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作者 : 謝盛友
有一個朋友,是越南華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於越南排華,他們舉家逃跑到德國來,作為第一
代移民,他們吃苦耐勞,整個家族在德國一共開創了十幾家餐館,一路春風,家大業大,可是到了他們的第二代,不知什麽原因,十幾家餐館,慢慢地變成了幾家,再慢慢地變成“無家”,但仍“可歸”(有歸宿)。
再小的餐館也是一個企業,子承父業,若兒子沒有興趣,隻是將之視為“副業”, 那麽這樣的企業很
難繼續。兒子必須也像父親一樣,重任在肩:做好企業。兒子必須像父親一樣具備拚搏精神,先在父親的餐館裏做一名普通工人,然後慢慢地熟悉業務,積累經驗。從底層做起,逐步提升,自己給自己一種磨練和考驗,再然後就是實現自己的想法、創新。
子承父業,若兒子沒有壓力,也不會進步。壓力就是責任,在責任的驅使下,兒子要慢慢地進入商人
這個角色。一般來說,兒子是在一種相對安逸的環境下接受的教育,不願像父親當年那樣玩命地投入到餐館運作當中,除非兒子覺得自己的責任重大,三天三夜不睡覺,加班苦幹也不會覺得辛苦。這樣才能把企業做好。
家族企業繼承接班存在三大變數:企業創始人有幾個子女、子女願不願從事父業、子女有沒有能力
管理企業。子承父業的接班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為不是每一個創業者的後代都願 意接班。家族企業的病根就在管理機製和決策權的問題上,治不好這個病,會導致企業走向滅亡。
在家族企業裏,家族成員間存在特有的信任關係和較低的溝通成本,是其取得競爭優勢的一個有力保證。但是,如果處理不好,讓家族政治進入到企業之中,甚至讓企業外聘人員也卷入到家族政治中,必會阻礙企業的正常發展,甚至導致企業死亡。
你如果不信,可以做一個調查,在歐洲開中餐館的業主,一般都是半路出家,甚至像我這樣,是四分
之一路出家的,真正是專業餐飲經營者出身的極少。第一代華人移民為什麽要經營中餐館呢? 追究其原
因,最主要中餐館是維係海外華人生存的最好經濟支柱。第一代華人移民,不論原先是來留學的,還是來工作的,隻要碰到了職業障礙,無法在別處高就或沒有別的門路發展時,就想到開中餐館。因為在全世界,無論你走到哪裏,搞吃這一行當,是最容易賺錢,但也是最辛苦的。 因此,我們這些華人餐館老板,也經常被那些海外精英知識分子鄙視:沒地方好混,混不下去,隻好開餐館,能賺一點錢,但沒什麽了不起。
如果你在乎別人看不起你經營餐館,你最好遠離這個行當。開餐館也像辦其他企業一樣,要有健康
的心態,苦幹的精神,靈巧的管理。投資經營一家中餐館,從收支平衡,到開始回收,從生意高峰到穩定成長,都需要自始至終的投入和努力。
中餐館成功的秘訣,口碑非常重要,親力親為是其中關鍵。餐飲業裏所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僅有
飲食文化,而且還包含管理、溝通和技術的綜合知識。
做餐館,也要做一流產品、做一流營銷。也就是說,要注重產品的開發、做營銷,才能水到渠成。一
個產品,沒有注重產品的質量,隻注重營銷,也會造成被動,甚至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當然,一個產品要推廣出去,必須有強有力的公關能力。一個產品要走出去,必須有一個良好的關
係網絡。進行宣傳固然重要,但是,好產品則是對自己最好的宣傳。尤其是餐館這一行當,一個人可以同時向三個人傳播信息,“好話不出門,歹話傳千裏”,一旦有顧客不滿意,傳播量將成倍增長。
歐洲的中餐館,一般是老顧客帶新顧客來消費,而且這個比例越來越大。所以,餐館企業,要先做
好產品,再由顧客去替自己做廣告宣傳。
經營中餐館的確是華人移民謀生的最捷徑的方式,但體力勞動強度很大, 因此,無論是老板還是工
人,辛苦了一段時間以後,經濟基礎好了,都希望轉行,希望自己的小孩有出息,將來不要開餐館。無論是知識分子老板還是大老粗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掌握一門專業,以後能找到個更好的工作。
我經常嘲弄自己:餐館老板個個像我這樣,不是在糟蹋中餐,是什麽?有時想想,覺得很對不起我們
的祖宗留下的偉大中華飲食文化。
半路出家靠中餐館維生,第一代移民幹得非常艱辛。中國人比起其他民族沒什麽優越,但是,吃苦
耐勞絕對比別人強。幹餐館這一行的中國人,起早摸黑,日複日、月複月、年複年,總是超負荷地勞動,其辛苦可想而知。像我們這樣的家長,因為自己太艱辛,始終希望自己的孩子脫離中餐這個行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讀好書,將來有另外的發展。中國家長寧肯自己吃苦,但絕對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吃苦,可能對小孩嗬護太多,使得他們不能像第一代一樣,什麽苦都能吃。我觀察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第一代半路出家的餐館業主,若他們的小孩沒有別的出路,繼續經營餐館,第二代不能像第一代那樣艱苦奮鬥,而且他們也不太專注飲食這行業,認為幹餐館是最沒有出息者的行為,所以餐館到了第二代,都走下坡路。除非自己的小孩讀了好書,在別的大公司有發展,不然這樣的移民家庭,將慢慢遠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