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謝盛友:中日難學法德和解
日本政府2009年1月7日否認首相鳩山由紀夫將訪問中國南京。此前一天,法國《費加羅報》爆料稱,鳩山今年將去上海參加世博會,並將訪問南京,為當年日軍屠殺中國人民進行公開道歉。
中日能否和解,主要看傳統文化對日本人的影響,要看中日領導人的曆史胸懷,還要看美國在中日和解中的作用。在日本文化裏,不願意否定祖先,當然,日本人在道德上也把善惡作為重要的評判標準,但是,“不否定祖先”往往超越“善惡標準”,對曆史的反省起著更大的阻礙作用。
祖先信仰阻礙中日和解
日本到平安時代前期受到中國的強烈影響,儒學對日本人的社會也影響很深,日本人禮儀文化發達,具有濃烈的忠於企業、忠於家族、忠於國家的觀念。
日本人一般在出生30至100天內,都會被父母帶領參拜神社,在3、5、7歲的11月15日所謂三五七節要參拜神社,升學、結婚要到神社祈求神佑。神道是日本的傳統民族宗教,在日本國內約有1億600萬人信仰此教,占日本人口比例近85%。
“祖先信仰”不可能否定祖先,若否定了,是一種“惡” 而不是“善”。法德能和解最主要是法德兩國人的宗教信仰一致。法國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占總人口約83-88%),其次是基督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是德國的兩大主要宗教。懺悔作為一種與上帝進行交流的方式,保持了一種對過去的嚴肅態度,對記憶的珍視和反思精神。
中日領導人沒有曆史胸襟
阿登納(Konrad Adenauer)是戰後德國第一任總理,1949年73歲的阿登納主張西德倒向西方的同時盡量保持獨立和與夥伴國的平等關係。阿登納推動西德1954年加入了北約,並於1955年擺脫了西方戰勝國的控製,獲得了國家的獨立,同年他促成了蘇聯釋放德國戰俘回德國和蘇聯與西德的建交。
二戰後,阿登納和戴高樂(de Gaulle)是法德和解的代表人物,阿登納從曆史出發,認為德法之間的仇怨,“是一個魔鬼的圓箍,一個邪惡的圈套,非破除不可”。1949年,他就任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在接受美國《時代》周刊采訪時,發表了著名的“破冰解凍”講話:“我決心要以法德關係作為我的政策的一個基點……和法國的友誼將成為我們政策的一個基點,因為它是我們政策中的一個薄弱環節。”
1958年9月阿登納訪問法國,戴高樂將軍非常敬重這位年邁的德國總理。會談中,阿登納對戴高樂說,“歐洲不可以落到隻能仰賴於美國的地步”,由於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存在,歐洲必須“團結一致”,因此首先要“加強法德友好合作”。“目前的問題在於弄清楚是否能實現一種持久的事情。法國和德國或許可能長期真誠相待,這對於兩國以及歐洲都具有莫大的好處;或者繼續相互疏遠,互相對抗,從而使自己遭到不幸。”他詢問戴高樂,“打算給法國的政策指向什麽方向呢?”
戴高樂其實也很想法德和解。戴高樂認為,要重振法蘭西雄風,僅僅依靠法國的力量是不夠的,而德國的複興卻是預料之中的。對付一個重新崛起的德國的辦法,不再是力圖壓製,而是要想方設法把它納入到一個歐洲一體化的國際機構中,才能更好地對之約束和監督。用戴高樂的話來說就是,“歐洲聯合將由法國和德國完成,法國是趕車人,德國是馬。”於是他回答這位德國總理說,雖然曆史上法德相互對峙,但現在“必須嚐試把曆史進程顛倒過來,使我們兩個民族言歸於好,並使歐洲的力量和才能聯合起來。”“對法國來說,在歐洲隻可能有一個夥伴,甚至是理想的夥伴,這就是德國”。“德國和法國必須結成緊密的友誼。隻有德法之間的友誼才能拯救西歐。”
1962年7月,戴高樂在愛麗舍宮接待阿登納時說:“在您光臨的時候,我們實際上在慶祝使我們兩國從過去世仇變成堅定的朋友這一巨大的轉變。”1963年1月,阿登納三訪巴黎,兩國簽訂《法德友好合作條約》。
對於法德結盟,美國心裏並不好受,擔心這會把美國的勢力擠出歐洲。最後,條約雖然通過,但在美國的授意下,卻加了一條“序言”:聲明該條約不影響德國簽訂的“多邊條約的權利和義務”,條約必須促進北約組織的“共同防務和軍事一體化”。
阿登納和戴高樂促成了德法這一對兩次世界大戰的宿敵的和解,1963年簽署的德法條約奠定了歐共體合作的基礎。
美國在中日和解中的作用
中日和解,表麵上是中日兩國的事,其實,更多的是牽涉到美國。二戰後,日本還不是一個“正常國家”,主要原因是受到美國的束縛。
鳩山的如意算盤是,日本掙脫美國的束縛,而又不用懼怕中國大陸的威脅,“與中國友愛”、“與美國平等”。鳩山提出與中國一起共建東亞共同體,美國提出“中美共治,但是,美國出於其全球戰略考慮,日本能與美國平等嗎?
根據媒體報道,為紀念美日安保條約修訂50年,美日政府正在協調兩國首腦於本月19日發表聲明,強調美日同盟的重要性並期望深化同盟。美國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 (Kurt Campbell)說,1960年1月19日美日安保條約修訂,這是樹立最根本且最重要美日安保同盟的重要日子,期待兩國領袖以及負責外交、國防的首長所形成的美日安全保障谘詢委員會“2加2”發表聲明。
有關美軍駐衝繩縣(琉球)普天間機場遷移問題,坎貝爾表示,美方希望迅速解決,首相鳩山由紀夫理解美國一貫堅持的立場。坎貝爾盼鳩山政府能根據美日雙方已達成的協議,早日讓普天間機場的代替設施在史瓦布營沿岸地帶(衝繩縣名護市)興建。
中國領導人當然理解鳩山的東亞共同體、美國的“中美共治”的真正含義,日本是想逐漸擺脫美國,力爭東亞霸主;而美國說“中美共治”,是美國的迷惑。美國主要目標是希望中國大陸幫助美國分擔責任。
奧巴馬的外交顧問布裏辛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中談的就是“美國的世界重要地位”,說美國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世界強權。另一名著《大選擇》強調的是“美國主導、控製的地位”,而他在《第二次機會》中也認為,美國將繼續維持這一世界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