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多數政黨的“多數”問題

(2010-06-23 13:26:24) 下一個




多數政黨的“多數”問題


作者:謝盛友


一個政黨能不能始終代表最大多數人的利益?

“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江澤民同誌“七一”重要講話中的這一論斷,是我們黨從80年奮鬥中得出的一個真理,是我們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牢記的一個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

曆史是人民創造的,決定曆史走向的是人民。人民是曆史的主體,最大多數人是人民的主體。能否代表最大多數人的利益,這是衡量一個政黨進步與落後的社會價值標準。對我們黨來說,能不能始終代表最大多數人的利益,不僅關係著黨的發展壯大,而且關係著黨的生死存亡;不僅關係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而且關係著國家的長治久安和黨的執政地位的穩固。

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使我們黨擁有了更好地為最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條件,也增加了脫離群眾的危險。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當時刻記著“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有決定性的因素”,永遠做最大多數人利益的忠實代表,真誠地全心全意地為最大多數人謀利益。[1]

政黨的產生與政黨組織形式

黨是為了共同的利益糾結起來的一批人,這些人的目的是為了執政,執政為了公眾利益,當然也為這些人自己的利益。[2]

“黨”、“黨”在古代是兩個字,現在“黨”是“黨”的簡化字。從黑,尚聲。本義:晦暗不明。“黨”指集團時,在古代一般隻用於貶義。

中國政黨政治開始於宋朝。《論語》曰:“君子群而不黨”;以黨為不良之名詞,故世多以黨為戒,後漢始有黨禁。宋以前之黨,所爭者官位,所報者私怨,亦無政策可言,皆非政黨。宋仁宗時,始有朋黨之議;歐陽修著《朋黨論》,謂惟君子有朋;蓋已明於君子執政,必多集同誌以行其政策,不必以朋黨為諱矣。

古時的黨與現在的黨大同小異。古時黨有集團、糾集的意思,可以是名詞,如黨錮之禍、閹黨、東林黨等,這與現在的黨派有些相似,都是為了共同的利益糾結起來的一批人。可以是動詞意思,就是團結、糾集,如黨同伐異。

17世紀以後,歐洲國家也產生了政黨,並在後來逐漸演變為近現代意義上的政黨。其中,以英國、美國為代表,形成了兩黨製;以法國為代表,形成了多黨製。在20世紀,以蘇俄共產黨和德國納粹黨為代表,又產生了組織嚴密的專政政黨。

法國學者杜瓦傑(Maurice Duverger , 1917 – )將政黨基層組織分為三大類:細胞(cell)、俱樂部(cacus)、支黨部(branch)。

“細胞”以又稱小組、蘇維埃。以“細胞”為基層組織的政黨通常不以贏得議會選舉為目的,而是誌在推翻現狀政治秩序。執政後通常壟斷政權,組織深入整個市民社會的所有領域,貫徹政黨意誌,對社會實行徹底統治。其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製。例如蘇聯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朝鮮勞動黨、阿爾巴尼亞工人黨、二十世紀90 年代以前的中國國民黨等。

以“俱樂部”為基層組織的政黨以贏得各級議會、地方政府行政首腦職位之選舉為目的,組織最為鬆散,平常沒有規律的組織生活,幹部以誌願工作者為主,從事選舉募款與政綱宣傳。例如美國民主黨、共和黨。

以“支黨部”為基層組織的政黨,其情況介於上麵兩類之間。黨基層組織有較為規律與嚴謹的政治架構,幹部為常業專職人員,負責選舉募款與政綱宣傳。但支黨部並不全麵滲透到市民社會。例如日本自民黨,日本共產黨,歐洲各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政黨,二十世紀90年代以後的中華民國各政黨等。[3]

非競爭性政黨體係,包括無黨製與一黨專政。前者主要是欠發達而不存在有意義的政黨,由部落派係執政的部分非洲國家,或者軍事集團執政的國家(如緬甸),和中東若幹由王室專政的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酋。後者主要是實行馬列主義而由工人階級先鋒隊執政,並將執政權寫入憲法保證,因而不存在其他任何合法政黨,或者僅存在不以競選為目標的議政黨派的國家(如蘇聯)。[4]

競爭性政黨體係又可區分為威權主義一黨製,優勢一黨製,兩黨製,兩黨半製,溫和多黨製,與粉碎多黨製。

威權一黨製下存在競爭性選舉,但執政黨借由限製他黨競選資源與權利的方式,例如嚴格管製他黨宣傳活動,嚴格審核他黨候選人資格,有時甚至采取正當性可疑的壓製性手段,確保個別單一政黨長期執政,即連續當選國家元首或議會製下的政府首腦與多數議席。比如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

優勢一黨製下存在較為公正的競爭性選舉,也存在著有實力贏得較多席次與地方政府首腦的政黨,但由於選舉製度或特殊國情,導致個別政黨長期執政。比如1955 年到1990年代的日本自民黨。

兩黨製指政黨體係由兩大政黨組成,兩黨皆有相近的競選實力可以組成政府。其他政黨沒有獲得足夠選票支持組織政府的實力。通常國會選舉實行純粹的單一選區製容易導致兩黨製,稱為杜瓦傑定律,比如美國與英國。

兩黨半政黨體係由兩大黨加上一個長期存在規模中等的第三黨組成。兩黨半體係下,兩大黨往往都不足以各自掌握過半議會席次,而必須與第三黨協商組成聯合政府。三個政黨通常正好代表民意的左、中、右三股勢力。聯邦德國是兩黨半體製的典型。德國社民黨和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CSU)兩者都無法單獨組成政府,因此德國自由民主黨雖席次不多,卻長期保有選擇左右兩派的權力。兩黨半體係通常是選舉采行單一選區製配套比例代表製的產物。所以德國人說,戰後其實是自由民主黨在執政,因為它跟哪個聯合,哪個黨就可以執政。

多黨製分為溫和多黨製與粉碎多黨製。溫和多黨製政黨體係由三個以上總數有限的,有實力取得國會議席的政黨組成,沒有任何兩個政黨能長期掌握政府組織權,其政府必為聯合政府。但由於具有規模的政黨相當固定,故聯盟模式也相對穩定。代表性案例是以色列。粉碎多黨製由三個以上,數量不固定且政黨存在不穩定的多個政黨組成,黨派聯盟模式較無章法可循,政治情勢常常陷入混亂。相當多實行競爭性政黨製的發展中國家出現粉碎多黨的特征,局勢動亂往往以軍事政權或威權體製告終。比較典型的粉碎多黨製國家或地區有俄羅斯和香港。[5]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如果其俱樂部都不發達,社團不可能發達,社團不發達,公民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社團慢慢發展下去,規模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眾,也就慢慢成為了政黨。

德國的政黨是民養,進入議會後才獲得財政補貼。哪怕是一個隻有幾千人口的鄉鎮,也有很多很多的社團。這些社團的費用全部是民資的,社團成立時有章程,章程若被內政部、稅務局通過,社團得到的捐款就被免稅。一個社團的成員一般都是誌同道合者,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就舍得出錢。誌同道合者,大家是朋友,如何使用、如何管理這些共同的錢財,也很容易達成諒解,所以發揮最大效益。
德國民養社團民養黨派,促進俱樂部發達、社團發達,形成根本意義上的政黨文化。

2009年9月的德國聯邦議院(Der Deutsche Bundestag)選舉,投票率是戰後最低,僅70,78% 。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簡寫為SPD)得票為二戰以後的最低點,僅23%。全德國人都在懷疑,社民黨到底還是不是一個“人民”政黨。

德國多數政黨及其代表的利益

為了簡單說明問題,人們把利益比喻成兩頭奶牛,政黨對待奶牛的態度基本形成了政黨的路線和政策主張。

社民黨認為,德意誌村裏一個專業戶擁有兩頭奶牛,不公平。應該把一頭奶牛沒收了,由村委會管理,安排人飼養和擠奶,得來的收入全村人(那家專業戶除外)分享。這樣的主見和政策慢慢演變成一個紅色社會黨SPD(社民黨)。

德國社會民主黨是德國現存的最古老政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政黨之一。一般認為,全德工人聯合會(ADAV:德語:Allgemeinen Deutschen Arbeitervereins,建立於1863年5月23日,萊比錫)為德國社民黨的前身。全德工人聯合會和社會民主工黨於1869年合並成德國社會工人黨。由於1890年秋天開始實施的反社會主義法,德國社會工人黨改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SPD)。一年後,在艾爾福特通過了艾爾福特宣言。由考茨基撰寫的黨綱拒絕了改革主義,並且向馬克思主義傾斜。

伯恩斯坦(Eduard Bernstein,1850-1932)是一位具備政治智慧的政治家,他出生在柏林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的政治生涯開始於1872年,那年他成為了德國社會民主工人黨的一員。從1878年起,伯恩斯坦就作為社會民主機構的私人秘書在蘇黎世工作。1888年,由於來自普魯士的壓力,他被驅逐出瑞士來到倫敦,並且和恩格斯開始有了密切的聯係。

在1880年到1890年之間,伯恩斯坦出版“社會民主”的雜誌,發表了一係列標題為“社會主義的問題” 的文章,這些文章導致了德國社會民主黨中關於修正主義的爭論。伯恩斯坦還在1899年寫了《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的任務》一書。該書與考茨基和李卜克內西的觀點有強烈的衝突。

伯恩斯坦堅持認為,社會主義是可以通過資本主義實現的,而不是通過消滅資本主義來實現的(工人會逐漸爭取到權利,因此他們痛苦的根源就會消失,同樣革命的基礎也會消失)。伯恩斯坦明確提出放棄暴力革命 。

社民黨來源於工人運動,起初更加明確社會主義性質 (現在依然是社會黨國際的成員黨)。社民黨把社會正義作為它的一個主要政見。經濟應該發展,利益應該公平分配,因此公民才能更好的享受社會福利。同時,社民黨認為一個強大而重視社會福利的國家才能保護弱勢群體的權利,一個充分滿足下一代需要的財政政策也是非常必要的。為了能夠實現這個目標,為了不同的人群能夠獲利,社民黨曆來不斷提出改革議題,比如富人稅收政策的改革。在社會政治上,社民黨致力於民法,開放式社會和公民參政上,它們是自由、正義和團結的基石。
社民黨代表工人的利益。

全村隻有一戶人家養了兩頭奶牛,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Deutschlands 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德語縮寫為CDU)認為,應該讓奶牛專業戶好好地養牛擠奶,賣牛奶得來的錢,分一半給村民。這樣的主見和政策慢慢演變成一個黑色保守黨CDU(基民盟)。基民盟是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最大的政黨之一,黨員成分主要是企業主、農場主、職員和知識分子。傳統上是一個天主教、男性的政黨。

基民盟的前身是魏瑪共和國時期於1945年7 月成立的天主教中央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先後在德國西部地區(巴伐利亞州除外)和柏林建立了基督教民主黨地方組織。1950年10月在戈斯拉爾(Goslar)舉行第一屆聯盟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基督教民主聯盟,首任主席是康拉德•阿登納。

1990年10月1日原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和原德意誌民主共和國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在漢堡會議中心舉行合並黨代會,西德總理、西德基民盟主席科爾和東德總理、東德基民盟主席德梅齊埃以絕對多數票當選為合並後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正、副主席。
基民盟1947年與基督教社會聯盟(德語:CSU  – Christlich-Soziale Union in Bayern)結成姊妹黨。基社盟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個基督教保守主義政黨,代表顏色與基民盟相同,為黑色。基社盟以基督教社會主義為指導,奉行基督教社會主義和保守主義。“保守”此處指:保留基督教價值觀,保留傳統、自然的事物。基社盟的黨員70%-80%是基督教徒,並且大部分為大企業主和中高級職員。

基民盟基社盟代表著一些大財團、大銀行、大企業、莊園主、獨立經營的小業主的利益。

對於那兩頭奶牛,自由民主黨(德語: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縮寫:FDP)認為,這樣長期下去,德意誌村還是無法永續發展,所以主張,一半的奶錢積存起來,由村委會管理,足額後買頭公牛,與母牛交配,生小牛,奶牛一代一代相傳下去,德意誌村也可以一代一代發展下去。這樣的主見和政策慢慢演變成一個黃色自由黨FDP(自民黨)。

1948年12月12日,德國自由民主黨正式成立,是由9個1945年形成的自由黨合並而成。而這9個自由黨則是從1933年被納粹取締的德國人民黨(DVP)和德國民主黨(DDP)的殘存份子而組成。自由民主黨的首任主席Theodor Heuss,原來曾是DDP成員,後來又曾成為DVP成員。1990年德國統一之後,原東德地區的部分自由主義政黨組織也加入進德國自由民主黨。

1945年後的自民黨黑色保守黨基民盟將與黃色自由民主黨聯合執政。自民黨1949年至1956年、1961年至1966年、1969年至1998年聯合執政過,因此成為德國至今執政時間最長的政黨。在戰後的重建和70年代的經濟起飛,自民黨對德國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德國議會中,自民黨是最為旗幟鮮明地主張經濟自由主義的政黨,該黨認為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對於德國是機會多於威脅。自民黨明白德國是一個依賴出口的國家,因此主張提高德國中小企業在全球化下的競爭力,改革綱領的核心目標是改善投資環境,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主張簡化各種官僚機構和規章製度,改革勞資關係的傳統。對於社會福利製度,目前由國家財政支持的社會福利名目繁多,自由民主黨主張將它們合並成單一的國民補助金,同時推廣各種靠資本運作的私營福利實體,比如商業養老保險,補充甚至逐步取代目前的國家社會福利體係。“捍衛和擴大個人自由”是自由民主黨的根本目標,進而提出了“更少國家,夠用就好!”的口號,力求減少國家對公民的自由和私人生活的幹涉。自由民主黨支持各種擴大個人自由的社會改革方案,提倡教會要完全被排除在國家體製之外,各個政黨應該和宗教團體保持相當的距離。國家反過來應該保護各種支持基本法和民法、尊重民主秩序的宗教團體。

自民黨代表中小企業家、知識分子的利益,並且非常注重教育。

首先自民黨力求加強學齡前教育。從四周歲起兒童就應該強製接受語言能力測試,從3周歲開始到學前班其間,每個孩子都有權免費在幼兒園得到一個位置。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所有兒童都應該接受各種形式的外語教育。普及全日製小學,推行12年製義務教育,也是自民黨教育方針之一,主張對高等教育收取學費,用來支持學校建設,主張廢除對科學研究起限製作用的法律,加強德國作為高科技國家的地位。

左翼黨(Die Linke)指責,德國搞的都不是社會主義,一戶人家擁有兩頭奶牛,太不公平,應該全部沒收,把奶牛賣了,得來的錢全村人(那家專業戶除外)分享。這樣的主見和政策慢慢演變成一個紫紅超左黨Die Linke(左翼黨)。

德國的共產黨叫做“民主社會主義黨”(Partei des Demokratischen Sozialismus - PDS),它的前身為“(東德)德國統一社會黨” (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 - SED),即原東德的共產黨。

1989年東歐共產主義陣營瓦解,柏林牆倒塌,同年12月中旬東德共產黨改名為SED-PDS ,1990年 2月4日正式改為PDS。兩百三十萬的共產黨員,95%退出,隻有少部分的黨員從新組成PDS。民主社會主義黨一如既往繼承德國共產黨、工人黨、斯巴達克斯同盟(Spartakusbund)、社會民主黨等的光榮傳統。以維護工人的權益為政治訴求。對於東德共產黨的改名,當時政界學界各有各的看法,批評者認為“換湯不換藥”,支持者認為,有勇氣改名,將來總會有改革和改變。

PDS後來跟社民黨的極左派聯合,先是組成勞動和社會公平黨(WASG),後合並入左翼黨(Die Linkspartei  或 Die Linke)。左翼黨成立於2007年中期,是目前德國的第三大黨。

左翼黨代表底層民眾和弱勢群體的利益。

民主社會中的政黨政治

1999年,利普哈特(Arend Lijphart)出版了《民主的模式:36個國家政府形式和政府績效》。[6]

在廣泛比較和分析當代世界民主政體的基礎上,歸納出並係統闡述了多數民主和共識民主,其主要觀點如下:

多數民主(Majoritarian Democracy),又稱威斯敏斯特模式。多數民主的原則就是多數者統治,排斥少數;多數裁決,少數服從多數。當人民的意見不一致和利益發生衝突時,由誰來裁決和根據什麽原則來裁決?多數民主論者的答案是“人民的大多數”,因為多數統治的政府同少數政府相比較,更能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和要求,而且更接近民主的理想。多數民主實行多數統治,而少數則處於在野反對的地位。多數民主適用於同質性較強的社會,主要有英國、新西蘭和英國的大多數前殖民地。在政府結構和權力配置上多數民主具有以下10個主要特征:

  1、行政權集中於一黨和微弱多數的內閣
  2、內閣統治
  3、兩黨製
  4、多數與非比例的選舉製
  5、利益集團多元主義 (Pluralism)
  6、單一製的與中央集權的政府
  7、立法權集中於一院立法機構
  8、柔性憲法
  9、無司法審查
  10、中央銀行由行政控製

正是為了使民主更好地運轉起來,利普哈特在總結協和式民主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共識民主(Consensus democracy)。與多數民主形成對照,共識民主在政府結構和權力配置上有以下10個主要特征:

  1、大型聯合內閣的行政權力分享
  2、行政與立法權力製衡
  3、多黨製
  4、比例代表製
  5、利益集團合作主義(Corporatism)
  6、聯邦製的與權力下放的政府
  7、強大的兩院製
  8、剛性憲法
  9、司法審查
  10、中央銀行獨立

利普哈特認為,共識民主強調的是在不同的利益群體之間的權力分享,其標誌性特征是包容、交易和妥協。瑞士、比利時和歐盟是共識民主的典型例證。[7]

林肯有一個政治信條:你可以暫時蒙騙所有的人,也可以永久地蒙騙一部分人;但是,你不能永久地蒙騙所有的人。

一個政黨想上台執政,就必須具有暫時“欺騙”多數人的能力,不管是簡單多數還是絕對多數,隻要規則定下來,大家先遵守規則,然後才大搞文宣,進行“欺騙”,當然“欺騙”得越多越好。靠什麽來獲得多數人支持呢?

歐洲的政黨越發達,越麵臨利益代表性問題,而該問題的症結又在於中間階層的衰落和“問題群眾”的擴大,從而加劇了“問題政治”的發展。政黨為了擴大政治影響,把盡量多的人拉入黨內,黨員多了,目的還是為了擴大政治影響力。

任何政“黨”都隻能代表一些人(一方)而不是所有人的利益和主張,人們為了有效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要求、政治和政策主張和積極參政議政,舍結社組黨,別無它途。政黨政治意味著公民可以在不同的黨派之間進行選擇。黨隻能是代表一方的,全麵代表與“黨”的概念是自相矛盾的。以黨稱全與以偏概全所犯的錯誤是一樣的。

沉默中偽造的多數

為什麽世界上有些政黨能夠公開地聲稱,該黨始終代表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呢?本文的核心問題就是闡明,多數和少數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多數人的利益是如何被代表的。

德國著名傳播學家伊麗莎白•諾艾爾-諾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1916-2010)提出沉默螺旋理論(The Spiral of Silence)。沉默螺旋理論指出,如果一個人感覺到他的意見是少數時,他比較不會表達出來,因為害怕被多數的一方報複或孤立。

一個具體的人,如果他處於“少數人”的位置上,一般不願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他怕暴露自己的“無知”,怕被人家攻擊,因為按人類慣例,往往是多數代表正確。處在“少數人”的他,為了不冒犯多數,而被批評和孤立,在公開場合他往往采取“沉默”的態度。然而,社會上每個具體的人都象他這樣想,都保持沉默,那麽,“沉默”就在這些自認為是“少數人”中“螺旋”,這樣循環往複的結果是,錯誤地認為“少數”(實際上是多數)的人都三緘其口,而真正的“少數”被襯托為“多數”,這個 “多數”實際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少數。
“多數”偽造成功。[8]

文化大革命時,我們經常閱讀到“全國人民不答應”這樣的句子,這裏的“全國人民”到底是什麽概念?全體中國人的總和?如是,又是如何具體地統計出來的?如果不是統計出來,“全國人民”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全國人民不答應”這樣的句子現在還有。

2010年1月3日,發行量一直低迷不振的《人民日報》對外宣布,從即日起,凡通過人民網閱讀《人民日報》數字版的網友,均要重新注冊交費方能在網上閱讀《人民日報》。

舉國上下成千上萬的文章,都是一樣的一個題目:“人民網要收費,全國人民不答應。”


這些文章的作者憑什麽代表“全國人民”呢?因為全國大多數人都保持了沉默。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命題。為什麽在中國大陸,“全國人民”都認為“蔣介石是人民公敵”呢? 就“蔣介石消極抗日”這個命題,為什麽“多數人”都形成這樣的觀點?這個“多數人”真的是多數嗎?

根據沉默螺旋理論,若你說“蔣介石積極抗日”,人家會認為你“無知”,因為“全中國人”都知道,蔣介石“不抗日”,隻有你一個人在那裏唱獨角戲。若你說“蔣介石積極抗日”,人家會認為你“無理”,無理取鬧,因為官方主流媒體都認為蔣介石不但“不抗日”,而且是“人民的公敵”。全中國人在政治學習中都讀陳伯達寫的《人民公敵蔣介石》。若你說“蔣介石積極抗日”,那麽你將遭受一係列的威脅:你研究生考試的政治將不及格;你的升遷就會遇到麻煩;你的工作位置難以得到保障,等等。[9]

你為了跟大家一樣,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保持沉默。人采取沉默,其實就是表達了一種“同意”。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在1650年發表的《The Elements of Law》一書中就指出,人保持沉默時,往往表示了認可。但是,霍布斯卻沒有看到人性的普遍弱點,人怕被孤立、人怕被理解為“無知”、人害怕失去,所以,在沉默中表達的“同意”,是一種“偽同意”。

由於你保持沉默,你就變成了“多數”的一員,你的利益就被代表了,執政黨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黨始終代表最大多數人的利益。

但是,社會上還總有一些敢於提出不同意見的“少數”,因為這些人對被孤立沒有那麽強烈的恐懼,這些人就是社會“多數”觀點的“少數”挑戰者,他們就是打破沉默螺旋的人。[10]


寫於2010年5月,德國

參考文獻:

[1] 《人民日報》 (2001年07月23日第一版)
[2]  Max Weber::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18
[3]  Maurice Duverger :Les partis politiques (Die Politischen Parteien), 1951 – dt. 1959
[4]  Maurice Duverger :De la dictature (Über die Diktatur), 1961
[5]  Maurice Duverger :Sociologie politique (Politiksoziologie), 1966
[6]  Arend Lijphart :Pattern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 (1999)
[7]  Arend Lijphart :Thinking about Democracy: Power Sharing and Majority Rul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2007)
[8] Elisabeth Noelle-Neumann :Öffentlichkeit als Bedrohung. Beiträge zur empirischen Kommunikationsforschung. Karl Alber, Freiburg/München 1977, ISBN 3-495-47352-1.
[9]  Elisabeth Noelle-Neumann :Die Schweigespirale. Öffentliche Meinung – unsere soziale Haut. 6. Auflage. Langen Müller, München 2001, ISBN 3-7844-2835-5.
[10]  Elisabeth Noelle-Neumann :Öffentliche Meinung. Die Entdeckung der Schweigespirale. Ullstein, Frankfurt/Berlin 1989, ISBN 3-550-06427-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