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英雄兒女》的插曲。 張映哲是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的原唱者, 她是遼寧撫順人,1928年出生,1947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她特別擅長演唱風格豪邁奔放、氣勢磅礴的歌曲,她為電影《英雄兒女》錄製的插曲 《英雄讚歌》影響廣泛,膾炙人口,被幾億人傳唱了幾十年。 1959年6月1日至7月24日,解放軍第二屆文藝會演在北京舉行。會演中,空政文工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映哲,以她那充滿激情的歌喉、富有詩意的情調,演唱了《蝶戀花·答李淑一》。 為這首詞作曲的,是著名音樂家李劫夫。張映哲與李劫夫原先並不認識,李劫夫譜曲的《蝶戀花·答李淑一》發表後,張映哲覺得比較適合自己唱,就拿到1959年的全軍會演中唱了,結果一唱而紅。唱紅了,倆人也就認識了。此後,李劫夫經常拿新作給張映哲首唱。 張映哲在匯演中演唱了就毛澤東詩詞譜寫的歌曲《蝶戀花·答李淑一》, 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也受到了文藝界專家的好評。1959年7月, 中國音協的一位副主席在題為《珍貴的收獲》一文中這樣評價她: “張映哲同誌的女聲獨唱,特點是音域寬,聲音厚?中、低音尤其豐滿 , 並善於變化音色,當她演唱《蝶戀花》時,高、低音暢通一致,音量、 力度都得到較好的發揮,給人以鮮明的女中音的感覺。演唱其他幾首歌曲時, 由於音色、位置的變化,卻又給人以女高音的感覺。但更難能可貴、更引起人們 讚揚和重視的,是她在‘洋’的唱法上更進一步地較理想地接受了民族戲曲的演唱 傳統,吐字、行腔,細致入微,力度與抒情性的結合變化平易自然,致使她的演唱 雖然基於‘洋’,但卻給人以非常鮮明而又親切的民族風格的感覺。這點充分表現在 《蝶戀花》的演唱裏。做到了雅俗共賞。” 1959年10月初,周恩來在建國10周年文藝晚會上觀看了張映哲演唱的 《蝶戀花·答李淑一》極為讚賞。經總理推薦與安排,1959年10月中旬某天 (15,16日?),空政文工團的張映哲等人到中南海,為毛澤東等中央首長 專場演唱《蝶戀花·答李淑一》。 那天晚上演出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 朱德等中央領導坐在台下。張映哲上台以後,看見毛澤東坐在前排,距離自己 僅有幾米,正好麵對自己,從來都不“怯場”的她突然感到有一點兒緊張,心咚咚直跳。 音樂響起,她努力保持著內心的平靜,用深沉渾厚的嗓音唱完了這首歌。歌聲一停, 台下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張映哲在台上清楚地看到,毛澤東也在向她鼓掌。 “毛主席聽我唱《蝶戀花·答李淑一》了!毛主席向我鼓掌了!”一股暖流湧上了 張映哲的心頭,淚水止不住地從她的臉頰流淌下來。 演出結束後,毛澤東長時間地握著張映哲的手,親切地說: “謝謝你,你唱得很好!” 張映哲聽了,心情更為激動, 喉頭哽咽著,不知說什麽好。當時擔任歌舞團分隊長的李躍先也在場, 談起張映哲為毛澤東演唱《蝶戀花·答李淑一》的情景,李躍先略帶幾分 調侃地對筆者說:“張映哲那天在毛主席麵前哭得一塌糊塗,下來以後還哭! 我們想勸一勸,誰勸都不行,還勸不住,老哭!她太激動了。” 1964年全軍第三屆文藝會演,張映哲演唱了《七律二首·送瘟神》:“綠水青山枉自多, 華佗無奈小蟲何……” 周恩來常在各種場合見到張映哲,對她也就熟悉了。 有一天周恩來問張映哲:“小張啊,怎麽我聽別人都叫你大姐?” 張映哲撲哧一聲笑了, 臉上略帶微紅,答道:“我哪能當大姐!他們看我人高馬大的,都叫我大哲。” 此後, 周恩來也經常管張映哲叫“大哲”。 看罷張映哲演唱的《七律二首·送瘟神》, 周恩來問張映哲:“大哲啊,我看你毛主席詩詞唱得不錯,你能不能成為唱毛主席詩詞 的專家?” 張映哲不好意思地搖搖頭,答道:“總理,我水平低,成不了專家。” 周恩來笑著鼓勵她:“你學習嘛!” 遵照周恩來的指示,為了更深刻地領會毛澤東詩詞, 張映哲加強了學習。閻肅懂得古詩詞,歌詞也寫得好,張映哲經常向閻肅請教。閻肅給 她講解詩詞,從廣寒宮裏的嫦娥、吳剛、玉兔,說到高山、大川;從李白、杜甫、蘇軾、 陸遊,說到毛澤東、陳毅、郭沫若。閻肅講一段,張映哲就站起來唱一段,找一找感覺。 繼《蝶戀花·答李淑一》、《七律二首·送瘟神》之後,張映哲又先後演唱了為毛澤東詩詞 譜寫的許多歌曲。 張映哲成為《英雄讚歌》的原唱者是在1964年,當時的張映哲是空政歌舞團的 在電影中是什麽樣的畫麵,所以在錄音棚演唱的時候有些發懵,連續錄了兩遍之後, 總感到進入不了狀態,於是她就在錄音間隙提出別讓她錄了。可是,當時在場的 總政文化部毛峰處長對她說:“你一定要唱好,你一定能唱好!”並跟她講劇情, 啟發她進入特定情境的演唱狀態。張映哲雖沒有到過戰場的最前沿, 但作為軍人她曾在前線搞過戰勤,對戰爭並不陌生。在毛峰處長的講解和啟發下, 她的情感被激活了……準備半小時後,張映哲再次走進了錄音棚,她對現場的工作人員說:“我錄兩遍,第一遍你們保留,第二遍正式錄。” 歌曲錄完兩遍之後, 張映哲又說:“我不再錄了,不行就用其他人的吧!” 那時,她感覺到自己的這兩遍錄音是完全在狀態中的,如果自己這樣全力以赴地 演唱還有問題的話,那自己也就隻有這個水平了。錄完這首歌後不久, 張映哲就出國訪問演出去了。。。。。 張映哲出國訪問演出回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看了電影《英雄兒女》, 她一聽這電影裏的歌曲,哎,怎麽是自己唱的?後來她見到了劉熾同誌,劉熾告訴她, 用她演唱的這個作品有爭議,有人認為她演唱得太豪爽了。劉熾本人也是這個意思, 他認為這首歌的演唱應該更抒情一些,聲音更稚嫩一點。但是最後大家還是通過了 張映哲演唱的這一版。 由於當時提倡反對個人名利思想,演唱者的名字沒有被打在電影字幕上, 上,所以此後很少有人知道電影裏的那首《英雄讚歌》是張映哲演唱的。 由於電影《英雄兒女》的深入人心,影片中的這首插曲也被人們爭相傳唱, 一度曾風靡全國。《英雄讚歌》的原唱是誰,一直鮮為人知,尋找《英雄讚歌》 的原唱者成了廣大歌迷的一個心願。 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初,《北京日報》曾刊登了一篇首鋼工人尋找這首歌的原唱者的稿件。張映哲看到後,並沒有出來 “認領”。原因是她一直是個不喜歡張揚的人, 加之自己身體不好,患有腦血栓和心髒病等, 所以也就沒有走進人們的視線。之後,北京電視台又找到了她, 邀請她和劉尚嫻 (”王芳“)一起參加一個文藝晚會, 但由於張映哲正在外地講學,不能按時趕回北京,也就錯過了她們之間難得的聚會。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2004年,歌曲原唱者張映哲和電影女主角劉尚嫻終於 在“中央電視台第六屆軍旅歌曲大賽頒獎晚會”上歡聚了。當主持人白岩鬆將張映哲 和劉尚嫻雙雙請上舞台,並將她們介紹給觀眾時,百感交集的 “英雄” 姐妹在滿場 熱烈掌聲中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場內爆發出的如雷掌聲,是人們對這對在 台前幕後都出色地演繹了“英雄”姐妹的由衷的感謝和祝福! 2005年5月30日淩晨,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的首唱者、 空政歌舞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映哲,因病醫治無效在京去世,終年77歲。 這位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 她像我們那個偉大時代的所有無名英雄一樣 努力工作 努力貢獻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她 本身就是 英雄讚歌 我們時代的頌歌! 是的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更多的人們甚至一圓不圓。 藝術是不能拿金錢來 稱量 評判 來收買 來出賣的。 ![]() 張映哲老人 筆者最喜歡張映哲的歌唱包括有: 【沁園春 - 雪】 【蝶戀花 - 答李淑一】 【英雄讚歌】 【七律 - 送瘟神 二首】 【我們走在大路上】 【。。。。。。。。。】 【小生 撰輯©】 |
四麵青山側耳聽
晴天響雷敲金鼓
大海揚波作和聲,,,
張映哲唱的英雄讚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頂頂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