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用劍猶如用情的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前157年7月30日-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其母為關隴人孝景王皇後,於7歲時被冊立為儲君,16歲登基,在位達54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聖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
學者這樣評價:
翦伯讚:“用劍猶如用情,用情猶如用兵”。
黃仁宇:“有專製魔王的毛病。”
錢穆:“‘王莽代漢’源自漢武帝種下的惡果。”
文景之治是中國漢文帝和漢景帝所統治的時期的一個治世,漢初,社會經濟薄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通常認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漢文帝與漢景帝。實際上,竇太後在文景之治時代所起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別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是租率最終減為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敵對國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
文帝生活也十分節儉,宮室內車騎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因此,國家的開支有所節製,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
漢文帝重視農業,曾多次下令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幹人員,並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產。
漢文帝去世,漢景帝即位,初期平定七國之亂。七國之亂以後,景帝開始專心打理朝政,據說景帝十分樸素,仁厚愛民。除了平定七國之亂以外,從來沒有大規模用過兵,和匈奴的戰爭始終控製在一定的規模內,依然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
漢文帝之皇後竇太後尊崇道家,因此漢景帝與竇氏宗族都必須學習道家學說。景帝崇尚黃老之說,減少刑罰,減少賦稅,興修水利,提倡農業,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進行重審,以免冤獄發生。百姓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創造了大量財富,其間百姓富裕,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安樂。
隨著生產日漸得到恢複和發展,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史稱:“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漢書·食貨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漢王朝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是中國皇權專製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也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武帝劉徹曆經“文景之治”後,漢朝國力強盛,武帝劉徹為鞏固皇室統治,推出一係列改革措施,同時也大開殺戒了。
武帝劉徹殺人知多少
前139:禦史大夫趙綰、郎中令王臧,下獄自殺。
前133:將屯將軍王恢下廷尉,自殺。
前132:族灌夫,魏其侯竇嬰棄市。
前127:族主父偃。
前122:侍中莊助棄市。淮南、衡山二王謀反事件牽連列侯、二千石以上官員以及豪傑等,死者數萬人。
前119年:名將李廣獲罪,不願受與“吏”對簿之辱,自殺。
前118年:丞相李蔡獲罪當下吏,自殺。右內史南陽太守義縱棄市。
前117年:誅大農令顏異、禦史中丞李文。同年十一月,張湯有罪自殺(誣告李文案發,皇帝追究)。 丞相莊青翟下獄自殺(去年剛任命)。三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誅。這一年殺了七位大臣。
前113-112:武帝到處“巡幸”,一年中死了三位太守:河東守、隴西守都因大隊人馬來得突然,準備不及,自殺。北地太守則因皇帝來打獵,亭徼(歇腳的地方)沒有修好,自他以下官員都被誅。同年,丞相趙周下獄自殺(在位不到三年)。五利將軍欒大(方士)、樂成侯丁義棄市。
前111:誅殺屯邊漢使大農張成和故山州侯劉齒(畏懦罪)。
前108:出兵朝鮮之役殺了三名大臣:將軍衛山、濟南太守公孫遂、左將軍荀彘。
前104:中尉王溫舒以“奸利”罪當族,自殺;兩弟及兩婚家亦各自坐他罪而族。過去“族”是指三族,這次開五族的先例。
前99:司馬遷為李陵說情當誅,寬減一等為腐刑。
前98:禦史大夫王卿有罪自殺。雁門太守棄市(“畏懦罪)。
前97:族滅李陵全家。
前96:因杅將軍公孫敖腰斬。
前91:丞相公孫賀父子死獄中,族滅全家。
前91-90年:太子劉據被逼起兵討江充,凡太子賓客都被誅,隨太子發兵者滅族。太守任安、田仁腰斬。禦史大夫暴勝之自殺,衛皇後自殺。丞相劉屈犛腰斬,妻子梟首,大將軍李廣利族滅,本人降匈奴。
前88年:族滅已經被腰斬的任安。禦史大夫商丘成獲罪自殺。侍中仆射馬何羅謀反被誅。族滅江充,焚宦官蘇文。
“武帝求賢詔”,一共不到一百字,是古文簡練的典範。“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更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是武帝在晚期,“以名臣文武欲盡”(差不多被他殺光了),才下此詔。而且還責成二千石以上的官員都要推薦人才,否則就是失職(說不定某個人才又要因沒有推薦人才而獲罪)。
武帝後期誅殺日益頻繁,他巡遊無度, 走到哪裏,哪裏的太守就遭殃。丞相一個接一個獲罪,有的任職不到一年。及至公孫賀被任命為相,嚇得不敢接受,“頓首涕泣不肯起”。最後被迫接受,出門說:“我從是殆矣!”他在位居然維持了十三年,結果還是因兒子犯事,父子同死於獄中,而且又是滅族。
汲黯(?—前112年,漢代著名的直諫之臣)曾勸過武帝,大意謂,你下很大功夫求賢,卻沒有盡其用就殺掉了,“以有限之士恣無已之誅”,還有誰與你共治天下?他言辭剴切,而且很激動。漢武帝付之一笑,說了一段絕妙之詞:“何世無才,患人不能識之耳。苟能識之,何患無才?夫所謂才者,猶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盡用,與無才同,不殺何施!”他為自己的“慧眼”而得意:不怕沒有人才,就怕不識貨,既然不能盡為我用,就等於無才,不殺又怎地?殺了再去招就是了。
中國曆史書上充滿了“血流成河”、“屍橫遍野”一類詞,已經不大引起注意。
摘自《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作者:錢穆
讓我們簡要指出一些漢代製度之缺點。首先在經濟方麵,土地問題沒有解決,形成兼並,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使政府的減輕租稅政策,全失功效。至王莽把土地收歸國有,此事又激起社會多數人的反對,結果失敗了。但王莽的廢止奴隸政策,卻繼續為東漢政府所承襲。東漢時代也屢有廢奴的詔令,但隻要社會經濟情形不變,此項詔令是不會有實效的。
其次說到軍隊製度,中國地大人眾,雖說分區訓練各別的兵種,但每年一個月的操練是不夠的。中央南北衛,像是常備軍,實際上,時期也隻一年,數額也僅有七八萬人。結果全國皆兵,並不夠用。遇到打仗,各地調遣,如會稽吳楚,遠赴漁陽上穀,也不方便。所以全國皆兵製,,在中國論,一則軍隊數量太多,二則訓練太簡略,調動不方便,結果全國皆兵,弄得有名無實,一旦起了問題,還是解決不了。
再次講到政府組織,上麵說過,皇權相權是分開的,皇室和政府也是分開的,這話固不錯。但中國一向似乎看重的不成文法,往往遇到最大關節,反而沒有嚴格明白的規定。這也可以說是長處,因為可以隨宜應變,有伸縮餘地。但也有壞處,碰著一個能幹有雄心的皇帝,矜才使氣,好大喜功,常常要侵奪宰相的相權。並不像現代的西方國家,皇帝私人,無論怎樣好,憲法上規定它不能過問首相的事。漢武帝雄才大略,宰相便退處無權。外朝九卿,直接向內廷聽受指令。這樣一來,皇帝的私人秘書尚書的權就大了。
漢武帝臨死時,他的太子已先死,他要把皇位傳給小兒子昭帝,他卻先把昭帝的母親處死。他知道小皇帝年幼,母後在內管事不好,但皇室總還需要人管理。以前皇室也得由宰相管,但漢武帝連宰相的事都由他管了,宰相哪裏能預聞到宮內事。於是武帝臨死,派一個霍光做大司馬大將軍輔政。這是皇宮裏的代表人,霍光是皇家親戚,有資格來代表皇家。但照理,宰相早就是皇宮裏的代表人,他該就是副皇帝,現在皇帝不把宰相做皇室代表人,而在皇宮裏另設一個大司馬大將軍來專幫皇帝的忙,如是就變成外麵有宰相,內麵有大司馬大將軍,皇宮和朝廷就易發生衝突。當時一稱外廷,一稱內朝。大司法大將軍霍光輔政,他是內朝領袖,外廷則仍有宰相統治。後來昭帝死,立昌邑王做皇帝,沒有幾天,又把他廢了,另立漢宣帝。當廢立時,霍光代表皇室,召集九卿開會。有人說:該請宰相參加。霍光說,這是皇帝家事,用不著丞相政府領袖參加,我們隻議定請示皇太後就完了。霍光的一番話,初看好像也有他的理由。他把皇位繼承當作皇室私事,皇室事不必要政府領袖來預聞。他不知道皇室之存在,由於有皇帝,而皇帝之存在,由於有政府。所以皇位繼承是政府事,並非皇室事。
這並不是我們用現代觀念來強說曆史,在當時曆史情實早本如是。所以在高後四年,曾有一詔書,說皇帝疾久不已,不可屬天下,命群臣公議替代的新皇帝。呂後盡專權橫肆,並沒有說理皇帝不要問朝廷。霍光以後,元平元年,昭帝崩,也詔群臣議所立。可見皇帝世襲,是政府法理規定。若遇皇帝無嗣,及其他變化,仍該按照政府意見公議決定。但這也是一種不成文法,所以霍光得以上下其手。而且霍光縱說政府領袖不必預聞皇帝事,而他仍要召集其他政府大僚來公議所立,可見霍光也是情有所怯,並不敢全違背當時習慣。再就另一點說,原先尚書隻是皇帝的內廷秘書,而內廷諸職,又隸屬於禦史中丞,現在皇室又另有一個代表人,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輔政名義來掌領皇帝的秘書處,他不讓外麵宰相知道皇室事,他卻代表皇室來過問政府事,如是則皇室超越在政府之上,那豈不是要出大毛病?所以後來漢宣帝想把霍氏權柄削減,便恢複舊製,仍有禦史中丞來管領尚書,如是便由禦史中丞透過禦史大夫,而達到宰相,內廷與外朝聲氣又通,大司馬大將軍便沒有權重了。霍家也就垮台了。
就此一節,可見漢代製度,在皇帝與宰相,皇室與政府之間,確是有一番斟酌的。雖沒有硬性規定皇帝絕對不許預聞政治的一句話,這也並不是大失錯。而且若要皇帝決不預聞政府事,那宰相的任命便成問題。就當是曆史情實,既不能有民選皇帝,也便一時不能有代表民意的國會來監督政府。這是曆史條件所限,並非一兩個皇帝私意要如此的。於是皇室與政府,皇帝與宰相之間,遂不免發生許多的微妙關係。
漢武帝自己是雄才大略,他自己攬權,尚不甚要緊,他死了,他須替他後代小皇帝著想,於是來一位大司馬大將軍輔政,便出來問題了。漢宣帝以下,霍氏雖敗,結果還是大司馬大將軍外戚輔政,還是內廷權重,外朝權輕,於是有王莽代漢而興。
王莽便是由大司馬大將軍而掌握大權的。到東漢光武帝,懲於前失,因怕大權旁落,自親庶務,於是尚書地位日漸加重。而外朝的宰相,卻分成三個部門。本來三公是宰相、太尉、禦史大夫,而實際宰相是全國之首領。後來因有大司馬大將軍橫插進來,所以又把此三公變成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三職分別,一個公管領三個卿。在西漢時,本想把此改革來調和大司馬與宰相之衝突的,然而這樣一來,大司空完全變成外朝官,大司馬卻依然代表皇室。從前禦史大夫管得到宮廷,現在大司空管不到宮廷。不僅丞相改大司徒是失職,禦史大夫改大司空也是失職,權重依然在大司馬手裏。這還是皇家和政府權限劃分不清之故。中國此下政府裏的所謂禦史台,便是循此趨勢,由皇宮漸漸退回到政府的。
東漢初年,光武帝的私意,則索性把政權全操在自己手裏,三公隻是名位崇高而已,實權則在尚書。換言之,則是由皇帝來總其成。所以後代中國人批評光武帝有事無政,這是以往的曆史意見。漢光武自身是一好皇帝,明帝,章帝都好,然而隻是人事好,沒有立下好製度。因此皇帝好,事情也做得好。皇帝壞了,而政治上並不曾有管束皇帝的製度,這是東漢政治製度上的一個大問題。也是將來中國政治製度史上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