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慧文:歐華作家作品與主流社會
–––德語地區重要作家作品初探
作者:車慧文
SUMMARY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some essential politic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all over Asia as well as Europe. The unfolding of these political events did not only deeply impact on the East-Western frozen relationships as the Iron Curtain has been lifted, but also fundamentally affected the people’s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within these countries.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living in exile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Cultural China’ all over the world. The following review is an attempt of a vertical demonstration about the life and struggle of Chinese writers in Europe, with focus on those living in Germany. Beginning with the Chinese Era of Enlightenment of the 20th Century, when the Little People, thereunder some brave women, forced by poverty and the desire for freedom and equality, began to denounce political dictatorship and patriarchal suppression within the family. Having archieved large improvements the concerns advance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al equation and acceptance of minorities.
KEYWORDS:
LITERATURE IS INTEGRATION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EUROPEAN CHINESE FEMALE WRITERS
SINO-EUROPEAN MARRIAGE
摘 要
二十世紀的最後二十年中,亞洲國家民主化運動高潮迭起之際,歐洲國家和平摧毀壁壘的大事震撼了全世界。歐洲鐵幕高高拉起、東西方重新開始對話,衝擊並不僅限於政治與經濟層次,同時也深深影響到社會與文化的互相滲透。海外華人學者與知識份子在過去近半個世紀中,思想與創作上自然形成了一個〈文化中國〉,-簡單說是建立在儒家傳統哲學架構上,融合了中西文化、並跨越時空的新人文群體。以下將嚐試循著七本歐華文學作品出版時間縱線走向,來展現從中國五四運動至今,重要歐華及德華作者書寫的內容題材、追求的理想和價值與在主流社會引起的反響。在這匆促的一瞥間,讀者將能看到一介小民,特別是女性作者勇敢奮鬥的成果, 不但在人身自由、推到獨裁與男女平等方麵成績斐然,課題更擴展到保護生態、社會平等、包容並扶助弱勢族群等方麵。
關鍵字
寫作與生活調適
文化交流
歐華女作家
異國婚姻
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成立於國際間冷戰結束不久後一九九一年的三月,至今已屆滿二十周年,說明歐華作家寫作不輟與嗬護園圃的堅持,值得欣慰。從上一世紀九十年代至今, 時間帶著愛好和平的人們走出閉封、隔絕、對立,進入了平等、對話與和解的二十一世紀; 其間雖走過了令人悲憤的天安門坦克鎮壓學生事件,但也迎來了柏林圍牆未經暴力流血打通的驚喜。 即使近年來中東¬¬國家發動恐怖戰爭、世界性金融危機帶來許多問題與不幸,但在歐亞兩洲各國意識形態不再主宰一切、經濟快速複甦、海峽兩岸談判互惠雙贏的樂觀進程中,標示出國際社會的大趨勢正一步步邁向全球化與多元化的巔峰。身處世界政治經濟變動中心的旅歐華僑、華人作家們,麵對各類衝擊與不斷調適的過渡裏,不但開發出一片前所未見的媒體原野、書寫出他們如涓涓溪水或悲或喜的生存活動、作為異國文化仲介橋樑的求進努力,以及他們與主流社會的互動情況,也呈現出一個變動時代中,個體奮鬥方向和存在的意義。而他們獲得的成果與普遍認同,正說明人性對真理、自由與愛的執著追求,最終必能得到廣泛的肯定與回應。(注一)
本文將追循1970年代至今歐華文學中,各類題材作家的主要創作與趨向略作整理介紹,並試探討各個作品在主流社會所產生的氛圍及影響。因受時間、材料及篇幅所限,僅將圍繞著幾位旅居歐西地區,主要在德語使用地區作家與具代表性作品來說明時代變遷、風雲寒暑下他們勤勉播種的投入,順便補正一二坊間對歐華文學部分作品具偏差性的論述。
生而平等自由的人性:周仲錚的《小舟》(Kleine Sampan)
說起旅居歐洲的華人作家作品,記憶中最早讀到的應是初到柏林時,在圖書館書架上找到的一本德文書,是旅居德國波昂周仲錚1957年出版的小說創作《小舟》。 (注二) 周仲錚把這本自傳體小說書名定為《小舟》,是因為她當年破格得以進入南開大學讀書時,同學戲稱她的學名。它能適切傳達出二十世紀初期以來,生活在如海洋般動亂的中國社會,追求政治改革、文化更新激流中,個人命運漂泊不安的訊息。故事以1919年五四學生愛國運動為背景,鋪設出當時仍是小姑娘的小舟從堅決反抗被纏足開始, 離家爭取平等入學的許可, 繼續接受大學教育、婚姻自主與掌握個人未來前途的不斷奮鬥。女主角與主張革新但十分保守的雙親間價值觀衝突,以致最終遠走他鄉才能達到個人心智才華自由發展、貢獻社會的願望;在很大程度上也恰是納粹統治結束後,德國一些社會家庭的寫照。因此該書出版後受到德國讀者群廣大的歡迎,成為當年第一部華人創作暢銷書。1959年並被選為德國年度最優青年讀物之一; 不久後即有英、法、意、荷四國譯版的發行。它流傳在六、七十年代德國學界與文化人圈內,成為歐洲人認識現代中國「新社會」必讀專著之一;並在德國所謂“68年代“一輩大學生和反叛知識青年中,引起了對中國社會改革十分進步的遐想,與對大陸文化大革命的盲目崇拜。當年大力推介這本著作的是一位在柏林自由大學專習國際政治與漢學學者馮國令博士, 認為《小舟》喚醒了德國讀者注意到現代中國社會非可倫比的變革與存在,也因此他本人投入了早期研究中國文革實況的專業行列,並發掘出文革權力鬥爭¬本質的真相。(注三) 《小舟》在歐美國家一舉成名而暢銷,反而在她忠貞支援的祖國大陸遲遲不得發行,中文版延遲到1986年才得出版。這一現象不但說明大陸當年意識形態掛帥的封閉政策,也表示出西方讀者對東方社會現代生活向西方轉型非常重視。另方麵,也說明該書充分滿足了德國及歐洲讀者對東方世界的浪漫情懷與對古老東方語言、思維方式、神秘傳統的探奇心理。特別是德國可追溯到德意誌民族十八、九世紀,從拿破崙北上侵占了部分領土的危機經驗,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軍國主義發達,並在成為中國殖民主後,成功經驗留下的影響;另一方麵也和他們學術上對外國、尤其是對「日落國」的興趣,及百多年來在人類、民族科學研究領域內先導的地位息息相關。
有家歸不得的憂思,趙淑俠與《我們的歌》(Unser Lied )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世界被意識型態的激烈對立一分為二,-亞洲先後有韓、中、越南等國的分裂、德國在一夜之間蓋起了圍牆 - 人們被迫分離放逐,但往往仍未能逃離咫尺外敵人戰火的威脅。於是為了爭取自己和下一代呼吸自由、不受恐懼的生存機會,再度出走寄寓他鄉的自我放逐者比比皆是。他們移居到了歐洲、美洲,唸書工作之餘,卻無法安置留在了家鄉的心靈;於是,留學生與海外文學如林間野花般冒出地麵。筆者這時剛從台灣移居德國柏林,在需依靠美英法三國搭起【空中走廊】運輸日用品才能維持兩百萬居民生存的陰影下,讀到了台灣中央日報海外版長期連載,趙淑俠筆下《我們的歌》,這是一本負載著儒家教育傳統認知下的人生理想與價值觀的著作,成為那時筆者初到異鄉失親失語年代的唯一鄉親;感動之餘也十分敬佩相同時空下直入吾心的寫書人。該文後來(1978) 結集成書,筆者忙請家人從台北購得一本,以便可隨時「溫習」。那時因忙於嬰兒、家務和書房之間,這本道盡了當年台灣留學生甘苦及家國憂思的名著,的確減輕不少遊子們無處投訴的思鄉情緒;至今雖說已時過境遷,但仍餘音嫋嫋、憂惋之情深係腦際。
八十年代中期以後,筆者在柏林自由大學漢學係開了台灣文學選讀、台灣當代小說翻譯、台灣鄉土文學等碩士班課程,曾特別邀請趙淑俠出席就台灣當代文學與她個人創作發表演講;那次德國學生討論發問熱烈,並肯定了她以中德雙語朗讀的作品。不久後,她的兩部創作《夢痕》 (1987) 與《翡翠戒指》(1988)先後在德國科隆及瑞士以德語印行。但她那時對中國曆史與婦女題材的探討與書寫仍是重心,為了《賽金花》(1989)一書的問世,她曾多次來到柏林,親自探訪書中主角當年生活環境與住處,並認真查閱普魯士國家圖書館內珍藏的記載。1993年《我們的歌》節譯本也在德國出版了。在柏林圍牆和平推到後,世界遽變。趙淑俠投筆從學,潛心研究宗教和哲學書籍。重新提筆後創作方向與風格都有擴展,題材走向多元並較多轉向客居地人物風情及大陸開放後返鄉的現實。就在這段時期她召集創立了歐洲華文作家協會,並不辭勞苦四處演講報告,推廣歐洲華文作品。因此,在了解那一時代海外知識份子的思與言、早期歐華文學內涵體裁方麵,趙淑俠的作品提供了德國漢學界教學上難得的範本。
歐華文學新時代的轉折點 - 展翅飛來的《鴻》(Wilde Schwäne)
繼小舟飄洋過海坐船來到歐洲的半個世紀後,一位同樣成長在五四時代的反傳統女性,1988年搭著現代噴射機海闊天空飛到了倫敦,探望她留學後定居英國的女兒張戎。她,故事的講敘者夏德鴻,是育有五個子女的忠貞共黨高級幹部,站在階級敵人的土地上,居然沒有失語的悲傷與離鄉的放流感。或許,正因終能走出文革肆虐的陰影,走出社會異鄉人的身份,一個孤獨忍辱的心靈才能得到安寧?! (注四) 事實確是如此 – 任何一個能看會想的人,若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被放逐、禁語,其苦悶自不待言。但數十年後,最終在意識形態宣傳下所憎恨的敵人世界裏找回了人的尊嚴和詞語,不,應說是個人記憶與聲音的複活,這樣的過程又讓人如何理解?《鴻》的女主角和另外千千萬萬個他們,當年犧牲青春、熱血與生命所追求的理想,竟然隻是一場讓人走往絕望邊緣的噩夢?! 那年在英國,在女兒張戎的家中,母親打開被禁錮的記憶開始說故事 - 從民國初年祖母被曾祖父重金賣給軍閥為妾開始,少年的鴻目睹身受欺淩歧視婦女的舊社會,她為求從頑固的老派家庭解放出來,毅然加入那時提倡婦女解放、給女性希望與未來的共產黨。但事與願違,取得政權後的黨不久即剝下慈愛母親的麵具,成為凶狠專製的父霸。第三代的子女們也不幸在文革恐怖氣氛下成長;又因學識和傳統價值的普遍受到鄙棄批判,張戎下鄉勞動、做過赤腳醫生,後來又進了工廠當電工、鑄工,直到七十年代中期。 這一切由一架小小錄音機點滴記入,從1908 - 1978年間,所敘述的不單是張門祖孫三代婦女艱辛的曆程,也道盡了溫順傳統下整個民族的屈辱。這本在兩年後出版,霎時成為轟動世界的好書,可說間接印證了國父 孫中山先生的遠見,他在遺囑內所指出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遙指的是未來社會必經淪落動蕩的過程。《鴻》以家庭故事的方式把它活生生回溯給了讀者,也是一段讓全世界難以置信的中國當代史實。那是《小舟》出走以後、《我們的歌》弦音已斷後的中國大陸;而當年解放社會底層¬婦女的所謂救星,卻把同胞婦女與她們的親人送進更深層階級社會與權力鬥爭的風暴中心;表麵上,恐怖與殺戮都是為了革命,為了服務人民。而《鴻》講述出運動真確的內裏,還原了曆史的本來麵目。 這就是一九九一年在英國出版的自傳體小說《鴻 - 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同年德文版(Wilde Schwäne - Die Geschichte einer Familie)也在慕尼黑麵世。一年後,該書獲得英國非小說類文學大獎NCR Award;中文版也於此時在台北發行。一九九三年《鴻》又獲得英國年度暢銷小說獎。同年,筆者曾就此書為柏林國際特赦組織作過兩次朗誦與答客問活動,另在一次文化研討會上則介紹了此書與中國婦女地位現況。總結這三次主講與座談經驗,出席的讀者年輕人占多數且座無虛席, 不但聽眾發言踴躍, 會後買書及捐款的人也特別多。與此同時,為了讓德國大學生對現代中國與海外文學有較完整了解,筆者在柏林自由大學開課導讀《鴻》及美華文學暢銷書《喜福會》等作品,使學生們對華文作家立足域外、反觀複雜錯綜的現代中國社會與深思個人價值觀及負載文化的定位、認同等概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讀《鴻》一書並觀其成就:張戎用言簡意深的分析性書寫,紀錄了一個苦難無邊的顛倒世界;描寫的核心是二十世紀中國曆史不可或缺的一章,它除了呈現出中國現代社會女權及人權麵貌的實質以外,做為大時代的見證更是人事俱存。(注五) 出版至今,銷售總額已超出一千萬本,德國在2004年還出了紀念版,影響不能不算是十分地鴻大了。(注六) 順便在此提上一筆,張戎著作目前在中國仍是禁書。 而《鴻》的被禁,當然仍是當權者出於政治考量封小民之口的嚐試,反映出決策者真理麵前缺乏自信的同時,也無形中證明該書存在的價值。 互敬互助的中德婚緣、報導與旅遊文學創造群 西元兩千年新世紀來臨的前夕,歐美國家一些專家與學者注意到「異國婚姻」的成為世界潮流。於是給「現代王昭君」處境與身分重新定位的文章開始出現。例如,旅美心理諮詢醫生卓以定一九九四年在台灣聯合報為文《米酒加咖啡》,主要分析了台灣亮女、才女大批移居國外,嫁為洋人婦的前因後果。她曾說過:<綜觀現代易於產生異族通婚 的人,通常是具叛逆性、神經質和敢標新立異、富衝鋒冒險精神的兩類人... 他們絕對是勇於爭取過自己愛過的愛情生活...具有堅強意誌的人。而當他們之中男方是外國人時...他替她找回一生中從沒有過的自信。> 換言之,在受過高等教育的異國女婿中,較多一些能夠以平等態度對待妻子,尊重與鼓勵有才幹、有理想及有衝力的女性伴侶,讓她們在婚姻中也能得到自我實現的空間與成就感。這應是造成近年來歐華女作家風起雲湧的主因之一。 據估計,西元兩千年以前,德國登記在案的中德婚姻家庭不過兩千餘件;而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統計中的中德佳偶已激增至五萬對,其中當然也不乏悔不當初的<碧眼娃娃> (德語blauäugig, 比喻天真輕率 )。(注八) 以下將談到的第一本書就是對此一現象的自述與訪談。
《昭君,你好嗎?異國婚姻的美麗與哀愁》(Foreign Affairs)
九十年代中期,世界進入網絡運作,人們的交流溝通已不受距離的阻礙。兩德統一計畫快速行進當兒,德國經濟也開始捉襟見肘,找尋發達機運與商機的已一窩蜂飛向中國大陸。而一位在台北受教育長大的年輕女子,勇敢地來到改建中猶如礦坑工地般的東柏林,開始努力進修德語,適應一個與德國記者共組的小家庭。她,台灣大學外文係畢業,曾任職台視世界新聞編輯及在美國世界新聞學會研究,在咬牙忘卻鄉愁的嚐試下,出版了跨越國界與文化阻隔的兩本書。她就是目前仍生活在柏林,自由作家兼德國電台文化評論的潘可人。(注九) 《昭君》(1999)一書收錄了九篇異國情緣,加上作者與好友的婚姻對比,一共是十一個故事。作者在書尾寫著:這本翔實的訪談紀錄...一方麵著眼於粉碎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另 方麵鼓勵有情人勇敢跨越國界膚色語言的藩籬,以無比的智慧追求所愛,經營雙元文化婚姻。(注十)
對於華文讀者來說,潘書出版後無異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西方文化的窗戶,他們看到異國婚姻生活各層麵,也看到書中主角因居住地社會組構、家庭倫理的不同而可能產生的大小矛盾,與他們各自因應的辦法,無形中也減少了對陌生環境的畏懼或誤解。著者同時還強調,生活在全球化的今天,婚姻生活習慣上的細節往往差異不大、影響不多。而差異大、影響婚姻成敗的往往在處理方式上,是否誠意溝通或者能否互相尊重。 此外,有關異國婚姻經曆的成為文學題材,除了漢代昭君和藩的哀傷以外,直到不久前仍受到不甚友善的另眼相待,¬有可能被批評是<裏通外夷>或<出自經濟考量>等不肖行徑,不值一談 。 (注十一) 而對於他們一如常人的喜怒哀樂、相異文化豐富彼此人生與克服異鄉異俗的辛苦一麵,往往興趣缺缺。因之潘可人的《昭君》題材和作者背景,已成為重要社會新書寫現象,隻要打開電腦上網去瀏覽一番,讀者即可得到大批資訊。(注十二) 而今《昭君》一書作者雖然在台灣駐柏林某研究機構任職,但已積極融入了轉型中的德國社會,公私兼顧。由於占有掌握多種語言的優勢,她能在生活中兩個戰場上,持續發揮著她文化橋樑的功用。近年來,她與一批定居柏林有年的文友,如郭憶梅等,勤於使用互聯網及部落格與中外網族人類在文學、哲學與曆史話題上不拘形式地討論互動,不愧是結合現代台灣中華文化倫理,又能透視海外西方社會的佼佼者。
珍貴的親子旅遊書,「走入德國童話大道」(Deutsche Märchenstrasse)
另一位有著中文係背景的現代八腳章魚,也是一位在為人母、人妻、人媳的夾縫間,仍連跑帶跳周旋於歐洲主流社會和母語書寫的作者;她擁有一個美滿的<華夷婚姻>,不但給予三小一大的四個德國男生足夠中式物質與精神養分,並且特別能善用休閑時空,全家出遊訪友、輕鬆話舊之餘,吸取大量西方文化精髓。她就是隨身帶著她的〈小三劍客〉「走入德國童話大道」(2008)的鄭伊雯。 在德國,生活、攝影與寫作是鄭伊雯缺一不可的既定目標。 她一向無暇嗬護鄉愁,因以她身為<德國媳婦>(注十三)的考量中,永遠列滿各類大大小小的責任與目標。而眼前她的重要選擇是,孩子們有權渡過一個自然、歡樂又充實的童年。 她曾說:〈每家孩子許多快樂的活動正在進行時,背後絕對有偉大的父母當推手。〉 她所選擇的旅遊,不光是更換壁紙以後的新鮮感,而是麵對走入新的空間以前,必須計畫應對新課題與新責任的挑戰。 能走訪趣味盎然的童話大道,是她計畫已久的一趟專題訪行。長時期的文史材料收集引導她深入當地民族人文傳統背景,也促成她跟在孩子的眼光後麵,把德國鄉間小鎮的趣味妙事發掘出來,讓讀者領受到日爾曼土地之美與生活的品質。而別具匠心的是,作者把如何安排母職、百忙的日常生活與當地社會良好互動狀態下,仍能有< 七拚八湊>得出的寫作時段來保有個人書寫樂趣的經驗,坦率地與讀者共勉與共用。(注十四) 在鄭伊雯如此這般的安排下,她不但已創作出三本思維嚴密、圖文並茂,印刷與封麵設計都精美完善的旅遊指南;她還需要抽空出外為作品作些推廣。於是,在她的一次座談演講聚會中,筆者得以較深入了解到她寓工作於生活的自在態度,並且她也成功地令在座聽眾均能感受到她的光熱與善良。這些特點,適切表達出了她作為文化橋樑所具備的各種能力,也是歐華婦女作家近年來在東、西對話方麵發展出的另一領域。在她之前,作家麥勝梅已帶頭出版過一本深受歡迎的旅遊書,「千山萬水話德國」,歐華文友們可能都已很熟悉,在此略過。 鄭伊雯的<文字遊戲>(作者謙稱)尚有:「阿爾卑斯山.山旅筆記」(2005) ,「德國. 全玩指南」與麥勝梅、黃亦君等共同編寫(2010)。後者在短短幾個月內已印刷了12版,可說是簡明周全的一本文化旅遊精品。
麵對時空轉動的挑戰極限,「海神家族」(Inseln der Göttin)
兩年前一個陰雨的傍晚,柏林憲兵廣場邊的一家文學咖啡廳裏,坐滿了五六十位中外賓客。那晚,在台灣出生長大,曾得過傑出新聞人員獎,也是中文係出身的文學、戲劇兩棲作家陳玉慧,和一位德國演員共同介紹並朗誦了德文版「海神家族」。2007年「海」書曾獲得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並且十分暢銷,經由柏林文友鄭瑩的大力推薦筆者有幸讀到了這本動人心弦、內容豐盛的好書;這是一本真實深入超越時空,超越了時下政治意識型態之爭、遊戲文學(注十五)的重要歐華文學作品。 書中第一章的命名是柏林,故事從這裏說起,因為女主角遇到了能讓她心安、心靈靠近的另一個靈魂。但真正故事的開端卻在數十年前,一個似有似無,幾乎沒有男人的家。這個家又在一個像又不像的國度裏,因為小學 課本中本國地理講的不是這海島的地理。(注十六)
這個家裏經常吵吵鬧鬧、哭哭啼啼,似乎沒有快樂的人,也沒有鄰人會去理會這奇怪的住家。這個家是被厭惡的,因它充滿了孤獨無助的神秘。更因為家人對 <秘密>三緘其口,所以沉默、漠然、憂傷、暴力與焦慮籠罩著日常生活;而缺少情感的童年,造就了一個難以開懷的心靈。當一天女主角長大了,她一無反顧地到歐洲去唸書,一去二十寒暑,沒有所謂的鄉愁與失語,隻有尋找與等待。 尋找的是真實、美感和愛,等待的是生活中下一個旅程,與心的經驗文學。 而在命運的安排下,書中主角最後踏上了溯源之旅,在返鄉探親接受了重病中生父的道歉,填補了人生中最大缺陷的同時,也解開了家族與心靈之謎。她的生活在知性與感性找到了平衡點的時刻,決定與相識不久而相知甚深的德籍陪伴者明夏(Micheal) 在台北公證結婚,也終於走入了一個能安放身心自己的家。(注十七) 本書開頭以台灣民俗中兩尊媽祖護身的天將神像,交錯引出了故事裏上一代曆盡滄桑的兩位女主角,作者的母親與阿姨。而全書按事件發生的時節,穿插以饒有趣味的民俗文化翔切解說;不但深具民族心理層麵意義,更幫助西方讀者能多認識台灣人民的內在生活、風俗習慣。
故事鋪陳的隱線是當年大陸失守,國民黨撤退到了台灣以後的一段時期。少部分日據時代長大的菁英份子,激烈抗拒所謂的<二度殖民>;為了對政治理想的執著,產生了大小悲劇甚多,其中<二二八事件>頗為慘痛,也形成近五十年來台灣政治民主進步途中最大障礙;中式傳統思維模式的是非黑白二分法,政治民主運程中的大小盲點,間接造成了省籍歧視、社會分裂 及自相損耗的混亂局麵,許多人必須出走流浪,-而未出走的也各有苦楚艱難-這就是海神家族的大秘密。 陳玉慧多才多藝、允文允武,且能使用多種外語;無論在新聞報導、戲劇、文學、演出或導演方麵都有良好發揮的機會,但她把文學創作視為生命,曾說: <寫作能幫助我從心靈風暴抽離,能讓自己更清楚自己的來曆...看清自我的質疑和立場>。 《海神家族》德文版發行後,佳評如湧。南德日報、法蘭克福廣訊報等均大力推崇,認為可比美德國湯瑪士.曼的「布頓布魯克」家族故事,堪稱是台灣近百年來最重要小說。(注十八)德國電視聯播一台(ARD)特別派專員到台灣製作了陳玉慧專訪節目。2009年該書又由著者親自改編成為舞台劇,同年12月在台北國家劇院隆重上演。而台灣公共電視也已拍攝成為電視連續劇,不日播映。但陳玉慧並不希望讀者把她的寫作生涯釘牢在「海」書的閱讀標準上,她追求的是不同創作風格與題材,最近《China》一書的出版就是明證。(注十九)
才氣橫溢的新新文人<台灣壁虎>與《態度》(Attitude)
身分多重,旅居柏林甫近六年的<台灣壁虎>(網站暱稱)是專職記者,也是專欄作家、演員兼寫書人。年齡還不到三分之一世紀的陳思 宏,作品、文學獎、影片演出等拔尖經曆早已裝滿一大籮筐。(注二十) 由於陳思宏的職業,使他在走訪旅德華人社團、報導各類活動訊息之際,也得以廣泛接觸德國的各行各業,了解德國與歐洲政經人文景觀與各個社會層麵。在一篇文化評論中,陳思宏發表了個人對德國近年來重視培養精致文化人才、創造龐大商機及提供了百萬個相關職位的文藝活動品牌推動等方麵的看法與比較。文中提到的創意產業有柏林影展、法蘭克福與萊比錫書展、柏林國際文學季、法蘭克福音樂展、卡索爾文件展、柏林愛樂音樂節、舞蹈節、戲劇節等出名國際品牌,不但是有關當局深耕的結果,也是從學校教育到社會風氣、美學基礎的永續培養。加之對文化的尊重、允許創意人自由創作等條件的累積。所以,他提醒台灣當局:〈在急於輸 出本土文化以前,應先建立自己的美學,關掉整天用瑣碎轟炸島嶼的新聞台......多點文學、多點精致及史觀。〉(注二十一) 但也因為他的職業,使人們疏忽了他作為寫書人多角麵的寫作內涵與文學創作上現代的特點。筆者在兩年前初次拜讀了他的《態度》這本借著馬戲團生涯,鋪陳出的一個靈魂流亡的心理故事。寫書人曲折而尖銳地描寫了小社會中各類暴力、變形與愛的麵目,而死亡總在一旁守候。筆者驚奇發現寫書人在文字用詞方麵的創新與豐富,而對寫作題材的細膩挖掘、觀察入微不說,對人生的體驗與邊緣人身分的探尋竟也如此深刻。在歐華文學的偏僻一角,-對社會邊緣人,如同性戀、雙性戀與他們生存苦難的描寫,應該說是不遜於白先勇當年一鳴驚人的《孽子》, 但在背景、切入角度與人間關懷各有展現的重點。小說中處處布滿張力,刺激了讀者思緒的同時,也增廣不少對社會底層的認識。 見到過<壁虎>的人知道,他在現實生活中總是積極和樂於助人的。偶爾,他作為詩人的心靈也有藏隱牆內的挫折與失落感,於是牠爬出牆外來觀看世界真相。但世間有著過多的虛空、人生生老病死的種種殘酷,難以驅散敏感心靈一角的陰暗;所以,他講述出像<死亡泛黃>這樣的新小小說,以眼前全球性的社會老齡化題材,來開展出一個冷靜的新視角,來平息自己些許內心的陰暗。(注二十二)但這隻能算是目前他小說創作風格的管窺而已。
讀者也可在部落格貼文裏看到他最近的一些文章。比如:為國語日報所寫專欄中有孔雀島、集中營、柏林起飛、橘色打掃龍等24個柏林特別 話題。記事專欄則包括有<城市角落>,<柏林記事>,<旅行之前與當中與之後>,<書寫>,<電影>, <晃動的夜>等近三百篇作品。他的散文,報導與筆記自然又有另樣的筆觸與色調: 清新、敏銳與多彩該是主要特色了。這些文章中,讀者很快會發現陳思宏作為記者向四周伸出的長長觸角;本年十月間他在柏林參加亞洲文學朗誦會,朗誦《態度》一書的重要部份: 德國文化隱隱中震動著他,他也震動著德國的對話人。 雖然他將繼續以母語創作下去,但正如作家餘秋雨所說的<文明一定有共同的語言> (注二十三) 陳思宏多元化的創作和他在文藝、影藝方麵的才華與勤耕,必能在歐華文壇上留下深深足印。但願歐華文學創作走出象牙之塔,以挑戰傳統與西方文學題材、形式來書寫的另一代新血,將越來越多。
結 語
綜觀本文以上所談到旅居德國及英國的七位作家與他們作品所引起不同程度、不同界圈的反響,可以看出二戰後至今的歐洲,海外華人文學實際已形成了一脈相承的核心書寫,即人性為衛護基本人權與尊嚴的抗爭體驗與對消除人為對立及偏見所做出的努力。而這一書寫內容正麵臨全球社會文化、寫作技巧與工具上的轉型課題,需要徹底走出華人固有視野範圍內,地域中心主義書寫的界線與侷限。 反觀歐華作家過去20多年來創作的動力,往往在於海外知識份子有真話真情要表述。但由於語言造成的各類障礙,尤其外語、德語使用上的困難,用中文書寫才能幫助他們舒緩適應海外生活的愁緒。但漢語書寫有時必須麵對的政治尷尬,(注二十三) 迫使一些作者反而隻能在異國異文語境中,創作才能生氣盎然。他們之中或有感到失語的無奈,因這也代表著社會參與不多、母語書寫意義不大、個人社會地位與文化存在麵臨邊緣化考驗。知名社會評論家兼作家龍應台,曾在《譯本》一文中談到詩人的失語及安身問題,談到母語寫作經過翻譯過程的非真問題;而當談到她個人在歐洲生活經驗時,有過這麽幾句話:〈我清楚地知道,在這裏,我是邊緣-柏林圍牆倒了,蘇聯帝國垮了,又怎麽樣呢? 我是那徹底的旁觀者。可是,在十萬八千裏以外的那裏,我是中心;事件震動我,我震動人群,我影響事件... 於是,我不停地回去。〉而當她回到了牽腸掛肚的那裏,體驗到台北人熱烈又極端的政治參與情緒時,竟麵臨了另一樣的邊緣感,- 她寂然、獨自而行。(注二十四) 這類不尋常的經驗,說明在後殖民時期尾聲的現階段,世界和環境快速變動,媒體的宣傳功能又如此巨大,帶動事理與價值改變也快在轉瞬之間;失語與邊緣化也就可能是俯拾皆是的必然現象。
最後筆者在此還想一提德國新生的華文媒體在不久的過去與現在,所扮演開辟發表園地、在社群與主流社會溝通的重要角色;因為單隻在德國,十五年來先後發行的定期報章雜誌已不下十種之多。他們不但擔負起歐華寫作推廣的功能、德國與兩岸三地的最新訊息,他們同時成為德國社會觀望華僑社會的窗口、不同政見對話與商界對流的重要仲介。以法律專業出身作家謝盛友(著作:《微言德國》、《老板心得》) 士、商兩棲創辦的《本月刊》為例,創刊十二年以來,每期發行一萬八千份,每份60頁,內容涵蓋世界與歐陸首要新聞、天下華人與社會生活、每月專題與法律政經等資訊服務。難能可貴的是,除了園地公開以外,法律資訊和熱點追蹤多半有德語原文或節譯可以對照,讓了解德語不多或學習漢語的德國讀者閱讀便利。所以,筆者在柏林有一些德國漢學學生也曾訂閱此刊當作讀本。而刊物發行的當地媒體更把該刊視為可靠資訊來源,在有重大事件或政治要人訪德時,發行人經常接受特別邀請出席座談,可說在德南地區主流媒體與華人社會間起了重要連絡作用。
另外一個在德國各地機場、車站及華人超市可以免費取閱的《華商報》半月刊,內容是以中立立場報導德國政經文化等主題, 但也開辟有文學寫作園地及專欄提供投稿。該報創刊剛滿十五周年, 分別在德國、法國及英國出刊。德國發行量每期兩萬份,每份60頁,其中以廣告頁數居多,也是收入來源。目前全歐每月發行九萬份,深入各類行業。據宗教史學出身的主編修海濤提供資訊,目前包括了德國德意誌銀行等各大銀行、漢莎等航空公司,汽車工業與旅遊業均在該報定期刊登大幅廣告。報社所在法蘭克福當地媒體曾多次采訪報導,讚美《華商報》為<中國人的聲音>,特別是版頁編排是實用搶眼的 <資訊娛樂混合體>。而該報定期刊登通俗小說與各類散文創作,廣受歡迎也頗能滿足華人商界、餐館行業的閱讀需要,呈現出歐華書寫創作不同的麵目和讀者需求趨向,也是與中德兩種文化的另一類互動。
據此可以歸納出一個現象,就是歐華作家除了各自講述自己的故事外,也著力把人類的共性、生存的呐喚與歡呼,運用寫作技巧與出版方式適切表現出來。這些共性,比如物質和精神方麵的基本需求:現代生活中溫飽以外最重要的人身自由,精神、肉體和對自然生態的愛,自我實踐,文化融合等等,泰半屬於現代西方思想與物質生活進步影響下的產品。所以讀者有幸捧讀到的是西方用堅船利炮硬塞給東方「科學與新知」,經過東方人文、政經思維百年消化過後的結晶。近年亞洲崛起,後殖民時代的苦痛與書寫已 漸行漸遠,而<消費寫作>正悄悄潛入文學創作地盤,後者或許不是一般愛書人樂於見到的發展,但這也是民主社會尊重與包容的多元化象征。另外一個特別值得深思的現象是,在眼前華人政治分化與地理分割現況下,學術與文藝領域內居然以充沛活力孕育出一顆碩大美麗的果實,促成了一個輪廓逐漸清晰「文化中國」跨越時空的共同語言體,意味著一個真正與世界攜手並行現代東方文化的存在。歐華文學創作者,包括德華作家作品也成為這一契機出現的無形推手。因之,有為數不少的書寫都靜默忠誠地守護住這一角,持續充實囊括小說、戲劇、報導、旅遊、散文與翻譯創作的歐華文學。居住在德國這樣愛讀書的社會中,德華作品的雙語化或譯介,無疑將幫助華文創作擺脫「書架上的裝飾」地位,(注二十五) 進展成為受到社會重視與讀者鍾愛,終將成為「亞歐文學」-相對於在北美大陸頗具威力的「亞美文學」-的壹枝主幹。
(全文完)
注解:
(1)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華裔法國劇作家、小說家、畫家、導演,1980年代末前往歐洲,現為法國公民。2000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辟了新的道路。」,2001年獲頒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2) 周仲錚 (1906-1996). 最早留學巴黎,1936年取得法國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是有史以來女留學生的 首位。1939年在荷蘭萊頓大學教書;1940年與德國漢學家克本結婚後,隨夫旅居德國直到1996年 過世。在1946-48年曾任西柏林華僑學校校長。先後以德語出版有《小舟》,《十年幸福》,《金花奴》,
《樹王》,《小彩魚》,《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六本德文小說。此外,還出版了中文版散文集《海 外心聲》。中年以後,她詩畫兩棲,1988年中國現代文學館為她建立第一個海外華裔作家文庫。參看 劉長華:《憶周仲錚博士》,《江淮兒女走天涯》,北京2008年出版,第十七頁起。 (3) 德文姓名:Dr. Erik von Groeling, (1940- 1973), 曾任聯邦德國內政部東亞問題研究員,著有分析中共權 力結構與中共文化大革命前期過程的專著《中國的萬裏長征何處去?》(Chinas langen Marsch, wohin? 1972),並曾參與倫敦大學近代中國研究項目,主編1972年英文版《毛澤東傳》等。 (4) 名作家無名氏在《放逐中的寫作》專輯中曾這樣描述他在文革前後的生涯:…這些年,它(指個人智能) 大部分全用來<應付環境>, 設法為自己創造一點自由時間與空間,而用在寫作上的倒是小部分了。他 又說:… 玄奧超拔的心靈,早已遊泳(或潛水)到宇宙心靈深處。自我心靈既與宇宙心靈渾然一體,則 宇宙心靈何來放逐感 ?! 參看:《傾向》文學人文雜誌,台灣1996年春印行,第六期,第一頁以下。
(5) 戴瑤琴2007年在汕頭大學台港及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發表對歐華文學與作家的研究述評,文中對 張戎《鴻》有如下看法:<...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對西方讀者東方想像的滿足...>。筆者認為論 評落筆略嫌輕率,因為當年除了漢學學者外, 多數德國讀者對中國社會的想像與理解,仍停留在賽珍 珠 (Pearls Buck)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大地》的舊社會或《小舟》書中描寫新舊交替的曙光時代裏。 而張戎故事書寫的是摸索走出前兩作品中背景時代的漫長悲慘過程,是大部分西方讀者難以想像的現 實。戴文在談到德華文學時,勾勒出<問題意識與思辯眼光>的特色,及書寫散文所分的三種類型1. 鄉 愁 2. 反思 3. 融入型,觀察甚為明確深入。可惜在曆史和社會背景對歐華作品衝擊方麵,略嫌不足。
(張戎和她眼中〈不戴盔甲的完美戰士〉,她的教授丈夫-英國曆史學家哈利迪(Prof. Jon Halliday)費了 十年功夫,於2005年出版了另一本引起各方爭論¬、影響較大的著作:《毛澤東- 鮮為人知的故事》 (Biographie zu Mao Zedong)。作者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說,成書的動機在於希望能夠〈揭示一個真實的 毛澤東〉。 2005年七月以後英、德等國媒體爭相訪問報導,重要學術機構與圖書館也均收藏該書。德南海德堡大學漢學係曾特別為碩士以上學生開了此書的研究班。 (7) 參看卓以定:《米酒加咖啡,- 21世紀婚姻新趨勢》, 聯合周刊, 台北1994年, 第280頁以下。 對此一話題需要更多資訊的讀者, 不妨上網閱讀長期為文、親手繪製清新美麗插圖,並兼解答婚姻及 融入德國生活問題的《有閑沒錢桂夫人》部落格YoYovilla.Pixnet.net//Blog。這一網址出現不到四年幾 乎囊盡中德悲喜因緣故事,也提到統計中從西元兩千年至今十年,已有五萬對中德婚姻伴侶定居德國。 對於中德婚姻感到失望者, 也可以找到其中與德國人結婚後生活總結為:...生活中的<貧窮>、<枯燥> 十分難以忍受...的負麵經驗,或許也須自我反省。 (8) 潘可人本名陳美慧,曾是聯合報駐柏林特䀲 約記者,並取得歌德學院語言證書。她的第二本書, 《柏林 新世紀》2000年在台北出版;作品的特色在於觀察入微、下筆俐落明快、幽默嚴謹兼有之。部分文化 評述小品文章散見柏林日報、柏林早報等,目前因種種原因創作僅限網上發表。
(9) 潘可人:《昭君,你好嗎?》台北遠流出版社, 1999年,後記,第201頁以下。 (10) 針對此一現象,筆者曾於1993年發表過一篇訪問調查;當年居住在德國的中德婚姻家庭估計中約一 千二、三百對。參看車慧文:《旅居德國中德婚姻家庭及文化調適初探》,《歐華學報》(Journal of ACSE), 香港八龍文化服務出版公司1993年印行,第三期,第五十七頁以下。
(11) 根據筆者2010年11月初查詢結果,網人族可在穀歌搜尋網站中,找到有關異國婚姻訊息多至九百四 十六萬個字條。 (12) <德國媳婦>是鄭伊雯部落格的中文名稱;www.wretch.cc¬/blog/chengyiwen (13) 參看鄭伊雯:《走入德國童話大道》台北華成圖書出版社2008年出版, 第八頁以下。
(14) 遊戲文學一詞在此泛指有些以經濟或政治利益為目標的寫作,可能產生對知性、感性造成蒙蔽,甚 至煽動仇恨與暴力的一類書寫;而生活性、娛樂性高的寫作應不在此例。 (15) 參看陳玉慧:《海神家族》,台北Ink 印刻出版社, 2004年,第八頁。 (16) 如前, 第314頁以下。 (17) 如前, 封底。
(18) 陳思宏:《家就是現在書寫的那張桌子-專訪陳玉慧》,《文訊月刊》,台北 2010年十一月份,第37頁 以下。 (19) 陳思宏出身輔大英文係,台大戲劇研究所畢業。曾得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小說獎,國軍文藝小說金 像獎,台灣文學獎、年度小說獎等十數種文學獎。目前為台灣僑委會、海外宏觀電視及《表演藝 術》雜誌駐柏林特派員。出版有短篇小說集《指甲長花的年代》、《營火鬼道》與長篇《態度》。¬¬電 影:《曖昧》(德國),短片《宮保雞丁》(德國)。個人網站: www.kevinchen.de。參看 「blog//Kevinattitude-Yam.com天空部落」 (20) 如前:《從柏林看德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台北Ink印刻出版社,2007年,五卷十一期,第205頁 以下。 (21) 陳思宏:《死亡泛黃》,<KEVINATTITUDE陳思宏,態度>,blog.yam.com/kevinattitude/article/10093009
(22)餘秋雨:《行者無疆》, 北京華藝出版社, 2008年版, 第9頁。 (23) 高行健:《文學與玄學:關於《靈山》》,文學雜誌《今天》1992年第三期, 第203頁以下。 (24) 龍應台:《譯本》,《傾向文學人文雜誌》1996,第三頁以下。 (25) 車慧文、餘德美認為:<時下躋身於德國讀者書架上層的華人文學作品,通常仍隻能算是德國人書 房裏的點綴;但不可忽視的是生活在異國婚姻家庭中的婦女寫作群, - 30年來她們的作品不斷增多,題 材涵蓋甚廣、寫作風格新穎之外,出版率也快速跟進。可以預見是:歐洲華人文學創作的變革期已近 在眼前>。參看編寫書名 :《德國華人的移居與融入》《移民經驗-華人海外文學的題材和意義》,
(Dr. Hui-wen v. Groeling-Che und Dagmar Yu-Dembski M.A.:Migration und Integration der
Auslandschinesen in Deutschland), Verlag Harrassowitz, Wiesbaden 2005年出版,第174頁起。
作者簡介
姓名: 車 慧 文
性別:女
單位: 德國柏林中華文化協會、德華婦女會
職稱: 會 長
學位: 柏林自由大學社會哲學博士
出版物
A. 單行本或專著
1. 《中國語言學家王力及其著作》(德語版,德國科隆大學出版)
2. 《中國婦女高等教育創始時期-燕京大學女部之研究》。(德語版,柏林 自由大學出版)
3. 《源流—台灣當代短篇小說選》(中譯德,慕尼黑出版)
4. 《心甘情願-星雲大師演講集》(中譯德,柏林國際佛光會)
5. 主編《中國人在德國-移民和融入現況研究》(德語,柏林日出國協會)
6. 《柏林與布蘭登堡地區的普魯士皇宮及庭苑》(德譯中,柏林德意誌藝術出版社)
7. 電視劇本《柏林圍牆下的華人》(中文,歐洲東方衛視拍攝)
B. 重要論文
1.《台灣當代文學及女作家作品簡介》(德語, 柏林自由大學)
2.《中德婚姻家庭初探 》(中文,歐華學報)
3.《近代亞洲家庭及婦女地位變遷》(英文,奧地利德中友協)
4.《試論基督教與傳教士對現代中國婦女教育影響》(中文, 澳門基金會論文)
5.《二十世紀初小說月報中婦女題材綜述與研究》(中文, 蔣經國基金會)
6.《試論近代中國佛教的改革與發展》(中文, 台北普門雜誌) C. 其他
7.《柏林佛光世紀》(創辦和主編三年;中德雙語發行)
8. 其他發表詩文、報導文章散見於西德僑報,歐華學報,香港明報月刊、 德國本月刊、華商報等中文報章雜誌,筆名曼青、駿馬。
原載於中國大陸《華文文學》 2011 年第 2 期( 4 月號),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