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7)
謝盛友:美國會放棄台灣嗎?
專家論壇-美國會放棄台灣嗎?
2009-11-24 旺報 【(謝盛友/德國班貝克大學企業文化專業客座教授)】
歐巴馬訪問中國,中美發表聯合聲明,符合彼此的核心利益,平心而論,這回胡錦濤贏了歐巴馬一籌。雖然歐巴馬在口頭上提到台灣關係法,但在中美聯合聲明中未見此一美國軍售台灣的法源依據,是否美國已經放棄了台灣?
棄台將傷害美國的核心利益
其實,美國如果放棄了台灣,就損害了美國的核心利益。根據美國國家利益委員會的研究報告,美國核心國家利益有以下幾點:1.預防、阻遏和減少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對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駐軍的攻擊;2.確保盟國的生存,以及在建立一個有利美國及其盟國興旺發達的國際體係時,他們能夠積極地與美國合作;3.防止敵對大國的興起,防止美國周邊國家的崩潰;4.確保重要國際體係(貿易、金融市場、能源供應和環境)的有效;5.在不違背美國利益的前提下,與可能成為美國戰略對手的國家如中、俄建立建設性的關係。
根據鄧小平製定的改革開放路線,中南海智囊概括出中國的核心利益,大致如下:1.在改革開放中推進和完成現代化進程;2.維護領土領空領海安全,防止分裂,促進統一;3.確保和維護和平特別是中國周邊穩定的環境;4.審慎且量力而行地作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大國。
對北京而言,所謂的國家領土與主權完整這核心利益當然是指台灣、西藏、新疆等問題,這是不能妥協、無法讓步的問題。
在中美聯合聲明中,美國第一次接受了北京的立場,這是胡錦濤對美外交工作的一項重大勝利,背後當然是靠中國的實力支撐著的。
歐巴馬在東京和上海兩次表示美國不會遏製中國,因為美國在很多方麵需要中國:繼續購買美國政府債券;聯合對付金融危機;幫助阻止朝鮮和伊朗發展核武器等。但是,如果說中國已經能夠跟美國平起平坐,作為世界上兩個重要大國解決全球問題,還為時過早。其實,中國和美國的關係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且中國離充分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世界大國還有相當遠的距離。
利益與價值觀是外交兩隻手
一個國家的外交無非就是利益外交和價值觀外交,這回歐巴馬的利益外交分量重些,並不等於美國放棄了價值觀外交。二戰後,美國受益於它按照自己價值觀設計的戰後世界秩序及聯合國和金融組織等機構。追求美國的永恒利益、推銷美國的價值觀,是美國外交永恒的兩隻手。
美國放棄了台灣,就等於放棄了半個太平洋;中國丟失了台灣,就等於丟失了半個太平洋。台灣是中國人非常理想的安全出海口。隻要台灣在手,中國東入太平洋就豁然開朗。然而,台灣本來是中國天然的門戶,但如果搞不好就可能成為別人攻擊中國的跳板。這個跳板現在被美國人控製著。
美國的外交政策有一貫性與延續性,況且,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美國今後仍會依據台灣關係法出售防衛性武器給台灣,也會依此加強與台灣合作。但隨大陸政經實力的成長,美國逐漸理解、甚至承認北京的立場,美國雖然不會放棄台灣,但台灣的重要性在美國核心利益的框架下將日益被邊緣化,這是主體意識日益高漲的台灣人必須注意到的。
文章來源:2009-11-24 刊登於台灣《旺報》,同日《中國時報》(電子版)專家論壇 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大陸的廈門地區大炮開始對著台灣補給船就發炮,結果呢!
美國軍艦一看,苗頭不對,馬上掉頭就先跑了!
這是曆史的事實!
台灣還在做夢,靠美國保護?!
著是神經有問題!
台灣最好的出路,就是跟大陸談判統一!
廈門大炮開始對著台灣補給船就發炮,結果呢!
美國軍艦一看,苗頭不對,馬上掉頭就先跑了!
這是曆史的事實!
台灣還在做夢,靠美國保護?!
著是神經有問題!
台灣最好的出路,就是跟大陸談判統一!
你人住在窮鄉僻壤的,孤陋寡聞的,就少說幾句了! 拜托!哈哈! 是事實就不能生氣呀!
告訴你,真正打起來的話,美國會供給台灣武器,人員兵力是絕對不會加入的! 美國人不會為台灣犧牲!
當然,大陸必須保持充分戰力!
要美國軍隊保衛台灣在先天上的不足是: 台灣距離大陸太近了!而大陸的軍力已經可以控製台灣地區的衝突啦!
中美之鬥是兩敗俱傷! 中國也許戰死,美國戰的永遠殘廢! 歐洲和俄國就高興死了!
必美沒戲了,俄國或歐盟稱霸.
中美都不敢全力交戰的,美國放台灣是必然的自然規律!
"聰明"的台灣人,趕快促進統一啊!
大陸和台灣統一,越快越好!
2009/11/24 16:25
是老共打過來時美國不幫忙打嗎?那保証放棄--美國隻會派軍艦接某些政治人及美僑。如果說不賣武器那不會美國要錢要得兇有錢賺的他不會放棄。他不向台灣買東西就叫放棄那他早放棄了台灣產的鞋子、腰帶、家電都轉到大陸去了--便宜是老大!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章念馳在最近一期“中國評論”月刊,發表專文“要正確把握當前的兩岸關係”,提出上述看法。
章念馳表示,兩岸關係過去是少部分人的“職業”,現在各行各業都參與了兩岸全麵交流,這種交流也是雙刃劍,大陸許多陋習盲點會產生許多負麵影響。
他指出,馬英九執政的第一年,兌現對選民的承諾—讓深受重傷的兩岸關係馬上好起來,也消除兩岸戰爭的陰影;大陸則給予豐厚的回報,公布一百多項惠台政策,派出一批批采購團赴台。但馬英九允許達賴訪台,有些人開始不耐,有些人則懷疑“和平發展期”是不是一廂情願的奇妙幻想。
他表示,“和平發展期”是“和平統一期”前必須經曆的曆史階段,而且是很長的曆史階段,大陸不可有急功好利思想,不可簡單化和急躁化,做了幾天善事就要回報,那就是對“和平發展”的膚淺認識。
章念馳認為,兩岸關係即使進入“和平發展期”,它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的基本特征依然沒有改變,兩岸關係依然將在曲折與反複中前進。但是,即使有反複、有曲折,兩岸關係不會反複到陳水扁時代,也不會折回李登輝時代。因為兩岸在廣泛接觸、相互交往中,在密切的經貿聯絡中,在文化交融中,已經誰也離不開誰,誰都需要誰了。
他強調,大陸要擺脫急功好利與急於求成的心理,要建立起新的觀念、機製、體製,對可能出現的風險與危機要有思想準備,不要一遇矛盾就埋怨後退;更需要培養“機遇管理”能力,從而抓住機遇。
章:馬不會賣台 也不會成就統一
2009-11-25 中國時報 【王銘義/台北報導】
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在最新一期《中國評論》月刊發表專文,剖析馬總統執政以來兩岸關係呈現的和平發展形勢,但章念馳尖銳地評論馬政府執政團隊的局限性與脆弱性,他更認為反共立場堅定的馬英九是「蔣經國第二」,注定不會「出賣台灣」,也注定不會「成就統一」。
馬英九總統執政一年半以來,北京、上海、廈門各地涉台研究智庫的著名學者,鮮少公開點名評論馬英九,章念馳在這家與中共對台決策部門關係密切的政論刊物上發表前述專文,尤其,在馬總統剛兼任國民黨主席之際,是否具有政治指標作用,相當值得關注。
章念馳在專文指出,馬英九主政的路線是有助於發展兩岸關係,是符合兩岸利益和符合兩岸民眾願望的,是兩岸「和平發展期」很重要的起步期。他主政的前四年,加上可能繼續執政的後四年,不啻是兩岸良性發展的曆史機遇期,也是兩岸關係的關鍵期,值得倍加嗬護。
在談到馬英九總統時,章念馳話鋒一轉指出,「八八水災」等事件衝出了馬政權的危機,也暴露馬政權的脆弱,反映處理危機能力的低下,以及執政團隊選人失當;「雙首長製」讓馬政府職權模糊,效力不彰。
他說,「馬英九太拘泥法律框框,沒有豪氣與霸氣;他是父母的好孩子,姊姊們的好弟弟,蔣經國的好學生,國民黨的好黨員,美國的好模範,好得規規矩矩,不敢為天下先,也不敢主動承擔責任;注定缺乏大開大合,注定他的執政團隊守成有餘,創新開創不足。」
章念馳分析,馬以正統國民黨自居,「黨就是國,國就是黨」思想根深蒂固,注定執政團隊不能貼近基層民眾,很難完全代表民意;馬的反共立場堅定,國民黨的老大自居封建意識也深入骨髓,他是蔣經國第二,因此,注定不會「出賣台灣」,注定不會「成就統一」。
章念馳最後說,民進黨因掌握「台灣主體意識」發言權,並擁有相當的綠色支持者,因此兩岸關係仍有隱患。
「八八水災」衝走「劉兆玄內閣」,讓人清醒認識到兩岸關係的脆弱性,台灣混亂的國家認同,以及政治人物的品格、媒體的立場,都會帶來不確定的因素。
李敖的比喻很神。現在的出路有兩條,一條就是台灣就範。布什說過很多胡話,有一句話卻千真萬確,海峽兩岸的事有他們自己定(not exactly in his english)。某種意義上講,睾丸是大陸自己給美國的,因此,第二條路就是政改,拋棄共產主義這個假麵具,擺脫西方的糾纏,同時為“受降”台灣提供條件。不過,需要一個鄧小平這樣的偉人,完成這登天一步。胡哥沒有這個氣魄,習弟沒有這個智商。再等10年吧。中國人有的是耐心。
因為急於利用中美建交的影響力來擺平國內對立政治勢力,鄧小平 在台灣問題沒最後搞定以前,匆匆和老美建交。 被老美看穿底牌,台灣關係法出籠。
今後的歲月裏,老美用一個台灣就牽製中國整個沿海地區。台灣問題沒解決之前,你可以開放沿海地區嗎?你整個經濟的三分之二都被一小島所牽製。
按李敖的說法,台灣是大陸的睾丸,但這枚睾丸卻攥在美國人的手裏。他隨時的緊一緊,鬆一鬆,你就哇哇叫了。可是你又不可能揮刀自宮,老美也不希望你自宮,因為控製比毀滅是高明的多的策略。
中國近三十年所有的外交,都被這枚睾丸所控製!
不要小看奧巴馬,聽聽基辛格在今天NYT上對他的評價“He reminds me of a chess grandmaster who has played his opening in six simultaneous games,” Kissinger said. “But he hasn’t completed a single game and I’d like to see him finish one.”種種跡象表明奧巴馬熱愛和平,但和平是真基督徒在耶穌降臨前要的最後一件事,但願老天保佑選民們再給他4年(估計上帝不會保佑)。不要小看胡哥,神龍見首不見尾。可以小看馬英九,一個政治白癡。台灣的“民主”歸功於蔣經國,台灣已成為一條雙頭小蛇,台灣人民必須狠心斬掉一頭,祖國統一才有希望。
太謙虛了,應該稱為首席參謀或戰略家。不信者往往視而不見的是信仰的威力(想想文革吧)。美國是條兩頭蛇,一會向左(民主黨),一會向右(共和黨);一會利益,一會美德;一會胡蘿卜,一會大棒。但不管是左是右,不管是裝是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仰。Ditch台灣是暫時的,因為在他們的信仰裏,台灣是民主(善)、大陸是專製(惡),揚善除惡是上帝賦予的使命,討好大陸是不得已。其實,根據基督教神學定義,這是在“與魔鬼做交易”(Making deal with the devil),要受到嚴懲。這恰恰也說明了美國政客們的偽善,絕大部分都是假信基督的偽君子。一旦把思想意識形態搞清,剩下的就是戰略家們的工作。
1.美國核心利益的第二點,不適用於台灣。因為美國一再避免把台灣納入美日安保條約,顯然美國並沒有把台灣當作這一意義上的“盟國”。
2.第一條也不使用,為了台灣和大陸開戰,顯然和這一點背道而馳。
3.第三,四,五點取決於美國如何定位中美關係,絲毫不能說明美國把台灣當核心利益。當中美利益聯係日益緊密時,更多的可能是美國處於第四,五點的考慮與中國合作。
4.這五點隻包括的美國核心利益的框架,具體什麽是在框架裏麵,什麽是在框架外麵,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由實力消長決定的,包括所謂半個太平洋之說。如果太平洋上和中國合作利益很大,和中國對抗成本很高,美國就會重新定位其核心利益。
5.美國放棄了台灣,就等於放棄了半個太平洋;中國丟失了台灣,就等於丟失了半個太平洋,並不是不可調和。這個世界上除了衝突之外,還可以為了共同利益合作,當然隻有中國夠強時,美國才會願意合作。
6.價值外交隻是手段,利益外交才是根本。為了利益,美國可以將台灣趕出聯合國。為了利益,美國可以結交沙特這樣的宗教極端國家。美國是很理性的國家。
7.美國對台軍售是為了美國軍工工業的利益,出賣台灣的一個例子。中美之間從前是有默契的,就是海峽兩岸限製軍備競賽。90年代,美國為了自身利益,增大對台軍售,打破了這種默契。中國於是也就不必遵守先前的承諾,進口俄式武器,並學會了很多重要技術,使兩岸的軍事實力的天平倒向中國這邊。以美國的遠見卓識,是不會認識不到台灣的經濟實力是無法和大陸進行軍備競賽這一點的,限製軍備競賽才符合台灣的利益。可是在美國的國家利益之前,台灣的利益是蒼白無力的。其實這點台灣人自己也知道,在國慶閱兵時,台灣的方麵的評論人士特別指出,以大陸的軍事實力,台灣想要通過軍事實力自保是行不通的,降低大陸武力統一的動機才是正道。
台灣關係法是萬金油的,沒說明一定要協防台灣。
美國都是從利益考慮的!
和信仰何幹? ??"是信仰問題,而信仰是美國人的生命"??胡言亂語!
曆史有載: 美國在利益關頭,絕對是出爾反爾的!
越南,韓國,伊朗...都一樣! 美國沒有義務要保衛台灣! 美國人怎麽願意為台灣犧牲?
美國人聰明的話,就應該快點不要再管台灣的事了!
台灣對美國是累贅!
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大陸,《中美聯合聲明》受到台灣高度關注,曆任台灣當局“外交部長”、“駐美代表”、“駐歐盟代表”、“新聞局長”、“立委”等要職的程建人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表示,美國和中國打交道,不是隻考慮中國是否高興,最重要的是美國的利益,“在目前的情況下,美國的利益難道能放棄台灣嗎?這是不可能的事。”
程建人認為,雖然《中美聯合聲明》沒有提及“台灣關係法”,“台灣不必過慮”,美國不太可能在聯合聲明當中,堅持納入一個大陸極力反對的美國國內法。
仔細研究過《中美聯合聲明》之後,程建人指出,有兩個地方和以前美國政府的談話有出入。
其一為聲明當中提及大陸的“核心利益”,讓大家印象深刻,中國明白表示,其核心利益為西藏和台灣,在聯合聲明的用詞,美國特別強調,尊重大陸的核心利益,而且攸關兩國之間的關係,這是以往沒有提過的,是否代表美國政策有所調整,台灣應該主動要求美國澄清。
至於“尊重領土與主權完整”部分,程建人說,過去在上海公報、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都有提及。
另外一點就是在兩岸關係方麵,美國期待兩岸加強經濟和政治的對話與互動,建立更加積極、穩定的關係,程建人認為,這是以往所沒有的,過去美國不管是公報、聲明或談話,隻有提及希望兩岸對話,維持台海和平與安定,但像這次的用語,卻是以往未曾用過的,台灣也應該多了解,美國是否有其他的想法。
程建人認為,不隻是美國改善和大陸關係,台灣也在改善與大陸的關係,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期待兩岸加強經濟和政治的對話與互動,建立更加積極、穩定的關係,“這樣做有何不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