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台灣外省人沉痛一甲子

(2009-10-07 11:28:21) 下一個



吳佳蓓: 台灣外省人沉痛一甲子


吳佳蓓 (2009-10-07)


 
  60年前的國共內戰,國民政府以戰敗之姿退守海峽孤島,至此改寫兩岸一甲子的懸殊命運。戰火中泣守家園的國民軍隊以及大地兒女,在時代不可抗逆的造弄下,被迫走向一甲子生命驟變的沉痛曆程。台灣解嚴、開放帶來政黨本土化競爭的結果,卻又使他們在生命盡頭前麵臨身份認同的危機。

  當年隨國民政府轉進、逃亡到台灣的外省人口總數,並沒有確切數字,有學術研究或者媒體報道說是120萬人,常被引用的《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統計1949到1956間的台灣外省人口約達64萬,但這個數字不含軍隊。

  據駐台美援機構 Foreign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FOA)1954年的調查,當時國民黨軍隊報稱有50萬人。

  “外省族群”是一個影響台灣近代發展的重要力量,從1945年終結日治,到1986年解嚴、開放黨禁的40年間,長期扮演政權主導、資源支配的角色。

  不過,所謂的外省統治精英以及資本家,其實隻占台灣外省人的少數,外省族群絕大多數為軍公教、眷屬以及逃難百姓,其中不乏被迫充軍的青年兵。

  在戰事吃緊的1949年,抗共戰線打退至浙江,國民黨部隊一到村莊就四處抓人充軍。那時25歲的傅正發在父母眼前被強押離開,哥哥僥幸逃過此難,但父母一直難以心寬。60年人海兩隔地思念煎熬,被剝奪幸福的還有他在大陸的元配及一對兒女。

  向本報回憶起充軍的過程,今年已經85歲的傅正發說:“那個時候好苦,害怕也沒有用……是天意……”

  曆經金門八二三炮戰的震撼洗禮,揪牢著傅正發內心的,始終是不能回鄉的痛,他一度萌生潛逃意念。到了退下22年的軍職後,政府管製仍然嚴厲,他才逐漸接受回不去的現實。1974年,他在台灣娶妻生子,在這塊土地傳承他的生命。

  1987年,台灣終於開放老兵探親,傅正發的父母雙亡,因心係台灣妻子的健康問題,期待已久的返鄉途隻踏上兩次。傅正發如今大陸那頭唯一的牽係是:“不知道大媽(大陸元配)過世時,有沒有機會去送一程。”

  台灣第一代外省人,特別是70歲以上、經曆過軍旅、戰爭的軍人、眷屬,是被時代強力左右、處於離鄉背井不確定過程中的一代。

  長期研究在台外省族群的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張茂桂指出,這一代外省人,在長達38年期間,懷有“反共、支持中華民國才能返鄉”的強烈認同感。他們在台灣成立家庭,卻期望未來能與大陸家鄉結合,與台灣社會的交集,已隨下一代的教育成長範圍更為擴大。

  政府開放老兵返大陸探親,主張台獨的民進黨成立並崛起,帶給第一代外省人一大遽變。

 
台北縣永和五和新村內較原始的眷村房舍。(吳佳蓓) 

有更廣泛的中國認同主體意識

  張茂桂表示,很多人認為返鄉是外省老兵在台的完結篇,實際上,大陸故鄉經過50年的人事變遷,台灣這方已有無法遷移的親密性家庭存在,使得老兵們選擇在海峽兩岸間遊走,從大陸老家獲得認同與滿足,卻因社會福利照顧策略選擇而在台灣終老。這是一種更廣泛的中國認同主體意識的出現,但他們認同的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老兵無法與傳統中國切斷關係,另一方麵,台灣本土政黨的台獨訴求無法認可遊走兩岸的行為,他們因此反獨立場鮮明,但也因兩岸發展、民主製度的不同,老兵們不見得希望立刻跟對岸統一。

  解嚴與民主開放進程,使台灣本土意識集體抬頭,本土政黨用“外來(省)政權”一詞區隔統獨路線及標識國家認同,而“外省人”等同“統治階級”、等同“不愛台灣”的簡化公式,屢屢在選舉短線操作下,成為政黨召喚支持者的有效工具,也是台灣當代社會循環式動蕩的主因之一。

  國共內戰末期最後一批撤退的浙江省大陳島島民、前政治大學人事室主任王傳達(66歲),在國民政權情勢險峻下,配合上頭指令,與全島近1萬8000名居民,自願或半自願(一種說法是百姓不敢有意見)地撤離家鄉,這是曆史上有名的大陳島撤退行動。

  大陳島民配合政府的反共義行,受到政府及美援協助,獲得就業輔導,但生活困苦的程度,實質與在台外省老兵相當。

  11歲抵達台灣的王傳達,在父親務漁的艱苦過程中成長,有幸一路苦讀到大學。外界經常質疑外省人的國家認同,返鄉探親已達六次的王傳達語氣沉重地說:“我11歲來台灣,在這裏生活、充實自我,做好工作,我當然希望有一天回大陳島,事實上也回去了,但真的要我回大陳島生活,不可能了,我的工作已在台灣,那裏沒有發展的空間嘛。”

第二代外省人可能發展出愛台情結

  張茂桂認為,現年五六十歲、在台灣出生、解嚴前成年的外省第二代,是在中華民國教育下養成的,他們內心認為,住在台灣是生活、商業甚至文化的現實,而中國大陸是提供心靈向往“富強康樂、世界重要國家”的一個想象來源。與上一代明顯不同的,是他們缺乏對家鄉牽係的元素,又因無法信賴共產黨,也不主張立即統一,也反對台灣獨立,第二代外省人是可能發展出愛台灣的情結。

  而越年輕的外省人,受到的政治洗禮不同,成長過程麵對民進黨的壯大,會對外界質疑“愛不愛台灣”感到無聊或不舒服,對台獨建國的口號,也不覺得受到直接威脅,他們對中國大陸的距離感更大,生活的想法也較務實。目前在台灣的外省族群,以30到60歲的年齡層為主流。

  一甲子的歲月,外省人仿佛全然融入台灣社會,以外省人且為學者的身份長期觀察,張茂桂認為,省籍問題,因社會生活及製度麵的改變,已隨時間淡化,民調數字也顯示,認為自己是外省人的比例,也逐年減少。

  2007年起的連續三年,台灣行政院研考會針對“民眾的政治態度及族群觀點”進行民調,自認是中國人的比例逐年下降,依序是15.4%、13.6%、11.5%,而自認是台灣人的比例都超過六成,依序是63%、67%、65%。

  泛藍媒體《聯合報》在2007年公布的民調也有相同趨勢,10年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有62%,2004年總統大選降至19%,2007年則降到3.1%;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則從10年前的16%,升至55%。

  但張茂桂也強調:“省籍問題是一個大家在文明和平相處時願意淡忘的事情,卻會在政治衝突激烈時,被拿出來討論,甚至引起更大的衝突。”過去幾度發生對岸領導人發表對台的嚴厲措辭,同樣也引起台灣不同省籍政客回應的波瀾。

  省籍問題,何時能夠脫離台灣政黨內鬥的連結,提升成為族群多元發展的正麵方向,現在似乎沒有定論,但外省人在台灣一甲子的共同回憶,已在近幾年興起保存眷村文化的浪潮。

  眷村是國民政府照顧戰爭遷台的外省軍人、眷屬暫時棲身的集體式住宅,環境雖然非常窘迫,卻發展出向心力極強的生活特色。

  去年台灣電視鬼才王偉忠將孕育他成長的眷村保存成為永久影像,紀錄著外省軍眷克難生活、相互扶持的休戚感,也忠實呈現了外省後代人口外流、老兵孤寂凋零的現狀。

  目前仍在眷村居住的地方基層行政人員杭雲河(65歲)坦承,老一輩外省人對外界仍然存有對立心態,他相信問題會隨世代交替逐漸改變,而眷村文化傳承先人來時奮鬥的精神,以及感情相係的難能可貴,應該被下一代繼承。台灣省籍融合將繼續邁向一世紀,如何提升社會文明、穩定的追求,過去的曆史經驗不能遺忘。


《聯合早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