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4)
2008 (56)
2015 (59)
2016 (119)
2017 (77)
2018 (66)
2019 (48)
2021 (46)
網路說某導生氣了,指責某些洋裏洋氣的洋名,好生崇洋媚外。這些指責應是針對某特定人群和屋群,而非任何人都不得取大尾或瘟神為名。不過新聞後麵的跟帖回複可厲害了,沙發板凳之後開始叫板,然後板子換成磚頭,漢奸賣國賊都呼之欲出。
不就是個名字罷了,讓長輩寄一份期待,給他人方便找到自己,沒必要這麽上綱上線。不少擁有洋名字的人,多數是為了方便,跟崇洋媚外真沒關係。說到方便,想起以前一個通曉姓名學的朋友說過取名技巧,其實就兩點,一是通俗上口,二是不要有負麵意義。換個白話文說法,一是好叫,二是好聽。
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會遵守技巧二,除非有極少數犯到鄉音、諧音如杜紫藤者。但是,技巧一就讓許多人滿臉黑線;尤其認讀中國字有兩條普及懶惰法,即“讀邊法”和“模糊辨識法”,瞬間讓許多超凡脫俗的字跌入地獄。比如我有個朋友名“琰”,不知道為什麽,80%的人都會讀成“蛋”;按照法則一,有邊讀邊,怎麽樣也該讀成“炎”。問題在於許多人在此遵循法則二,琰看起來像淡,所以雞飛蛋打!
正巧還有個相反的例子,中國東北有個地方叫璦琿,璦琿條約聽過不?沒聽過的趕緊翻近代史去。話說這地方可以是愛輝,也可以是愛渾,反正不是愛軍。這裏咱們得遵循法則二,模糊識別。
琰和淡,琿和渾,兩組字都是玉字旁和水字旁混搭,怎麽就為大多數人另眼相看呢?如果連我們自己都偶爾大小眼,那翻譯成其他語言的時候,蒙混過關的情況就怪不得誰了!即便他國語言使用者並無瞎混之意,可麵對一串熟悉又陌生的字母,他們隻能盡力讓舌頭不打結。
讀研的時候,班上有兩個同胞兼同學的名字是王均媛VS黃至仁,可教授點名的時候,要不兩人爭先恐後,要不都沉默不語。不得已,教授點名改成:"w-a-n-g, wang jun yuan."後來兩人都給自己號個英文名,省得每回點名每回都憋笑。
話說老中的名字算很客氣,美國朋友稀裏糊塗的也能蒙個大概,南亞地區的朋友可沒那麽仁慈!那一大串英文字,看起來像是隨機抽樣組合;老師死命的讀出這些字串也沒人聽懂,索性拚字母。我曾經忍不住問他們何不取個英文名,人家義正詞嚴的說,“我是XX人,為什麽要取英文名字!讀不出來,那是因為笨!”好吧,我承認我笨。當然,你們也從沒把我的中文拚音讀準過,才五個英文字母也讀不好!笨蛋!
我有英文名字,而且正經八百的放在證件上。初落腳他鄉時,有個老大姐貶我是洋奴,“取個什麽英文名字,數典忘祖!”當時年輕氣盛,回敬她的老祖宗理論:“那麽不忘祖,怎麽不跟老祖宗姓燧!”老大姐曆史不咋地,為了遂隋隨燧的鬱悶許久。現在馬齒徒長,再聽到這種言論,一笑置之!
說到為什麽要號個英文名,主要是心痛沒有人能好好的讀。成就我名字那五個英文字母,原本是個很清雅的美名,硬讓所有的老外朋友讀出一身銅臭,能不心痛嗎?此番糾結被當時的英文老師得知,他隨即送我一句話:“名字是給朋友叫的,不是給朋友出的難題,更不是用來顯示學問。”所以我個自己取了個洋名,而且也是五個英文字母。
英文老師當時談到她自己的中文名,她說祖宗傳下來的姓氏沒法改,但是名字取決於爹媽和自己。何必用些稀奇古怪的字來當名字,人人看到人人瞠目結舌,雖然好處是老師不會點著起來回答問題,但是壞處也相同,好事永遠輪不到。老師的英文原名比較難讀,尤其是很多老中朋友根本讀成另外一個名字,所以她幹脆給自己號個中文名。
國內國外都一樣,名字是給朋友叫的,不是給朋友出難題。雖說不要有個一呼百應的名字,但是也不要太不食人間煙火。如果遇到哪位神仙的名字得查康熙字典,那我就抱歉了;四十女人是沒有疑惑的花朵,念不出來的字就隨花朵的高興隨便讀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