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m I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正文

由“孝順”說起1—孝順的產生和其經濟含義

(2008-02-24 13:01:15) 下一個
    孝順是傳統中國文化裏非常根深蒂固,基礎廣泛的部分。五四運動以來,許多傳統文化觀念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衝擊,許多傳統文化觀念都已經消失或被否定了,但似乎孝順這一觀念所受影響並不大。我想,現代中國,新思維新潮流已經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但相信沒幾個中國人會不知道這一孝順古老觀念的。它不但沒有消失之憂,相反,卻有越傳越廣,出口到全世界的趨勢。
有意思的是,雖然孝順廣為人知,但真正嚴肅地去探索和研究這一文化現象和意義的人卻不多,關於它的學術流派好象也不曾見聞。用GOOGLE搜索一下孝順二字,條目多則多矣,但具有學術意義的,我居然沒發現。在此本人願意拋一磚頭,看看論壇裏是否有人有興趣來一起探討一下。
在我看來,孝順其實就是一種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規範和準則。是由我們的祖先根據他們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結構製定和發展下來的。探索一下為什麽會產生這一規範,並隨之轉變成為一條廣為人們遵守的道德原則,應該是一件很有意義也很有趣的事情。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孝順的內容包含了一些什麽。根據《詞源》的解釋,孝順的本意是:盡心奉養和順從父母。這解釋不免太簡單了些。用馬克思的理論觀點看問題,任何意識形態方麵的理論和意識,都是有其經濟和社會的基礎的。據此讓我們來仔細地分析一下古人“孝順”的具體含義吧。
1. 供養父母。孝順最早是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的中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以農耕經濟為基礎的社會。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重要時期。當時,家庭正在取代大的奴隸主,成為最基本的生產單位。因此,如何維係和加強家庭的親和力,使之成為一個在農業生產上起主要作用的力量,無論是從政策的製定上和全社會的倫理道德上考量,都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觀念意識。相信孝順這一倫理觀念,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孝順最早的含義是供養父母。這裏的供養,當然是指在經濟上的支持。小農生產關係的最基本特點從供養父母這一點上體現的非常充足:作為勞動者,他的所得必須足以滿足他本人和他的家人。而當他本人失去了勞動的能力時,他可以從他的家人處得到回報。這種循環自給自足的經濟生產方式,具有其穩定封閉的特點。從經濟學理論的角度看,由於其的穩定性,是適合當時社會的生產水平的。但是,孝順這一觀念出現時,是飾以報恩的外在形式的。究其實,報恩的方式應該有許多,為什麽供養父母被置於首位呢?其中經濟的含義不言而喻。
2. 順從父母。也是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由於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生產單位,如何使這個生產單位的產出最大化,如何在生產的過程中使用最有效的生產方式,按照今天的眼光,就是如何管理這一生產單位,一言堂想必是很重要的。通過這種方式,把行之有效有效的生產方式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不但對於整個家庭,對於整個社會,也是非常有益的。而這種順從延伸開來,生產者被培養成為馴服聽話的工具,不單是當時的統治者所樂於見到,同時也的確可以促進生產水平,提高生產的效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