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台灣民主運動簡史

(2021-05-19 09:27:10) 下一個

台灣民主運動簡史

“台灣民主運動三十年”線上攝影展在德國開幕。開幕當天,在一場同名座談會上,台灣駐德國代表謝誌偉將這場展覽比作“一種疫苗”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宣布投降,在盟國的安排下,中華民國接管台灣。但是台灣並未像其他中華民國省份一樣,設立省政府,進行地方自治,而是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台灣警備總司令部,仿效日本台灣總督府,以獨裁方式統治。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在此事件中,台灣仕紳曾提出要求地方自治,讓人民投票選出議員及行政官員,但並沒有被中華民國政府接受。在二二八事件結束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被改組為台灣省政府,但是省政府官員仍由中央指派,省議會議員也是由官派。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後,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長期實行戒嚴和威權主義統治,白色恐怖持續,黨外運動等民主派人士持續抗爭。1950年,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開放縣市(省轄市)長、縣市(省轄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選舉。1951年,開放台灣省議會民選,在地方自治層級開始緩步民主化。

1986年民主進步黨成立,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嚴,1991年,台灣結束動員戡亂並國民大會全麵改選,為民主化關鍵曆程,1992年立法院全麵改選,1994年台灣開放省長、直轄市長民選,1996年台灣首次總統直選,1998年實施台灣省虛級化,2000年首次實現政黨輪替,民進黨首次執政,正式結束國民黨對台灣長達55年的執政,但立法院仍由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為多數。2008年,國民黨實現二次政黨輪替。2016年民進黨實現三次政黨輪替,立法院也首次實現政黨輪替,民進黨首次完全執政。

美麗島事件是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時發生於中華民國高雄市的一場重大衝突事件。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於12月10日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期間有一些理小平頭配戴青天白日徽章的二十餘歲不明人士混入群眾中朝演講者投擲雞蛋進行挑釁。外圍的鎮暴部隊則將群眾完全包圍住,並往裏麵釋放催淚彈,以及照射強力探照燈朝群眾逼近,並逐步縮小包圍圈,終至引爆警民衝突。事件後,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大舉逮捕黨外人士,並進行軍事審判,為台灣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警民衝突事件。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許多重要黨外人士遭到逮捕與審判,其中總指揮施明德原先被以叛亂罪判處死刑。最後在美國國會議員以及各界的壓力下,除施明德被判處無期徒刑外,其餘皆以有期徒刑論處。

此事件對台灣往後的政局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台灣民眾於美麗島事件後開始關心台灣政治。之後又陸續發生林宅血案(1980)、陳文成命案(1981)、劉江南命案(1984)撼動國際社會,使國民黨政府不斷遭受國際輿論的壓力以及黨外勢力的挑戰,國民黨隻好漸漸不再堅持一黨專政,之後解除持續38年的台灣省戒嚴令、開放黨禁、報禁,逐漸走向民主化。

美麗島大審判的八位受刑人,除林弘宣之外,其他七位受刑人在出獄後都曾擔任民主進步黨主席或者代理主席。呂秀蓮曾任副總統,姚嘉文曾任考試院院長,陳菊現任監察院院長,施明德、黃信介和張俊宏曾任立法委員,林弘宣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寧靜革命是指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於1980年代後期起的一連串政治改革及民主化運動,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兼中國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所主導。這場運動並沒有發生流血衝突、革命顛覆、外國入侵或是軍事政變,而是透過修改憲法以及國會改革來進行,因而得“寧靜”之名,前後曆經了約二十年。

該改革是在於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後由中國國民黨長期執政實施威權統治的背景之下進行。以蔣經國政府時代的1987年解除台灣省戒嚴令為肇始,接續執政的李登輝政府施行民主轉型,先後主要進行了終止動員戡亂、製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中華民國國會在台灣之全麵選舉與罷免、凍結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實施直轄市及省行政首長民選,並且實施中華民國總統及副總統在台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此外,後續還施行台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以及廢止中華民國國民大會。

一般認為,寧靜革命在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及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後確認成功。

在此期間,中華民國的思想、結社自由、新聞和學術等政治束縛一一解放,自由、人權也受到保障。身為該運動主導者的李登輝也被美國《新聞周刊》稱為“民主先生”。

“台灣民主運動三十年”攝影展

民進黨成立、台灣解嚴、鄭南榕自焚事件……這些台灣民主化進程中的裡程碑事件正在以一場線上攝影展的形式呈現給德國民眾。該展覽展出了台灣攝影師宋隆泉的攝影作品故事集《台灣的自由風景》中民主、街頭 ——政治運動的紀錄(1986~1989)的內容。

這場名為“台灣民主運動三十年”攝影展開幕當天,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ät Bochum)東亞研究所組織了一場同名座談會。會上,台灣駐德國代表謝誌偉表示,台灣借鑒了德國的“記憶文化”經驗,尋求真相與和解,而厘清事實又是達成和解的前提。

謝誌偉還把獨裁政權散播的虛假信息以及獨裁時期給人們留下的深刻記憶比作一種傳播範圍廣且持續時間長的病毒,而宋隆泉的攝影展在他看來就好似一種防禦這種病毒的疫苗。

謝誌偉在發言中特別感謝了前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協調小組”組長華爾特 (Klaus Walter)為台灣做出的貢獻。華爾特曾促使國際特赦組織關注台灣政府迫害反對人士問題,參與美麗島大審海外人權救援行動。這名德國人在如今的座談會上坦言,台灣仍舊缺乏一場嚴格的司法改革,台灣民主也因此仍“在吃苦頭”。

同樣出席座談會的特裏爾大學漢學係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古思亭(Kristin Shi-Kupfer)指出,台灣的民主化進程頗具教育意義,尤其令她深受鼓舞的是太陽花學運參與者之後參政一事,她視此為給民主製度注入活力的一種方式。對此,她特別提到台灣數位政委唐鳳及其推行的數位民主。古思亭還表示,現在有些人質疑自由民主製是否仍是解決當前問題的最好方式,但她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人們不應該輕易放棄民主,它誠然有脆弱性和複雜性,會經曆挫折,需要與時俱進。

 “台灣民主運動三十年”攝影展是台德合辦的“民主•人權”係列活動之一。據台灣文化部網站的信息,台灣於2019年12月與德國簽署“轉型正義共同合作意向書”,是台灣第一件就“轉型正義”與外國政府簽署的合作意向書,“民主•人權”係列活動是簽署合作意向書後第一件具體落實的合作案。

就與德國簽署“轉型正義共同合作意向書”,台灣文化部表示:“德國在曆史上分別處理過納粹政權及東德統治時期2次不同類型的轉型正義。對於如何處理獨裁政權遺緒可說是目前擁有最豐富經驗的國家,在對曆史反省與處理加害人責任及被害者應有的平反工作思辨深刻且作法細膩,讓正義伸張的同時亦能兼顧社會和諧,頗值得我國借鏡。”

 “民主•人權”係列活動還包括音樂會和紀錄片放映等活動,旨在讓德國民眾更具體了解台灣民主自由之意象。台灣文化部另外介紹,原訂於史塔西檔案局辦理的宋隆泉攝影展,仍將維持實體展辦理,期間若配合德國政府防疫措施,將延後至場館可開放民眾參觀的時間再行開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OldJohn_02 回複 悄悄話 你收到台灣謝誌偉多少錢?怎麼不敢公開?
刪了我的留言,就是承認了,
二胡一刀 回複 悄悄話 台灣是真正的中華之光。
ahhhh 回複 悄悄話 民進黨的腐化衰敗速度> 共產黨> 國民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