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紫禁城未解之謎:天安門設計者到底是誰 (轉載)

(2009-02-14 13:49:09) 下一個

天安門城樓圖片(新浪讀書配圖)
天安門城樓圖片(新浪讀書配圖)

  關於天安門城樓的設計者,大多數人公認的是蒯祥。蒯祥,生於明初洪武年間,為江蘇省蘇州府吳縣香山人,其父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工匠。由於深受父親的影響,蒯祥在30多歲的時候即“能主大營繕”,是位造詣很高的木匠。永樂十五年,明成祖朱棣重建北京城的時候,在全國征召能工巧匠,於是蒯祥同許多技藝高超的工匠一起被征到北京。由於他技藝超群,在營造中充分發揮出建築技藝和設計才能,很受督工(建築師)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皇宮宮殿落成以後,蒯祥便被提升為工部營膳所丞。

  蒯祥不僅木工技術純熟,還有很高的藝術天賦和審美意識。據記載,蒯祥能以雙手握筆同時畫龍,合二為一,一模一樣,技藝可謂是爐火純青。在當時營建宮殿樓閣之時,他隻需略加計算,便能畫出設計圖來,待施工完畢後,建築與設計圖樣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連明憲宗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門建築完工後,他受到眾口一詞的讚揚,被稱為“蒯魯班”。後來,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職期間,先後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統年間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順年間興建裕陵。“凡百營造,祥無不與。”《憲宗實錄》中這樣評說。

  不僅如此,蒯祥受人稱讚的還有他的人品,盡管他的官職很大,但是他為人仍然非常謙遜儉樸。到了晚年,雖然他已經主動辭官隱退,但每當有營造工程向他請教時,他還是非常熱心地指導。蒯祥死於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終年84歲。過去在北京曾經有一條蒯侍郎胡同,據說他就曾在這裏住過。蒯祥的後代子孫大多繼承了他的技藝,直到晚清時,仍有“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說法。

  不過,對於天安門城樓的設計者,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是蔡信。

  因為營建北京宮殿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而且當時皇上是在全國征召的能工巧匠,技藝高超者不獨蒯祥一人。更何況,在營建的過程中曾先後湧現出許多的著名工匠。除工於設計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楊青(官至工部侍郎)外,還有與蒯祥同時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陸祥等人。有人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在宮殿初建的階段,蔡、楊二人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隻不過他們當時都是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壯年,又工於計算和繪畫,在蔡信、楊青去世以後,大量的皇家工程都由蒯祥來主持,所以無形中他的地位與作用被凸顯了出來。故宮博物館古建築部高級工程師於倬雲先生也說,過去大多數人都認為曾經主持建造南京宮殿的蒯祥是故宮的設計者,這個說法不確切,其實蒯祥隻是故宮的施工主持人,設計人應該是名不見經傳的蔡信。

  據史載,與蔡信同時負責營建故宮工程的,還有瓦匠出身的建築師楊青、石匠出身的陸祥,其後有木匠蒯祥、郭文英、徐果等人。可是宮殿竣工後,蒯祥等人升為工部侍郎,而蔡信卻榜上無名。實在是造化弄人,曆史給了蔡信施展設計才華的機會,卻沒因此而給他帶來應有的地位與榮譽。

  前門大柵欄之謎

  大柵欄是北京非常古老,也非常有名的古老街市和繁華的商業鬧市區,在1.26平方公裏的範圍內,保存著大量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築。這些古老的建築和發生在它們中間的逸聞趣事,都是古都北京重要的人文瑰寶和文化資源。

  地處古老北京城中心地段的大柵欄,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曆史上就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區。如果追溯它的源頭,就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當時孝宗下令在北京城內大街曲巷設立柵欄,並派士兵把守,以防盜賊,從那時開始到現在大柵欄已經有580年的曆史了。當時,北京有“宵禁”,為了防止盜賊隱藏在大街小巷之內,由朝廷批準,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柵欄。但“大柵欄”最初並不稱此名,而是叫廊房四條,附近還有廊房頭、二、三條。到了清代,這裏已成為主要的商業中心,因為買賣多,為了能夠有效地防止盜賊,柵欄建得比其他地方都大,也都好看,所以才叫“大柵欄”。

  它在北京曆史上曾經是繁華的商業娛樂中心,過去人們以“京師之精華盡在於此,熱鬧繁華,亦莫過於此”的美譽來稱讚大柵欄。大柵欄成了商業中心以後,一些著名的老字號相繼開設於此,清代康熙年間開業的著名國藥店同仁堂,嘉慶年間開業的馬聚元帽店、內聯升鞋店,以及後來擁有四個門麵的八大祥之一——瑞蚨祥綢緞皮貨莊等。這裏還有民國初年開業的北京第一家電影院——大觀樓電影院。中國首部電影《定軍山》就是在這裏上映的。

  大柵欄自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以來,經過500多年的沿革,逐漸發展成為店鋪林立的商業街了。現在,在這條街上,分布著11個行業的36家商店,平均客流量15萬—16萬人,節假日20多萬人。國內提起北京前門大柵欄幾乎無人不曉,就是在國際上也很有名氣,可以說是聞名遐邇。在曆史上,雖有沉浮,但這條古老的商業街之所以能經受580多年的曆史風雨而不敗,自有它獨特的地方。老北京有句順口溜:“看玩意上天橋,買東西到大柵欄。”“頭頂馬聚元,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恒”說的都是早年間大柵欄的地位和繁華景象。

  1900年,八國聯軍攻侵北京,放了一把火,把大柵欄燒成一片瓦礫。但是不久,它又重建起來,大體上就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如今,除了喧囂一切都已改變,大柵欄在清除了封建糟粕後,出現的是一片商業街的景象,除了舊址老房的北京絲綢商店、瑞蚨祥綢布店、內聯升鞋店、六必居醬菜店、榮寶齋文房四寶還徐徐透出百年的光澤之外,同仁堂、張一元茶莊、長春堂、月盛齋熟肉店都已經門庭更新了;諸多外來的風味飲食也各據一方,形成了新型的飲食文化特色。

(編輯:xiaoting)

文章摘自《圖說北京三千年》

更多文章進入書摘頻道>>>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