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獻給新中國的禮物 (隻可看圖及多張老照片,但不能拿走)

(2009-06-07 16:39:50) 下一個

1950年,林徽因與病中的梁思成商討國徽圖案。(People' Daily Oversea 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近代政治改良派的領軍人物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由於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並且教育有方,因而在多位兒女當中竟然有3位院士。其中,除五子——火箭控製專家梁思禮為1990年當選的首屆中國工程院院士外,其餘兩位均為1948年南京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的第一批院士。他們是三子——考古學家梁思勇和次子——建築學家梁思成。

1901年,祖籍廣東新會的梁思成出生在東京,此時父親正在日本擔任《新民叢報》主編,他是12歲時才隨母親回到北平的。1924年,畢業於清華學堂的梁思成赴美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係碩士,繼而就讀於哈佛大學研究生院的東方藝術專業。與他同行的是被稱為“曠世美麗、才華絕代”的林徽因。不同的隻是林在賓大美術係讀學士,後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研修舞美設計。1928年初,梁與林在加拿大溫哥華結婚,接著到歐洲考察半年才回國任職。

說來也怪,梁思成、林徽因長期在海外生活,是喝過洋墨水、吃過洋麵包的,然而他們更鍾情的卻是中國民族的建築和藝術。從1930年至1945年的15年間,他們的足跡遍及中國15個省的200多個縣,測量、攝影、研究的古建築和文物達2000餘處。這些豐富的積累和深邃的建築理念,不僅給後人留下寶貴的財富,而且也為新中國獻上一份特殊的禮物。

1948年12月底,解放軍已完成對北平的合圍。萬一需要攻城時,為了保護古都的文物,兩名解放軍軍官曾到城郊的清華園拜訪營建係主任梁思成。梁將城內文物古跡的準確位置一一標明。後來由於北平和平解放,這張地圖沒有派上用場。不久,梁思成又與營建係師生應解放軍的請求,趕製出長100多頁的《全國重點文物建築簡目》送至前線軍中,使諸多文物在解放戰爭中免遭厄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確定頗費周折,原因是從全國征集的900幅圖案都不理想。為此,全國政協邀請中央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營建係兩家分別組織人員重新設計。中央美院小組組長是有“黨內第一設計專家”之稱的張仃教授,而清華大學小組的10人則以梁思成和林徽因為主力。兩個小組各有千秋又相互借鑒。國徽中央的天安門由張仃首先提出,其理由那裏既是五四運動策源地又是新中國舉行開國大典的地方。後來梁思成、林徽因采納了這個意見,不過他們建議天安門不能像風景畫,應采用立麵圖,使之程式化,並把兩邊華表距離拉開,以增強開闊感和穩定感。由於經過一番精心的設計,最終采用的還是清華大學小組的圖案。

此外,梁思成還為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作出過突出的貢獻。他是紀念碑興建委員會的副主任兼建築設計組組長,而林徽因也參與了相關的設計工作。

林徽因英年早逝,1955年病故,時年51歲。鑒於她生前的貢獻,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將其遺體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至於梁思成,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2年辭世,享年71歲。1992年在梁思成去世20年後,當年中國郵政局曾經發行中國科學家郵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便是這位建築名家。



 解密老照片:才女林徽因珍藏老照片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