長期受到俄羅斯入侵,因此,對這個新生的國家來說,選擇和當時蘇聯相同的政體,對其國民是絕對難以接受的。從這裏開始,反俄與反共便貫穿了立陶宛這個國家的曆史,直到今天。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希特勒大軍閃擊波蘭之際,蘇聯同時從東方出兵,蘇德兩國又一次瓜分波蘭,連帶著立陶宛也被蘇軍占領,強行並入蘇聯。然而短短幾年之後,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發起巴巴羅薩行動,500萬德軍向著廣袤的蘇聯國土發動閃擊戰,立陶宛也被德國占領。不過,立陶宛倒是一點也不抗拒,反而拿起槍加入了德軍行列,寧願與法西斯為伍也要把反俄貫徹到底。然而二戰結局,我們都清楚,最終隨著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德意誌第三帝國灰飛煙滅。立陶宛再一次被迫成為蘇聯加盟國。

不過若論地位,立陶宛在蘇聯加盟國中,屬實“弟中弟”。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從民族、宗教信仰、語言文化都與斯拉夫民族格格不入,加入蘇聯也是被迫為之,曆史上這些民族大多被俄羅斯帝國所征服,因為對俄羅斯和蘇聯完全沒有好感,在冷戰中,這三國不斷與西方暗中款曲,地下的獨立運動一直沒有中斷過。到了蘇聯解體前夕,更是花式秀操作,搞出了200萬人手拉手聯通三國首都,以宣誓獨立的大型集體行為藝術。以立陶宛為代表的三國,是最有動力推動蘇聯解體的國家。

曆史上曾經有這樣的一個重大的和平遊行事件,它的名字叫“波羅的海之路”,也稱為“自由之路”。事件發生在1989年8月23日,背景是被共產蘇聯統治了進五十年的波羅的海三國。在那一天裏,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的大約2百萬人手拉手組成人鏈要求從蘇聯獨立。

人鏈綿延600公裏,從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Tallinn)的堡壘山(Toompea)下一直到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的格迪米納斯城堡塔樓(Gediminas)。

波羅的海三國與俄國的恩怨糾葛,根源於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二次大戰後,波羅的海三小國遭蘇聯占領,由於愛沙尼亞等國於二次大戰期間與德國合作,受到強烈報複與攻擊,1940-1957年間人民遭流放及大規模屠殺,有30萬立陶宛人死亡,三國的抗蘇人士被遣送到西伯利亞,引起民怨。

接著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與立陶宛三國要求俄羅斯承認蘇聯1940年非法占領,並要求俄羅斯為此道歉並提出賠償。而俄羅斯認為前蘇聯政府軍隊是應當時波羅的海三小國政府請求,進入與德國法西斯軍隊做鬥爭而非占領。俄國前總統表示,蘇聯政府1989年曾公布一項決議,譴責蘇聯與德國在1939年年的簽約是斯大林個人的決定,違背蘇聯人民的利益。然而,俄羅斯並沒有道歉呀!對波三國也沒有任何答複了呀!波三國的人民非常憤怒,但是他們選擇了不流血的和平抗議,這就是波羅的海之路的由來。

波羅的海之路活動由三個國家的獨立運動人士組織,目的是讓世界關注波羅的海三國民眾的自由呼聲。於是壯觀的一幕發生了,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成千上萬的人們佩戴上了活動的徽章,積極的響應著號召,自發走上街道,成為人鏈中的一員。

在維爾紐斯,約5千人在大教堂廣場聚集,手持蠟燭唱愛國歌曲(包括《國歌》)。其他地方則有僧侶舉行彌撒,或敲響教堂鍾。在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人民陣線,領袖在兩國邊界會麵,舉行一場象征性的喪禮,豎立一支大型黑色十字架。示威者手持蠟燭,高舉黑色絲帶裝飾的戰前國旗,悼念蘇聯暴政的死難者:“森林兄弟”、遭流放到西伯利亞的人、政治犯,和其他被標簽為“階級敵人”的人。

新聞報道,約70萬愛沙尼亞人和100萬立陶宛人參與示威 (2020年估計立陶宛人口2,794,329)。拉脫維亞人民陣線估計約有40萬人參與。主辦單位在活動前期望原住人口中,有百分之25至30人會參與。塔斯社報道蘇聯官員認為,30萬愛沙尼亞人和接近50萬立陶宛人參與。要使人鏈在物理上可行,每國必須有約20萬人參與。空中拍攝的錄像顯示,人鏈在農村地區幾乎是沒有斷開的。總參與人數大約有200萬人。

波海三國於爭取獨立過程中,采用不合作與非暴力的示威,如獻花,合唱等。蘇軍在打壓獨立運動時,反而被這種非暴力所感動,1991年年1月13日,蘇聯軍隊的坦克開進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荷槍實彈對付電視台周邊的人牆,14人因此被殺,但這次殺戮也造成蘇聯士兵的嚴重罪惡感,蘇軍的攻擊因而停止。1991年8月蘇共保守派政變,拒絕向反抗政變市民開槍的蘇軍正是同一批軍隊,導致保守派政變失敗,波海三國終獲得獨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