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兩岸人消費“中華民國”

(2019-04-22 04:27:48) 下一個

謝盛友:兩岸人消費“中華民國”

台灣《上報》發表社評《郭台銘那頂被馬賽克的國旗帽》,指出郭台銘從不吝於展現對國旗的熱愛,以及言必稱中華民國;很顯然,“中華民國保衛戰”又將再次成為郭台銘參選總統的主軸戲碼。不過,當他戴著這頂國旗帽宣布參選總統時,幾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媒不是將它頂上的國旗打了一層厚厚的馬賽克,就是刻意將郭董的國旗帽切掉半截,彷佛中華民國國旗見不得人。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如果郭台銘能戴著他的“國旗帽”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並且喊出“保衛中華民國” ,他才真正是大老虎,真正是男子漢。

不過,屢屢自稱是“務實的台獨政治工作者”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在與網紅進行直播時竟表示,現在其實是“主張台獨的人在捍衛中華民國!”外界隻聽過台獨人士要消滅中華民國,沒想到身為“獨派大阿哥”的賴清德,竟如此重新詮釋獨派對中華民國的熱血關愛,簡直讓人懷疑是不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這也未免太顛覆了吧;而且,至今未見獨派大老出來責備或打臉賴清德,難道獨派真的可以吞下賴清德的這番話嗎?

高雄市長韓國瑜不但多次明確表示自己支持中華民國,日前訪美期間,演講前每每帶動現場演唱《中華民國國歌》,令在場僑胞感動落淚。

而向來對“中華民國”避之為恐不及的蔡英文總統,近來也與時俱進調整說法,改說她自認麵麵俱到的“中華民國台灣”。把國家名稱和地理名稱連在一起也實在是有點不倫不類,難道有朝一日當她視察金門時要改稱“中華民國金門”嗎?

中華民國台灣,是李登輝的專利。1995年,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於母校康乃爾大學歐林講座發表題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演講,突破性地提出 “中華民國在台灣”。李登輝聰明過人,既有“中華民國”,亦有“台灣”,其意為“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承認中華民國當前處於台灣的現狀。這麽聰明的李登輝,也有人感到不爽,反對者統獨皆有。統派反對者的主要論點為,“中華民國在台灣”是自我放棄大陸的主張,將中華民國自限於一台灣,自貶國格。獨派反對者的主要論點為,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並不存在,是幽靈國家,“中華民國在台灣”將台灣貶為幽靈國家之一省,自貶國格。

國際人士,不懂中文,更不懂中文引號,也不在乎中華民國在台灣還是在哪裏,經常將“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與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混淆。據說,不少人甚至把寫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的信,寄到中華民國總統府公共事務室。

中華民國在哪裏呢?

小時候,中華民國在“水深火熱”中。上小學的時候,課本裏告訴我們,台灣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台灣同胞吃不飽穿不暖,隻好吃香蕉皮。而我們是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生在紅旗下,長在社會主義蜜缸裏。

戈培爾(Paul Joseph Goebbels,1897-1945)是納粹德國時期的宣傳部長,被稱為“宣傳的天才”,以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維持第三帝國的體製。戈培爾的名言“謊言重複一千次就成為真理”(德文:Man muss eine Luege nur oft genug wiederholen, damit sie zur Wahrheit wird. )在中國不符合中國的國情,至少不與時俱進。在中國,戈培爾的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講,因為某些謊言一開始就是“真理”,然後重複一千次一萬次。

長大了,中華民國在引號裏。大學畢業後擔任翻譯,不久後幫助中國科協籌建中國科技翻譯家協會,在籌建工作中我讀到一份新聞出版署的文件,應該是翻譯守則之類,其中有一條,五十知天命,仍記憶猶新:翻譯要杜絕政治錯誤,比如,台灣一定要寫中國台灣;中華民國一定要加引號 。

後來啊,中華民國到台灣,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台灣,台灣不是中國。

現在呢,中華民國在哪裏?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旗旗海飄揚的畫麵、國歌唱入雲宵的歌聲,成了韓流造勢場合的日常,“中華民國”重新成為許多人公開的情感投射對象,乃至於自我表彰的身分記號。隨著藍軍氣勢轉強,這股中華民國的熱潮想必還會再持續下去,成為2020的主旋律。畢竟民進黨人再怎麽不喜歡這個符號,也該體會到,目前且可在預見的未來,“中華民國”不但是台澎金馬2300萬人認同的最大公約數,更是大家的保護傘,若嫌中華民國礙眼、一心想把這塊招牌給扔了,結果隻會更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愧對我一家子的中華民國護照可惜如今被綠毛龜把持了,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我隻知,,,三:民主義,,,吾黨所崇: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陬觀者' 的評論 :

中華民國的版圖早就已經不是 “秋海棠”了,但是,變成了各取所需的“政治禁臠”。1949年以來,盡管中華民國在北京眼中已經不複存在,但是,因為“中華民國”對於北京統一陣線的拉開,仍然具有利用價值,北京多少還容忍台灣 “中華民國”這塊“番薯”。

  孫中山先生曆盡艱難,終於扳倒了腐敗封閉的滿清王朝,建立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辛亥革命成功後的中華民國,至今100年,經曆多少波折動亂,從軍閥割據、日本侵略、二戰到台海分裂,兩岸在不同體製與意識形態下,各自經曆不同的動蕩、痛苦與成長。中華民國一路走來,仍然是反抗專製,逐漸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價值體係,在中華文化圈裏,建立起了深信民主、尊重人權、自由開放的價值理念。

  “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理論是孫中山設計的政治路線圖。1923年1月29日,孫中山於《申報》50周年紀念專刊上發表《中國革命史》一文,稱:“從事革命者,於破壞敵人勢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於國民建設能力之養成,此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餘之革命方略,規定革命進行之時期為三:第一為軍政時期,第二為訓政時期,第三為憲政時期。”。孫中山較全麵地整合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憲政民主,人民主權(選舉、罷免、創製、複決),權力分立製衡,與社會主義等等。另加上其個人認為有必要保留的中國傳統製度機構——監察權與考試權,形成五權憲法學說。對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普及,具有推動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產主義派對中國未來建設的深入探索。而孫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種折衷立場,卻堅持共和民主之憲政體製,至今仍有其價值。

  這,恐怕就是大陸自由派憲政推動者最感懷的民國百年“政治禁臠”。
海陬觀者 回複 悄悄話 博主在文中提到了 國號 與 地理名詞所造成的模棱兩可,甚至於詭譎之處。

其實在台灣仍有法律效力的《中華民國憲法》,至今仍承認領土包括大陸各省區,但行政區域的界定,已經與當今的大陸地區大大不同了。這部憲法是 1947年12月25日開始實施的。當初中共也參加製定,並且曾經為了某些細節與國民黨爭執甚烈。
但今天最奇怪的不是國名與定義,而是對於 中華民國 這個詞的曆史含義也發生了問題。 這是很奇怪的,曆史應當是過眼雲煙,承認就是了,為何還會發生問題呢?

當今的中國政府不承認 1949年以後,中華民國還存在,並且認為 1912年一月一日以後的中國政府,都屬於這個含混的 “民國”。 其實按一般國際慣例,一個國家的曆史與其憲法有關,因為牽涉到 法統。

國民黨這邊呢,隻承認 1928年開始在南京成立中央政府以後,才算是 中華民國,在憲法實施之前,有所謂的 《五五憲草》,正式全名是《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在那以前,執政北京的政權算是 北洋政府,其遵循的憲法是不同的。但在法統上,已經被 中華民國所繼承了。
中共呢,有意無意地把這兩段不同的時期算成一個。 所以北洋時期的施政也算賬算到 “民國”的頭上。 也就堂而皇之地指責或者嘲諷,民國時期 如何如何。 其實從1912年到 1928年,中央政府不是國民黨的政府,而是國民黨的對立麵,其首都在北京,不在南京。
向往台獨的 民進黨呢? 他們想要奪取這塊 中華民國 的名號,用這個百年的招牌,來為 台獨服務。 所以,他們不承認 1945年以前的曆史。 這是所有立場上最 詭譎而荒謬的姿態。 如果要繼承法統,也必須整體繼承,絕沒有 “隻承認半截,其它與我無關” 的可能的。 但民進黨就是如此,想用台獨的魂魄,去篡奪 中華民國的軀殼。 當然,無論在法理上,在曆史上,都很難自圓其說的。 這就是 中華民國在台灣 這個名字的肇因。 也就是說,到台灣之前的那一段,台獨都要切割去,看來就自然而然地與大陸分隔開了。 所以二戰終結時的戰勝國,聯合國創始國 這段曆史,民進黨與台獨份子都故意不提了,認為是殘留的與中國的關聯,是不幸而應該忘卻的曆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