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在佳縣的時光 (8)

(2008-05-03 21:30:39) 下一個

七二年,教育回潮,考高中時選拔加考試。畢業生的30%有資格參加考試。那個時候,一個班,五十多人,選14-15 人。班主任主持,同學評選。標準是德智體。你想,文革攪亂了人的思想,武鬥用飛機發傳單才製止。知識分子是臭老九,專政的對象。紅衛兵大串聯,去北京見毛主席也不容易。聽說高舉毛澤東一九四八年轉戰陝北,住在神權堡,親筆給佳縣題詞:“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麵。”,才被接見。

文革前,我母親時常因為她沒有上中學,沒有找工作掉淚。文革她改變了思想,不想讓我上學。最後的選擇是初中畢業嫁給富裕農民。

不知,上了初中,我的成績幾乎門門、次次90– 100 。班裏沒有竟爭對手。三好學生、模範團員(我十三歲入團,學校說學得好得不到十五破格),連勞動模範也評我。一好百好,一好遮百醜。畢業選拔結果呢,說班長工作多放第一,我第二。我母親給我做思想工作,說應該是那樣,你不要有情緒。

中國的教育就是攀比、競爭、學而優則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