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陳水扁的肚皮,台灣民主永遠的傷疤

(2008-01-05 12:29:02) 下一個

● 謝盛友 

    因為我是馬英九父親馬鶴淩的朋友,馬伯伯1990年退休後創辦“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協會”,我曾協助馬伯伯做了一些工作,因此建立了友誼。所以,很多關心馬英九的朋友、關心台灣大選的朋友經常來電,要我分析2008台灣大選。我告訴那些熱心朋友,2008台灣大選可能選不了。 ( http://www.tecn.cn )
    我今天說:“大陸不富強, 統一是廢話;大陸富強了,統一是實話!”
    阿扁,我想問你,你是否肯定地說:“大陸不富強,台獨是實話;大陸富強了,台獨是廢話!”
    我可以大膽地告訴各位, 我一貫主張國家統一、追求民族富強,反對任何分裂行為。因為統一不僅是為了台灣,更是為了全中國;統一,不僅是為了現在整體的中國人,更是為了未來整體的中國人子孫。 ( http://www.tecn.cn )
    我可以大膽地預告,2008年台灣很可能無法進行大選,因為阿扁正在準備戒嚴,想方設法推延他坐牢的時間,以免自己遭受韓國前總統的命運。我可以大膽地預言,阿扁終歸有一天被逮捕判刑坐牢。 ( http://www.tecn.cn )
    台灣藍綠互杠,陳水扁曾一度說出要嚴肅思考宣布戒嚴、緊急命令、延期選舉、選舉無效、撤換地方選監人員,等等等等。盡管陳水扁要進行以上步驟,有許多法律限製,必須得到立法院的同意,但是,陳水扁全然不顧台灣的整體利益,以免下台後身陷囹圄,阿扁定會不擇手段弄翻整條台灣船。 ( http://www.tecn.cn )
    夜晚,中正紀念堂現場終於發生了流血事件,阿扁贏了,因為他成功地挑起台灣內戰,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內戰,行政命令與政府法律的內戰,泛藍民眾與泛綠民眾的內戰,“台灣人”與“中國人”的內戰。 ( http://www.tecn.cn )
    所以,阿扁為了贏、為了不坐牢,一定會利用他控製中的情治係統、軍隊係統,製造兩岸軍事衝突,以給他戒嚴找借口。 ( http://www.tecn.cn )
    所以說, 阿扁是台灣民主永遠的傷疤。
    
    以下一文寫於2004年3月20日深夜。
    
    題目:陳水扁的肚皮,台灣民主永遠的傷疤
    作者:謝盛友
    
    台灣大選落幕,正如我事前的預料,陳水扁險勝,公投不超過半數,不成立。選後坐而論之,分析兩岸局勢,最大的贏家應該是李登輝,最被羞辱的應該是陳水扁(如果全世界人看到的肚皮真的是陳水扁的),輸的最慘的應該是宋楚瑜。李登輝一上台,便開始他權力的鞏固和發展,以他個人驚人的堅強意誌,推行“台灣共和國”從不鬆懈半步,爭取做“台灣之父”,以立曆史功名,是李登輝一生的奮鬥目標。所以,一切有礙於他的目標者,統統被李登輝鏟除,“順者昌,逆者亡”,不擇手段,隻要達到目的就行。所以,李登輝成功地化解國民黨元老的進攻,三次分裂國民黨,親手培育“台灣之子”陳水扁,使得李登輝路線在台灣能夠繼續。 ( http://www.tecn.cn )
    嚴格上來講,這次的選舉是2000年的繼續,也嚴格地說,這次選舉是李登輝和宋楚瑜的最後一次較量。李登輝和宋楚瑜均想爭當“台灣共和國的總設計師”,李登輝有謀有算,所以,2000年成功“棄連保陳”,宋楚瑜有謀無算,2000年僅以幾萬票敗給陳水扁。若當年宋楚瑜有謀有胸懷,屈就與連戰搭檔,台灣2000年以後的曆史可以改寫,李登輝這“台灣共和國總設計師”的地位也遭到搖蕩。四年後今天的宋楚瑜,突然180度的大轉變,與連戰合作,希望選票資源一加一等於二,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選舉哪有算術加減這麽簡單。宋楚瑜不是中華民國的罪人,至少是製造中國國民黨分裂的罪人。有李登輝的總操盤,宋楚瑜哪裏是他的對手? ( http://www.tecn.cn )
    德國人多用理性選舉,台灣人多用感性選舉。德國選舉法規定,投票日48小時之前禁止一切候選人和黨派的造勢活動,投票日24小時之前,所有投票場所1000米周圍的任何候選人和黨派的文宣畫麵和標語必須拆除。台灣的選舉法顯然沒有這樣的規定,不然怎麽會有陳水扁掃街拉票被槍擊受傷,他的肚皮被做成畫麵,通過網絡、電視傳播,全世界人有目共睹。如果沒有槍殺,這次的選舉,肯定是另一種結果。 ( http://www.tecn.cn )
    華盛頓不當總統後,回家務農,李登輝如今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比陳水扁還高。
    台灣民主的發展,處處有傷疤,而這次陳水扁的肚皮,被全世界人看到,永遠不會從記憶中消失。
    選後的兩岸局勢:不會解凍。但是,兩岸人生意照做、錢照賺、舞照跳,維持現狀,十年不變。兩岸人照樣爭搶美國的軍火,兩岸關係有驚無險。台灣人將在“台灣之父”的指揮下、“台灣之子”的帶領下繼續走向“台灣共和國”,但是,父子均隻有目標,絕對達不到目標。兩岸最終解決辦法是“一國一製”,而非“一國兩製”。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時候是,當中國的綜合國力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中國人可以理直氣壯地警告美國人說、警告日本人說“你們不要插手中國的事務”,到那時,兩岸問題就不成為問題。 ( http://www.tecn.cn )
    1995年中國青年團結會邀請我到台灣做“兩岸關係”的報告,有一天是政黨座談,民進黨參加者均是今日台灣政壇上的大紅人邱義仁、呂秀蓮、沈富雄等,那時,我在會議上說:“大陸不民主,台獨不可能;大陸民主了,台獨沒必要!”當時深宮怨婦呂秀蓮極度機靈,立刻接過話題反駁:“大陸不民主,統一不可能;大陸民主了,統一沒必要!”後來喝咖啡閑聊時,我與呂秀蓮和沈富雄說:“你們民進黨不會改中華民國為台灣共和國,倒是李登輝要改中華民國為台灣共和國。”兩位 若愚大智聽後笑而不答。 ( http://www.tecn.cn )
    世界上,除了20幾個國家之外,國際社會大多不承認也不可能承認中華民國。如今,若民進黨作為執政黨把中華民國改為台灣共和國,最後的國際資源將蕩然無存。 ( http://www.tecn.cn )
    今日閱讀BBC對呂秀蓮的采訪(中華民國早就已經是獨立的國家,我們沒有必要獨立),證明我當時的判斷完全正確。 ( http://www.tecn.cn )
    而李登輝則不同,他反正退休了,隻有權利沒有義務,為了一己的目的,他可以繼續玩。不管台灣如何辯白,世界上始終隻有一個中國。就整個中國而言,國民黨的失敗是最慘烈的,先是輸給共產黨,失去大陸江山,後退據台灣,這次陳水扁連任將意味著國民黨的完結。因為國民黨已經分解成四個黨,除它身之外,還有新黨、親民黨和追隨李登輝的一幫子人。從今天開始,連戰將出局,而後,國民黨再分裂,裂到不可裂的程度。國民黨或者被迫改名,改得麵目全非,完全擺脫“孫中山、蔣中正、中國”的束搏。宋楚瑜也將出局,親民黨也要分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政客玩政治的鐵律。 ( http://www.tecn.cn )
    民進黨贏得天命,沒有連任壓力。台灣政軍情治單位投靠民進黨,它將成為一黨獨大,執政20年沒問題。再加上台聯、民進黨內基本教義派的強力監督,台獨更有成功的可能,不必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在美國及中國的反對下,陳水扁不敢、也不會宣布獨立,但他會繼續推動公投、製憲、建國三步曲。 ( http://www.tecn.cn )
    我過去對民進黨的看法現在要矯正,其實真正意義是,大陸愈民主,台灣去中國化愈強烈。對於國民黨來說,未必把台灣民主作為對抗、羞辱北京和異化台灣的工具,台灣可以把自己的民主發展經驗作為中國大陸比較、發展、研究、借鏡的對象,期望大陸的民眾有朝一日也能享有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而民進黨雖然口口聲聲希望中國大陸走向民主化與現代化,但實際上,他們隻有藉著凸顯大陸專製、腐敗、落後、不民主的情形才能建構台灣的主體性,強化台灣民眾的敵我意識。所以,台灣的民主成了鬥爭的工具,他們恐怕最不希望見到中國大陸的改革發展與現代化獲得成功。 ( http://www.tecn.cn )
    關於這次的公投,我仍然是我自己原先的看法:浪費資源沒必要的公投,純粹是一種選舉操作行為。公投沒通過是意料中的事。不過這次的公投,是在“台灣人”和“中國人”之間貼標簽,是“台灣人”和“中國人”的最後一次斷裂。從今開始,在台灣生活的人,絕對不敢公開說自己是中國人。 ( http://www.tecn.cn )
    決定台灣的前途,絕對應當尊重考慮台灣人民的意願,但台灣前途不能隻由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因為世界上普遍承認台灣法理上屬於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國際很難會承認,單獨由台灣透過公民投票決定台灣是否主權獨立的國家。如果說,台灣事實上一直是獨立的。這不符合曆史。二次大戰後的國際安排中,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後來,中國的政權中華民國退到台灣而不是別的地方,因為那裏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將中國的一部分從中國分離出去,應當由全體中國人民來參與決定。 ( http://www.tecn.cn )
    
    以《傷疤》結束本文。
    
    小時候,傷疤在肚子裏,
    盼糧食,那是可望莫及的稻穀,
    人權是氫彈。
    長大後,傷疤在腦子裏,
    盼知識,那是如雷貫耳的名詞,
    人權是導彈。
    後來啊,傷疤在口袋裏,
    盼工資,那是每月到手的快樂,
    人權是雞蛋。
    而現在,傷疤在網絡裏,
    盼民主,那是發紅發白的肚皮,
    人權是子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穆紫荊 回複 悄悄話 無論籃綠兩營如何的混仗,台灣在此畢竟是比大陸又先走了一步。最終恐怕富強便不是最主要的兩岸統一的條件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