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尋找俾斯麥

(2008-01-17 06:58:17) 下一個



尋找俾斯麥

作者:謝盛友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我們的確有很多利益目標需要實現,但是隻有統一,既是中國的大勢所趨又是中國的戰略需要。中國的工農業繼續發展,逐漸邁向世界工業強國,中國的分裂,無疑成為阻礙中國國力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統一,成為中國發展的必然趨勢。

法國大革命時期立憲派領袖之一米拉波伯爵 (Gabriel Mirabeau 1749 -1791)說:“別的國家都擁有一支軍隊,而在普魯士卻是一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是普魯士立國過程建立管理製度、發展經濟的需要。按照軍隊的體製,普魯士建設起最有效的官員管理隊伍,也在民眾中逐步培養起遵守紀律,為國盡忠的義務觀念。到了弗?德?希大帝去世時的 1786年,軍隊達到 20萬,普魯士躋身於歐洲五強(英國、法國、俄國、奧地利、普魯士 )之列。事實上,普魯士要想崛起,爭得歐洲大國的承認,擁有一支戰鬥力強的軍隊是題中應有之義。戰功與均勢是那個時代外交政策的正常手段,誰都不例外。戰爭是政治的繼續。

19世紀 50、60年代,德意誌資本主義經濟已得到迅猛發展,德意誌已從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工業化國家。1870年,其工業生產已超過法國,躍居世界第二位。國家的分裂狀況已成為阻礙德意誌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在統一已成為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時,1862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 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 )為宰相,開始了統一德意誌的進程。

俾斯麥用實力說話,他終日辛勞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平衡普魯士之實力和需要。當時的普魯士王國,要麽維係現狀、滿足於梅特涅體係所帶來的在神聖羅馬帝國內與奧地利相當之特殊地位;要麽盡可能地開疆掠土,像俄國一樣實行霸權政策,建立廣泛日耳曼人的共同帝國;要麽學習英國,把目光放到海外,進行擴張,奪取發展空間;要麽統一德意誌邦聯為帝國。

俾斯麥選擇了統一德國。威廉掌權後就決定以武力統一全德,但是君主的野心通常沒有節製,所幸,他任命謹慎自製的俾斯麥為宰相使國家的根本目標始終維係在統一德國的方案。
確定國家根本戰略目標的關鍵在於,國家的根本戰略目標是否集中、明確、合理、有效。統一德國比盲目的領土擴張要明確、集中、合理和有效。當時,普魯士的確有很多利益目標需要實現,但是隻有統一德國既是大勢所趨又是戰略需要。而且這樣的對外目標也與普魯士所擁有的實力大致平衡,因為舉世聞名的普魯士征兵製和參謀總部體製之軍事改革大大增強了其陸軍實力,戰鬥力位居列強之首。“普魯士道路”的經濟高速發展的工業化,這些共同使普魯士的實力大增,達到曆史最高水平。此外,十分善於玩弄政治平衡術的俾斯麥也保證了各種手段間的大體平衡。

如何統一德國?像撒丁王國那樣依靠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還是由有國會有憲法的政府來自由而溫和的通過改革自上而下進行?俾斯麥統統排斥,他以鐵血為基礎的王朝戰爭形式統一德國。俾斯麥認為“德意誌的統一不是空談,而是要用鐵與血”,即普魯士必須以武力來統一德意誌。為此,這位被稱之為“鐵血宰相”的俾斯麥為統一德意誌,對內進一步加強軍事力量,以軍事力量作後盾施展外交手段,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了德意誌。

1864年,普奧對丹麥作戰 (第一次王朝戰爭),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  -荷爾斯泰因,由普奧共管。1866年,普奧戰爭 (第二次王朝戰爭)爆發,奧地利戰敗,退出德意誌邦聯,普奧爭雄局麵結束。1867年,建立了以普魯士為盟主的北德意誌邦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 (第三次王朝戰爭),普魯士戰勝法國,同時兼並了南方諸邦。1871年 1月 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接受加冕,成為德意誌皇帝。
德意誌帝國的建立,結束了德意誌長達 952年的分裂狀態,從此,德國作為一個統一的近代民族國家在歐洲崛起。
曆史是英雄的曆史,俾斯麥無疑是曆史英雄。外交在國際關係史上的作用舉足輕重,俾斯麥在國際關係史上把外交的技藝運用得嫻熟且精致。俾斯麥告訴我們,在大部分情況下外交可以解決國際關係中的大部分問題,剩下的就得交給戰爭去完成。曆史從來就沒有什麽不變的原則,除了實力和能力,沒有任何國家是不可以結盟的,也沒有任何國家不會成為本國的敵人。俾斯麥為我們寫就了範例,他的能力超出了社會可以接受的程度。俾斯麥高明的手腕、縱橫捭闔的國際關係、難以企及的豐功偉業的確屬於他自己的光榮。

俾斯麥是一個貴族,心中充滿著貴族的榮譽與責任;俾斯麥又是一個建築大師,深知帝國大廈的穩固在於底層的堅實。然而俾斯麥又是一個膠片衝印師,他心中隻想把普魯士放大,卻從未想過去拆散大廈,重新組裝。於是乎,他以對國家的忠誠與貴族的榮譽創建了國家的上層,使得容克和軍隊成為國家的支柱;他又以貴族的責任心深知,保衛自已領地上農民的小康與安全是自已的責任和義務,於是他將這責任放大,成為國家的福利,俾斯麥通過立法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製度,《社會保障法》編織了一張巨大的網,罩住了千千萬萬的貧困者,澆築了一塊雷打不動的堅實基礎,把巨人煉成了鋼筋鐵骨。
可以這麽說,整個德意誌,實際上就是俾斯麥這個人的天才傑作和精心布置,他成功打造了帝國大廈的堅實基礎,塑造了德意誌人特有的獨特性格,雖然經曆了二次世界大戰的狂風驟雨,雖然經曆了被一分為二達二個世代之久的沉重打擊,可是依舊巋然不動。

俾斯麥用“鐵和血”為德意誌創造了這套製度,1871年以來的德國依靠這套製度而發展和鞏固,超越他國,成為世界第三強,然而,也正是這套製度成為德國如今的最大障礙。
俾斯麥的魅力在於,他表現出來的令人難以捉摸的矛盾:他製定了憲法卻又把憲法當作可以擺弄的工具,他出身容克貴族但有時又毫不猶豫地反對他們的利益;他反對社會主義卻嚐試解決社會問題;他聲言自己是君主製的信徒但卻推翻了實行君主製的德國諸侯;他自稱普魯士人卻宣稱德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他需要歐洲的和平卻戲噱歐洲的正統思想……其實,這種表麵的矛盾背後深藏的是俾斯麥完全世俗的權力政治思想。

中國的現狀與十九世紀德國的情況多麽相象。曆史是英雄的曆史,中國無疑需要一個俾斯麥般的曆史英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未來領導人:李克強是胡錦濤接班人首選 ... 若一切順利的話,將在2012年的中共十八上接替胡錦濤,成為黨總書記。 ... 胡錦濤 的接班人選肯定不止一位,除李克強外,習近平和李源潮都是未來總 ...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據《聯合早報》報道: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2006.3.26日在洛杉磯“與青年有約”座談會,接受青年學子提問。一位加入國民黨海外青年團的大陸留學生提問,國民黨是否會到大陸發展?馬英九當場表示,假如有一天,中共解除黨禁、開放組黨,說不定台灣的政黨都有興趣到大陸發展,“民進黨我是不敢講,國民黨一定會去!”

  加入洛杉磯青年團的大陸留學生提問,先前有大陸同胞想加入中國國民黨卻遭拒,馬英九幽默回應表示,國民黨是人民團體法規範的政治性團體,依法黨員要是中華民國人民,雖然大陸同胞在中華民國憲法定義上,也是中華民國人民,“可惜你們沒有戶籍!”

  馬英九說,在兩岸條例中也有規定,一定條件下可到台灣取得戶籍,有戶籍後要入國民黨在程序上才較有可能,否則程序上有困難;大陸人士如果想加入國民黨,目前有困難,未來看如何改善。

  馬英九正色道:“更何況,要加入中國國民黨必須服膺三民主義,這需要一點功力的!”此時全場爆出歡呼與如雷掌聲。馬英九強調,加入政黨必須政治理念一致,而非像參加普通社團一般,大陸人民要認同三民主義才能加入。

  至於是否可與大陸達成協議,讓中國國民黨也能到大陸發展?馬英九說,要中共容許國民黨到大陸運作,恐怕短期內不易實現,大陸仍未開放反對黨成立,如果有這麽一天中國國民黨到大陸,可能也是個反對黨,因此要(大陸)容許自由組黨後才有可能。

  馬英九舉例說,東西德在一九九○年完成統一,東德崩潰,西德當時有基民黨、基社黨、社會黨與自由黨,分別到德東地區招兵買馬,之後德東地區選舉出的首任總理,就是當時在德東地區的基民黨,此例可以提供參考。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胡錦濤生於中國江蘇泰州薑堰市,祖籍安徽績溪,家族自其曾祖起從安徽省績溪縣龍川村遷至江蘇薑堰一帶。父親胡靜之,母親李文瑞,都出生於江蘇薑堰。胡錦濤最初就讀於泰州大埔小學,1953年進入私立泰州中學(現泰州二中)初中,1956年考入江蘇省泰州中學,1959年考進清華大學水利工程係。在清華大學期間曾任學生文工團舞蹈隊團支部書記、水利係政治輔導員。196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8年至1969年,胡錦濤在水電部劉家峽工程局房建隊勞動。1969年至1974年,在水利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曆任技術員、秘書、機關黨支部副書記。1974年調任甘肅建設委員會秘書,受到時任甘肅建設委員會主任的宋平賞識,因而進入中共全國政壇,此後曆任甘肅省建委設計管理處副處長、甘肅省建委副主任。1981年胡錦濤在中央黨校學習期間與鄧小平之女鄧楠和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同班,有機會接觸最高層,他的良好表現給兩位高層留下深刻印象[來源請求]。1982年9月調任共青團甘肅省委書記。數月後擔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主席。1984年至1985年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

1985年調任貴州省委書記。期間,麵對貴州大學數千名學生上街遊行,胡錦濤連夜召開會議,與示威大學生進行商討並且居中協調,進而成功地化解這一事件。1988年擔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1989年,要求西藏更多自治權利乃至獨立人士的抗議活動在拉薩引發騷亂,胡錦濤宣布戒嚴並動用武力鎮壓,釀成拉薩事件。鄧小平以及中共高層認為胡在這一過程中行事果斷,胡進一步得到肯定。[1]

1992年,胡錦濤進入中共中央負責組織工作。同年經宋平推薦及鄧力群提名,經鄧小平指定為江澤民的接班人,並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後兼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黨校校長。

2002年11月,胡錦濤在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2003年在第十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2004年在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接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2008年3月在第十一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連任國家主席及中央軍委主席。


[編輯] 評價

[編輯] 正麵

胡錦濤檢閱儀仗隊在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後,胡錦濤營造比前任更為開放、平等的印象,多次前往比較落後的中西部省份視察,給人留下更為看重在改革中落後的一批弱勢群體的印象。

胡錦濤和其同事所麵對的第一個危機就是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SARS)在中國的爆發。SARS爆發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某些部委和地方政府采取了隱瞞真相的態度[來源請求],但當事件造成巨大國內與國際影響、無法隱瞞的時候,胡錦濤果斷地將兩名官員撤職,使疫情信息的發布透明化,並親自前往疫區廣州了解情況,以及親自提拔了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鍾南山,贏得了好評。

此後在處理廣州孫誌剛事件的時候,與時任總理的溫家寶一起下令廢除了實行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

2004年底到2005年初,胡錦濤領導的共產黨中央在全國範圍內開始進行預計為期1年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黨內運動以及大學裏的“加強大專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動。同時,胡錦濤在一些場合宣傳弘揚毛澤東時代的為國家無私奉獻的精神。


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什握手胡在對台政策上亦有巨大轉變,邀請泛藍陣營訪問大陸,同時提出更為寬放的“胡四點”引起台灣關注。

2005年3月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投票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從法理上維護了祖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2]

2005年4月26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應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邀請在56年後率領國民黨代表團第一次訪問中國大陸。胡錦濤同時還邀請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同年7月,新黨主席鬱慕明率領新黨訪問團到大陸開展民族之旅。

2006年3月4日,在全國政協第十四次會議上的一次分組討論中,胡錦濤向一些政協委員所作講話中提出了“八榮八恥”的論述,寄希能重新掌控社會價值觀的裁判權。

2006年4月16日,胡錦濤會見了連戰率領的參加兩岸經貿論壇的中國國民黨代表團並與連戰舉行第二次的胡連會。

2006年9月24日,胡錦濤因查處上海社保基金腐敗問題閃電免去原上海市市委書記陳良宇一切職務。

2006年10月8日,胡錦濤主持召開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強調要“居安思危,化解影響和諧的各類矛盾”。

2007年6月29日至2007年7月1日,胡錦濤出席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並於30日上午9時50分左右在香港昂船洲海軍基地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上,胡錦濤發表了關於“一國兩製”的講話,並引起香港各界的反響。胡錦濤於7月1日中午離開香港,這是他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第一次訪問香港。

2007年10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胡錦濤提出“黨與腐敗水火不容”,“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並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以及“增加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等。

2008年1月15日,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講話,表示今後會把反腐敗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於民的重要指標,這是中國進入轉型發展近30年來第一次明確提出來的關於反腐敗目標的看法。[3]。


[編輯] 負麵

胡錦濤與布什雖今各方輿論評價,對胡錦濤大多朝正麵、肯定的基調,但唯獨西藏戒嚴的記錄,卻成為基本好評中,一個常被提出來的質疑與保留。[4]例如有台灣媒體就稱此統治紀錄為“血腥鎮壓”,並與他所推動的反分裂法聯想。[5]除此,美國部分主流媒體對他的“低調”中央執政表現,另有“缺乏個性”及“唯唯諾諾”等等的負麵描述。[6]


[編輯] 理論建樹
中共領導人一向有建立一套理論的傳統,從毛澤東思想到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胡錦濤提出的有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和諧社會等。


[編輯] 家族

胡錦濤夫婦早在晚清初期起,其曾祖父胡沇源、祖父胡炳衡和父親胡增玨皆為經營茶葉的小商人。現在江蘇省薑堰市壩口南街中心廣場雕塑對麵的一堵牆,是胡錦濤的父親胡增玨(又名靜之)當年的胡源泰茶葉店遺址。母親李文瑞在胡錦濤7歲時去世,年僅29歲。胡錦濤是家裏獨子,他有兩個妹妹胡錦蓉和胡錦萊。

胡錦濤的夫人劉永清是胡錦濤清華大學水利係1959年級的校友,他們有一子胡海峰,一女胡海清(又名胡曉樺)。


[編輯] 參考文獻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胡錦濤其實在上台以來在外交上做出了幾件大事,一是《反分裂國家法》的製定頒布斷絕了法理“台獨”和外國勢力幹預台海事務的法律根基。二是對於中歐關係的鞏固和發展,胡氏對於歐洲關係的重視在中國這幾代領導人來說是最為投入精力的,運用經濟訂單大大改善和加深了中歐之間的關係和利益基礎,同時積極推動歐洲對於中國的軍事禁令解禁,另外在許多國際問題上也和歐洲保持一致從而在政治上和歐洲形成某種合力來製約美國的單邊主義。這兩點充分展現胡錦濤作為新一代領導人的外交作風的轉變,即不在以美國為完全的中心來製定自己的外交政策,逐漸轉向多元,多重點的,全方位外交戰略。而這樣轉變的實現在近期表現的尤為明顯,背後也有著深刻的原因。

  首先是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戰略轉變的物質基礎。眾所周知國家權力是國家行為能力的基礎,沒有強大實力作為基礎國家的行為就受到限製,外交戰略也無法實現。中國在經曆了鄧小平、江澤民兩代領導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開放後經濟取得巨大的發展,國力也因此提高,現在中國的GDP位居世界前列,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都為外交行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實力的變化必然影響國家外交戰略的調整。鄧小平提出的“二十八字”方針也逐漸不適應中國現在的外交環境,雖然江澤民執政時期基本堅持了這樣的外交方針,也贏得了相對穩定的環境並且取得了經濟發展但是在國家的其他利益上也付出了代價,到了胡氏這裏麵對不同於改革開放前期的環境和掌控的資源不同外交戰略也必然調整。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俾斯麥回憶錄》:被遺忘的政治遺言

  文:景德祥

  出處:中華讀書報 2006年4月

  中國人實在是一個好學的民族。這是筆者打開三聯書店出版的三卷本《思考與回憶——俾斯麥回憶錄》的第一感觸。本以為是根據德國的最新版本翻譯出版的中譯文,卻是東方出版社1985年首次出版的再版本。初版的出版說明與再版前言裏講到,該書中譯本的翻譯工作起始於1973年,完成於1979年。第一卷由楊德友根據1924年的德文版翻譯,而第二、三卷則由二十多位譯者依據1940年的俄文版翻譯,全書由陸世澄參照德文版本校對出版。也就是說,還在文革期間,中國的知識分子就冒著“吃河豚”的風險,開始翻譯這位德國“反動容克”的回憶錄。目的無非是為了汲取其中的曆史知識與智慧,版本的新舊與語種、付出人力的多少都不在話下,這不能不說是難能可貴的好學精神。封底的自我推薦又給予了該書高度的評價:《思考與回憶》是俾斯麥1890年去職後傾全力撰寫的回憶錄,不僅述往憶舊,亦是他的政治遺言。……這不僅是一個“偉大年代”的英雄的個人傳記,也是“德意誌民族的珍貴遺產”。俾斯麥把此書“獻給子孫後代”,以理解過去,並教益未來。

  如果俾斯麥地下有知,中國人是如此重視他的回憶錄,他會感動的,或許也會感到臉紅。因為“1890年去職後傾全力撰寫”已經是溢美之詞。在德國著名曆史學家恩斯特·恩格爾伯格的《俾斯麥》傳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幅展現俾斯麥創作回憶錄的素描:俾斯麥正散漫地躺在沙發上審閱初稿,旁邊躺的是他的愛犬,一桌之隔坐著他的滿臉無奈的助手洛塔爾·布赫爾。回憶錄的口授大概是在這種場合下進行的,恩格爾伯格寫道,口授時俾斯麥並不是很合作,他常常打不起精神,回憶起來又不按時間順序,喜歡東拉西扯,把曆史回憶與時事評論攪和一起。他更關心的是時事,因為他剛剛被威廉二世趕下台,心裏忿忿不平,對政治也是興猶未盡。回憶錄的口授至1892年布赫爾去世基本停止,隨後隻是修改與添補工作。

  回憶錄前兩冊在1898年俾斯麥去世後發表,引起了德國輿論的轟動。這種反響更多的是緣於俾斯麥德意誌帝國締造者的特殊身份。就像梅林與恩格爾伯格指出的那樣,回憶錄本身缺陷甚多。俾斯麥雖然回顧了他一生的主要曆程,但對於某些階段與經曆卻回避或粉飾,全書缺乏係統性。他與威廉二世的關係屬於當時最為敏感的話題,與此相關的回憶錄第三冊也被俾斯麥指定在威廉二世去世後才能出版。但德意誌帝國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後瓦解了,威廉二世失去了皇位,並流亡荷蘭。既然皇冠落地,也就沒有什麽“麵子”可講了。1924年科塔出版社不顧俾斯麥後人的反對,出版了第三冊,曝光了當年兩人衝突的內幕。

  俾斯麥以“鐵血宰相”聞名世界,這個頭銜很容易帶來片麵的理解。在他的回憶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從他1862年上台開始,“鐵血宰相”實際上是一位經驗豐富,果斷而又嚴謹的政治“外科醫生”。他手中拿的並不是一把亂殺無辜的戰斧,而是一把精巧的手術刀。他固然認為隻有通過武力才能統一德國,但是在什麽時候、在哪裏“開刀”、“切”到哪裏為止,他又是十分慎重的。在動手術的同時,他又考慮到如何“止血”、“包紮”傷口。1866年夏,普魯士軍隊在克尼希格瑞茨大敗奧地利軍隊,鑒於削弱與排擠奧地利的目標已經實現,軍內霍亂開始蔓延,法國可能出兵幹涉,俾斯麥竭力阻止了普魯士國王與將領們向維也納進軍的計劃,並且給了奧地利一個十分體麵的和約,為以後建立德奧戰略同盟奠定了基礎。相比之下,普法戰爭則是一個過於血腥,而且“止血”不大成功的手術。如果說刪節“埃姆斯電報”,引誘法國向普魯士宣戰,為防止戰爭的拖延與防止中立國插手而決定炮轟巴黎還是屬於將計就計,當機立斷的話,那麽兼並阿爾薩斯—洛林,決意不與法國和解則給德法關係留下了永遠流血的傷口,給下一次戰爭埋下了禍根。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德意誌帝國建立以後,俾斯麥則將其“手術刀”永遠束之高閣了。除了對宿敵法國的傷痛置之不理外,“鐵血宰相”從一位令人生畏的外科醫生轉變為一位溫和的歐洲國際關係的護理員。因為他深知,德國地處歐洲中心而無天然屏障,其國際安全地位十分脆弱。他告誡德國人:“我們的利益就是保護和平”,“要盡可能地防止戰爭或限製戰爭的範圍”(第二卷,第229頁)。

  可惜的是,俾斯麥的政治遺言沒有受到他身後德國人的重視,他建立的德意誌帝國在他去世20年後就在一戰的戰火中覆滅了,威廉二世及其軍事與外交顧問放棄了他韜光養晦、小心謹慎的對外政策,走上了漫無邊際的帝國主義擴張之路。他們隻記住了俾斯麥“鐵血”的一麵,而忽視了這位外科醫生在戰爭手術後“止血”與“封刀”的另一麵。1924年第三冊的出版也沒有起到任何作用。1939年,德國又一次走上戰爭與毀滅之路。

  無疑,俾斯麥的回憶錄是一部具有重要價值的曆史文獻。不過需要強調的是,俾斯麥的回憶錄不是寫給今天的中國人,而是寫給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的德國人看的,而且該書對於當年的德國人來說也因種種缺陷而“難讀”(梅林語)。即便是對於那些對俾斯麥與19世紀德國曆史有所了解的中國讀者來說,該書給讀者的第一印象仍是:一位來自遙遠時代與國度的老者,用著陌生而別扭的文體,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他經曆的非常複雜的人物與事件,讀者猶如被一個土著居民牽著手,奔跑在一個陌生的原始森林裏,會感到眼花繚亂,暈頭轉向。作為了解俾斯麥的入門讀物,本書顯然是不合適的。隻有在充分了解俾斯麥的生平及其時代背景的前提下,讀者才能真正理解本書的內容,認識到它的價值。誇張一點說,這是一本不看俾斯麥傳記幾乎沒法看,而又是看了俾斯麥傳記後又不得不看的書。

  可惜中國學者至今還沒有推出一本有分量的、吸收國際最新研究成果的俾斯麥傳記,而出版界對國外俾斯麥傳記的翻譯出版似乎也不夠熱心。據說前麵提及的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的恩格爾伯格著兩卷本《俾斯麥傳》的中譯本在十幾年前隻出版了第一冊就停版了,第二冊雖然已經翻譯完畢,但譯稿卻無人問訊。

  寫到這裏,真有些懷疑開頭的感觸了。或許時代已變,但不管怎樣,俾斯麥豐富的曆史經驗並沒有失去其價值。恰恰相反,今日中國與一百年前的德國在曆史發展階段上十分相似,都處在一個古老民族在現代複興時期,趕上或超過世界一流國家,似乎是唾手可得的事情。在德國,俾斯麥韜光養晦、珍惜和平的政治遺言被遺忘了。但願它能被好學的中國人記住。

  附件一:《俾斯麥回憶錄》書訊

  題名 Gedanken und Erinnerungen 俾斯麥回憶錄
  主題 俾斯麥 (Bismarck, Otto von 1815~1898) -- 回憶錄
  中圖分類號 K835.167.4
  著者 (德)俾斯麥 (Bismarck, Otto Von) 著
  附加款目 楊德友 譯 同鴻印 譯
  ISBN 7-108-02351-2 : CNY59.80
  出版社:北京 : 三聯書店, 2006
  載體形態項 3冊(423;351;296頁) : 地圖 ; 21cm
  叢編項 文化生活譯叢
  語言 chirusger
  內容提要 本書是俾斯麥1890年去職以後撰寫的回憶錄,不僅是述往憶舊,也是他的政治遺言,將他的政治思想與外交戰略及19世紀德國乃至歐洲複雜多變的曆史一一呈現。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