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我失去一個好朋友

(2019-03-08 02:26:08) 下一個

我失去一個好朋友

 

克勞斯·金克爾(Klaus Kinkel)2019年3月4日逝世,令我感到十分悲痛,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曾任聯邦德國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 (全德學聯 )主席,他非常支持我的工作,通過基民盟(CDU)為我們在波恩免費提供十年的辦公室。

https://www.tagesschau.de/inland/kinkel-gestorben-105.html

克勞斯·金克爾的父親是一名內科大夫,他的幼年在Hechingen度過。1956年當他在國立Hechingen文理高中完成學業考過Abitur,隨後就開始在蒂賓根、波恩和科隆攻讀法學專業,並完成了第一個國家法律考試。當完成見習工作後,1965年金克爾通過了第二個國家法律考試。1964年他以論文《Die Lehre von Popitz für die Gestaltung des gemeindlichen Finanzausgleichs》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直至1968年,他在位於巴登-符騰堡州下麵的Balingen縣的縣政府工作。1968年轉至聯邦內政部工作。1970年——1974年間他擔任時任內政部長——漢斯-迪特裏希·根舍的私人負責人,與此同時還擔任部長辦公室主任。

1974年當根舍開始負責外交部後,金克爾被調入這裏,開始管理領導小組職員並在1979年負責領導規劃小組職員。

當金克爾在1998年離開德國外交部長的職位後,日常他開始從事律師職業,並親任“2006年世界杯殘疾人足球賽”大使職位。從此他開始經常性的從事許多有關殘障人士社會性的工作,由此獲得卡爾斯魯厄手工業協會榮譽大師的稱號,他還在波恩負責擔任德國電信基金會教育方麵的主席一職。金克爾婚後擁有三個孩子,他還是天主教A.V. Guestfalia Tübingen學生會的會員。

金克爾1974年就訪問中

德國與中國的外交關係始於1974年,為了建立德中外交關係,當年的德國內政部長根舍和之後於92年至98年擔任德國外長的金克爾可謂功不可沒。他們於74年踏上中國國土,與周恩來舉行長談,為兩國正式建交掃清了一切障礙。

金克爾當時在根舍領導的內政部工作,他與當時的外長謝爾一樣都是自民黨籍政治家。他通過當時在波恩的中方代表建立了最初的聯係。他們接受周恩來的邀請到中國訪問。他們與周恩來進行了夜間長談,周恩來廢寢忘食的工作態度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周恩來給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周恩來的個人魅力彌漫著整個房間。

北京天安門事件事發後,金克爾是第一位訪問北京的德國外長,他在擔任德國外長之前,曾是德國司法部長,他始終關注人權問題。北京天安門廣場發生的血案是一次嚴重事件,不僅那時受到國際上的廣泛批評,現在依舊如此。在訪問中國期間金克爾提及這件事,他當時嚐試著理解中國領導人的思路和做法,對中國政府提出批評是十分必要的,他的大部分批評意見被中方理解。除了中國的人權問題之外,他推行的的確是“伸出友誼之手”的外交政策。幅員遼闊的中國在世界版圖上具有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的深遠意義,在金克爾的推動下,九十年代開始中德人權對話和中德司法對話。中德友誼越來越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亞特蘭大筆會 回複 悄悄話 沙發!梅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