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身佛門外,亦非三教徒,寺廟觀堂殿, 無教有覺悟。 )
緣定三生 是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向往。傳說冥海之畔有石曰三生石, 凡有情人到那裏誠心的祈拜 就會有三生三世的緣分, 而且不拘於愛人戀人,隻要下輩子還想再見麵的人都可以去祈拜許願, 親朋好友間亦可如此, 而三生石緣正是人們對美好的祈願,真誠的許諾,與理想的寄托。緯帛伊妹三大家,非歌不雅就是哈,石銘線牽百年身,何須鐵鞋覓天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彼岸花開開彼岸, 三生石上寫三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逢。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天本有情天不老,相逢竟是曾相識。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撫子之肩共憑欄,閑看庭前花開落,執子之手齊踏浪,何意天邊雲舒卷。
三生石 的最早由來應該是在戰國時期;由於連年戰亂導致家破人亡,夫妻陰陽兩隔,後有仙人托夢:隻要在夢中所指的地方將地獄之門石山鑿碎便可與家人意中人相見;許多失去戀人或丈夫的女姓便毅然離家千裏迢迢,終於找到了夢中的石山,日以繼夜鑿山為石卻未能如願,話說就在鑿剩下最後一巨石時,可憐的女人們終因勞累過度相繼盡亡;但這些女子虔心篤誌鑿石之舉深深感動了上天,故準許所有鑿石覓夫的女子都可與她的男人三生不棄不分。緣定三生,緣證三生 便由此而來。窮追不舍者,打破沙鍋紋到底者請 網查 緣定三生及三生有幸與三生石 以求其詳。
6. 【嘴裏芹菜的香味】
1、【三生石的傳說】
人死後,走過黃泉路,到了奈何橋,就會看到三生石。它一直立在奈何橋邊,張望著紅塵中那些準備喝孟婆湯、輪回投胎的人們。 傳說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樣。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輪回,緣起緣滅,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 千百年來,它見證了芸芸眾生的苦與樂、悲與歡、笑與淚。該了的債,該還的情,三生石前,一筆勾銷。
2、【現實中的三生石】
三生石是一塊狀貌奇欽奇磊落的巨石,在與飛來峰相連接的蓮花峰東麓,是“西湖十六遺跡”之一。該石高約10米,寬2米多,峭拔玲瓏。石上刻有“三生石”三個碗口大小的篆書及《唐·圓澤和尚·三生石跡》的碑文,記述“三生石”之由來。石上多唐、宋時的題詞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認,隻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楊瑀、翰林張翥等人的題詞仍清晰可見。 杭州的三生石 《紅樓夢》 再生緣 在杭州靈隱下天竺法鏡寺右側後而的山坳裏,走過香林茶園,翻過小橋,由山腳剛往上走幾步就看到右手邊的幾叢亂石中的三生石。
三生石是一塊狀貌奇欽奇磊落的巨石。三個紅色的篆字——“三生石”碗口般大小,刻在內側很不顯眼。石頭較光滑的一麵,鐫刻上一段東坡居士之《僧圓澤傳》,使三生石名揚四海,千古不衰。
三生石來源於佛家故事。唐代袁郊作《甘澤謠》,其中有一篇《圓觀》,實為故事觴源。其後北宋朝時,蘇東坡刪略袁郊舊篇,又寫成《僧圓澤傳》一文,故事大致未變,隻是將主人公圓觀改為了圓澤。
3. 【緣定三生的故事 】
三生石來源於佛家故事。唐代袁郊作《甘澤謠》,其中有一篇《圓觀》,實為故事觴源。其後北宋朝時,蘇東坡刪略袁郊舊篇,又寫成《僧圓澤傳》一文,故事大致未變,隻是將主人公圓觀改為了圓澤。
故事大意是:唐時李源與僧人圓澤相友善。一日二人相約同遊蜀中峨眉山,圓澤主張從長安走斜穀路,而李源則堅持從荊州走水路前往。圓澤拗不過李源,於是兩人走荊州水路,當二人走到南浦時,遇到一個懷孕三年卻沒有生育的女子,圓澤大哭說這女子隻所以三年不育,正是要等他前來投胎,他不想走荊州水路,正是想避開,如今遇上了便不能避開了。李源很後悔,但也沒有辦法。圓澤三天後就死了,臨終前與李源相約十三年後的中秋月夜於杭州天竺寺外再相見。十三年後李源如期赴約,中秋月夜下隻見一牧童騎牛作歌而來,兩人遙談數語,略證前生後,牧童卻道俗緣未盡,後會有期,說完複又扣牛作歌“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而去。故事講了兩位友人一世相誼,相約二世;二世一逢,又隱約三世的友情,含意雋永,很是耐人尋味。 “三生石畔悟三生,真性不朽思永恒。今生知遇來世盼,幽魂一縷證前盟。”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所謂死生契闊,感情再深,也莫過於此。 這樣的深情厚誼,自然會被後人引申到相通的愛情上。影響最大是曹雪芹把寶黛的愛情寫成從三生石畔的前生開始的。《紅樓夢》小說寫道: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絳珠仙草,赤霞宮中有位神瑛侍者常在靈河邊行走,看見這株仙草可愛,就每日用甘露灌溉它。後來,神瑛侍者下凡出去了,成為榮國府賈政的公子——賈寶玉。這受過神瑛侍者恩惠的絳珠仙草因得甘露滋潤,脫胎成人。隻因要報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也下凡來了,這就是江南蘇州林家的女公子——林黛玉。作品中的主人公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的由來原是為了還前世的情義債,把“三生石”邊的友情延伸到了愛情。之後清代杭州才女陳端生創作了七言長篇《再生緣》,為女主人公孟麗君經曆的一段曲折姻緣。“再生緣”的寓意,就有隔世的愛情。(郭沫若推崇《再生緣》之文“乃一敘事言情七言排律之長篇巨製”)。人說夫妻要糾纏個九世,然後姻緣散盡成為陌路,現在人們希望美滿姻緣九生九世還不夠,生生世世永結良緣。 “阿儂不信浮萍客,須結三生石上緣” 現在“三生石”的意義已成情人間的許願盟誓證物了。
4. 【真有 「三生石」嗎? 】
“三生石”一直是中國極有名的石頭,可以和女媧補天所剩下的那一塊玩石相媲美,後來發展成中國人對生前與後世的信念,不但許多朋友以三生石作為肝膽相照的依據,更多的情侶則在三生石上寫下他們的誓言,“緣訂三生”的俗話就是這樣來的。
前麵說過,這個故事很可能是真實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實,至少是反映了中國人對於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過了這種“輪回”與“轉世”的觀念,中國人建立了深刻的倫理、生命、哲學,乃至於整個宇宙的理念,而這正是佛教的一種入世觀照和慧解。
我們常說“七世夫妻”,常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常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說“緣訂三生,永浴愛河”……甚至於在生氣的時候咬牙說:“我死了也不會放過你!”在歉意的時候紅著臉說:“我下輩子做牛做馬來報答你!”在失敗灰心喪誌的時候會說:“前輩子造了什麽孽呀!”看到別人夫妻失和時會說:“真是前世的冤家!” 這種觀念在中國是無孔不入的,民間婦女殺雞殺鴨時會念著:“做雞做鴨無了時,希望你下輩子去做有錢人的兒子。”乃至連死刑犯臨刑時也會大吼一聲:“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所以,“三生石”應該是有的。
其實,輪回與轉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觀念,佛教裏認為有生就有死,有情欲就有輪回,有因緣就有果報,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永生永世做愛侶也是可能的,當然,一再的做仇敵也是可能的……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處纏縛,不得解脫,唯有放下一切才能超出輪回的束縛。
在《出曜經》裏有一首謁,很能點出生死輪回的本質:
伐樹不盡根,雖伐猶複生; 伐愛不盡本,數數複生苦。 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 內箭亦如是,愛箭傷眾生。 在這裏,愛作欲解,沒有善惡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傷,被愛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帶來不斷的傷,生生世世地轉下去。
另外,在《圓覺經》裏有兩段講輪回,講得更透徹: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舍,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複如是。”
可見,輪回的不隻是人,整個世界都在輪回。我們看不見雲了,不表示雲消失了,是因為雲離開我們的視線;我們看不見月亮,不表示沒有月亮,而是它運行到背麵去了;同樣的,我們的船一開動,兩岸的風景就隨著移動,世界的一切也就這樣了。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發、靠岸,船(本性)是不變的,但岸(身體)在變,風景(經曆)就隨之不同了。 這種對輪回的譬喻,真是優美極了。
5.【圓澤和尚三生石跡】
碑文:[唐圓澤和尚三生石跡 師名圓澤,居慧林,與洛京守李源為友,約往蜀山峨嵋禮普賢大士。師欲行斜穀道,源欲沂峽。師不可,源強之,乃行。舟次南浦,見婦人錦襠負嬰汲水,師見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見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兒時,顧公臨門,我以一笑為信。十二年後,錢唐天竺寺外,當與公相見。”言訖而化。婦既乳兒,源往視之,果笑,尋即回舟。
如期至天竺,當中秋月下,聞葛洪井畔有牧兒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用論,慚愧情人遠相訪,些身雖異性常存。”源知是師,乃趨前曰:“澤公健否?”兒曰:“李公真信士也,我與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尋已遍,欲回煙掉上瞿塘。”遂去,莫如所之。]
第一次知道這故事,初次聽到三生石以為是講愛情的,沒想到是友誼.是哦,有時候友誼遠比愛情來的更讓人感動,下次去飛來峰一定要去找一找三生石. 《僧圓澤傳》,使三生石名揚四海,千古不衰。三生石來源於佛家故事。唐代袁郊作《甘澤謠》,其中有一篇《圓觀》,實為故事觴源。
其後北宋朝時,蘇東坡刪略袁郊舊篇,又寫成《僧圓澤傳》一文,故事大致未變,隻是將主人公圓觀改為了圓澤。故事大意是:唐時李源與僧人圓澤相友善。一日二人相約同遊蜀中峨眉山,圓澤主張從長安走斜穀路,而李源則堅持從荊州走水路前往。圓澤拗不過李源,於是兩人走荊州水路,當二人走到南浦時,遇到一個懷孕三年卻沒有生育的女子,圓澤大哭說這女子隻所以三年不育,正是要等他前來投胎,他不想走荊州水路,正是想避開,如今遇上了便不能避開了。李源很後悔,但也沒有辦法。圓澤三天後就死了,臨終前與李源相約十三年後的中秋月夜於杭州天竺寺外再相見。十三年後李源如期赴約,中秋月夜下隻見一牧童騎牛作歌而來,兩人遙談數語,略證前生後,牧童卻道俗緣未盡,後會有期,說完複又扣牛作歌“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而去。
故事很簡單,卻講了兩位友人一世相誼,相約二世;二世一逢,又隱約三世的友情,含意雋永,很是耐人尋味。相傳他們隔世相會之地,天竺寺外,今存一石,稱"三生石”。 三生石畔悟三生,真性不朽思永恒。 今生知遇來世盼,幽魂一縷證前盟。
這是一個談輪回的故事,和蘇東坡齊名的大詩人黃山穀的親身經曆。
黃山穀是江西省修水縣人,這故事就出自修水縣誌。 黃山穀中了進士以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的知府,就任時才二十六歲。
有一天他午睡的時候做夢,夢見自己走出府衙到一個鄉村裏去,他看到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太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著一碗芹菜麵,口中還叫著一個人的名字。黃山穀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麵熱氣騰騰好像很好吃,不自覺端起來吃,吃完了回到衙門,一覺睡醒,嘴裏還留著芹菜的香味,夢境十分清晰,但黃山穀認為是做夢,並不以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夢到一樣的情景,醒來嘴裏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起身走出衙門,循著夢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門外,敲門進去,正是夢裏見到的老婦,就問她有沒有擺麵在門外,喊人吃麵的事。
老太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吃麵,我每年都是這樣喊她。” “女兒死去多久了?” “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山穀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歲,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於是再問她女兒生前的情形,家裏還有什麽人。 老太婆說:“我隻有一個女兒,她以前喜歡讀書,念佛吃素,非常孝順,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對我說她還要回來看我。” “她的閨房在哪裏,我可以看看嗎?”黃山穀問道。 老太婆指著一間房間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我給你倒茶去。” 山穀走進房中,隻見房裏除了桌椅,靠牆有一個鎖著的大櫃。 山穀問:“裏麵是些什麽?” “全是我女兒的書。” “可以開嗎?” “鑰匙不知道她放在哪裏,所以一直打不開。”
山穀想了一下,記起放鑰匙的地方,便告訴老太婆找出來打開書櫃,發現許多文稿。他細看之下,發現他每次試卷寫的文章竟然全在裏麵,而且一字不差。 黃山穀這時才完全明白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親,老家隻剩下她孤獨一人。於是黃山穀跪拜在地上,說明自己是她女兒轉世,認她為母,然後回到府衙帶人來迎接老母,奉養終身。 後來,黃山穀在府衙後園植竹一叢,建亭一間,命名為“滴翠軒”,亭中有黃山穀的石碑刻像,他自題像讚曰: 似僧有發,似俗脫塵; 作夢中夢,悟身外身。 為他自己的轉世寫下了感想,後來明朝的詩人袁枚讀到這個故事曾寫下"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名句,意思是說像黃山穀這樣的大文學家,詩書畫三絕的人,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經讀了很多書了。
緣定三生 三生有幸 與 三生石
緣定三生 是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向往。傳說冥海之畔有石曰三生石, 凡有情人到那裏誠心的祈拜 就會有三生三世的緣分, 而且不拘於愛人戀人,隻要下輩子還想再見麵的人都可以去祈拜許願, 親朋好友間亦可如此, 而三生石緣正是人們的美好的祈願,真誠的許諾,與理想的寄托。彼岸花開開彼岸, 三生石上寫三生。
三生石 的最早由來應該是在戰國時期;由於連年戰亂導致家破人亡,夫妻陰陽兩隔,後有仙人托夢:隻要在夢中所指的地方將地獄之門石山鑿碎便可與家人意中人相見;許多失去戀人或丈夫的女姓便毅然離家千裏迢迢,終於找到了夢中的石山,日以繼夜鑿山為石卻未能如願,話說就在鑿剩下最後一巨石時,可憐的女人們終因勞累過度相繼盡亡;但這些女子虔心篤誌鑿石之舉深深感動了上天,故準許所有鑿石覓夫的女子都可與她的男人三生不棄不分。緣定三生,緣證三生 便由此而來。
三生石 是一塊狀貌奇欽奇磊落的巨石,在與飛來峰相連接的蓮花峰東麓,是“西湖十六遺跡”之一。該石高約10米,寬2米多,峭拔玲瓏。石上刻有“三生石”三個碗口大小的篆書及《唐·圓澤和尚·三生石跡》的碑文,記述“三生石”之由來。石上多唐、宋時的題詞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認,隻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楊瑀、翰林張翥等人的題詞仍清晰可見。
緣定三生的故事
師名圓澤,居慧林,與洛京守李源為友,約往蜀山峨嵋禮普賢大士。師欲行斜穀道,源欲沂峽。師不可,源強之,乃行。舟次南浦,見婦人錦襠負嬰汲水,師見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見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兒時,顧公臨門,我以一笑為信。十二年後,錢唐天竺寺外,當與公相見。”言訖而化。婦既乳兒,源往視之,果笑,尋即回舟。如期至天竺,當中秋月下,聞葛洪井畔有牧兒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用論,慚愧情人遠相訪,些身雖異性常存。”源知是師,乃趨前曰:“澤公健否?”兒曰:“李公真信士也,我與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尋已遍,欲回煙棹上瞿塘。”遂去,莫如所之。
這真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它寫朋友的真情、寫人的本性、寫生命的精魂,曆經兩世而不改變,讀事令人動容。
富家子弟李源,因為父親在變亂中死去而體悟人生無常,發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獻出來改建惠林寺,並住在寺裏修行。寺裏的住持圓澤禪師,很會經營寺產,而且很懂音樂,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著談心,一談就是一整天,沒有人知道他們在談什麽。
有一天,他們相約共遊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李源想走水路從湖北沿江而上,圓澤卻主張由陸路取道長安斜穀入川。李源不同意。圓澤隻好依他,感歎說:“一個人的命運真是由不得自己呀!”於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邊,看到一位穿花緞衣褲的婦人正到河邊取水,圓澤看著就流下淚來,對李源說:“我不願意走水路就是怕見到她呀!”李源吃驚地問他原因,他說:“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兒子,因為我不肯來,所以她懷孕三年了還生不下來,現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現在請你用符咒幫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後洗澡的時候,請你來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為證明。十三年後的中秋夜,你來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來和你見麵。”
李源一方麵悲痛後悔,一方麵為他洗澡更衣,到黃昏的時候,圓澤就死了,河邊看見的婦人也隨之生產了。三天以後李源去看嬰兒,嬰兒見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訴王氏,王家便拿錢把圓澤埋葬在山下。李源再也無心去遊山,就回到惠林寺,寺裏的徒弟才說出圓澤早就寫好了遺書。
十三年後,李源從洛陽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圓澤的約會,到寺外忽然聽到葛洪川畔傳來牧童拍著牛角的歌聲:
我是過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賞月吟風的往事早已成為過去;慚愧讓你跑這麽遠來探望我,我的身體雖變了心性卻長在。
李源聽了,知道是舊人,忍不往問道: “澤公,你還好嗎?”牧童說:“李公真守信約,可惜我的俗緣未了,不能和你再親
近,我們隻有努力修行不墮落,將來還有會見麵的日子。”隨即又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後的事情非常渺茫,想說出因緣又怕心情憂傷;
吳越的山川我已經走遍了,再把船頭掉轉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頭而去,從此不知他往那裏去了。
再過三年,大臣李德裕啟奏皇上,推薦李源是忠臣的兒子又很孝順,請給予官職。於是皇帝封李源為諫議大夫,但這時的李源早已徹悟,看破了世情,不肯就職,後來在寺裏死去,活到八十歲。
--
這個故事歌頌了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情義。圓澤禪師和李源的故事流傳得很廣,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還留下一塊大石頭,據說就是當年他們隔世相會的地方,稱為 “三生石”。
真有「三生石」嗎?
“三生石”一直是中國極有名的石頭,可以和女媧補天所剩下的那一塊玩石相媲美,後來發展成中國人對生前與後世的信念,不但許多朋友以三生石作為肝膽相照的依據,更多的情侶則在三生石上寫下他們的誓言,“緣訂三生”的俗話就是這樣來的。
前麵說過,這個故事很可能是真實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實,至少是反映了中國人對於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過了這種“輪回”與“轉世”的觀念,中國人建立了深刻的倫理、生命、哲學,乃至於整個宇宙的理念,而這正是佛教的一種入世觀照和慧解。
我們常說“七世夫妻”,常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常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說“緣訂三生,永浴愛河”……甚至於在生氣的時候咬牙說:“我死了也不會放過你!”在歉意的時候紅著臉說:“我下輩子做牛做馬來報答你!”在失敗灰心喪誌的時候會說:“前輩子造了什麽孽呀!”看到別人夫妻失和時會說:“真是前世的冤家!”
這種觀念在中國是無孔不入的,民間婦女殺雞殺鴨時會念著:“做雞做鴨無了時,希望你下輩子去做有錢人的兒子。”乃至連死刑犯臨刑時也會大吼一聲:“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所以,“三生石”應該是有的。
其實,輪回與轉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觀念,佛教裏認為有生就有死,有情欲就有輪回,有因緣就有果報,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永生永世做愛侶也是可能的,當然,一再的做仇敵也是可能的……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處纏縛,不得解脫,唯有放下一切才能超出輪回的束縛。
在《出曜經》裏有一首謁,很能點出生死輪回的本質:
伐樹不盡根,雖伐猶複生;
伐愛不盡本,數數複生苦。
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
內箭亦如是,愛箭傷眾生。
在這裏,愛作欲解,沒有善惡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傷,被愛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帶來不斷的傷,生生世世地轉下去。
另外,在《圓覺經》裏有兩段講輪回,講得更透徹: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舍,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複如是。”
可見,輪回的不隻是人,整個世界都在輪回。我們看不見雲了,不表示雲消失了,是因為雲離開我們的視線;我們看不見月亮,不表示沒有月亮,而是它運行到背麵去了;同樣的,我們的船一開動,兩岸的風景就隨著移動,世界的一切也就這樣了。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發、靠岸,船(本性)是不變的,但岸(身體)在變,風景(經曆)就隨之不同了。
這種對輪回的譬喻,真是優美極了。
碑文:唐圓澤和尚三生石跡
師名圓澤,居慧林,與洛京守李源為友,約往蜀山峨嵋禮普賢大士。師欲行斜穀道,源欲沂峽。師不可,源強之,乃行。舟次南浦,見婦人錦襠負嬰汲水,師見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見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兒時,顧公臨門,我以一笑為信。十二年後,錢唐天竺寺外,當與公相見。”言訖而化。婦既乳兒,源往視之,果笑,尋即回舟。如期至天竺,當中秋月下,聞葛洪井畔有牧兒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用論,慚愧情人遠相訪,些身雖異性常存。”源知是師,乃趨前曰:“澤公健否?”兒曰:“李公真信士也,我與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尋已遍,欲回煙掉上瞿塘。”遂去,莫如所之。]
第一次知道這故事,初次聽到三生石以為是講愛情的,沒想到是友誼.是哦,有時候友誼遠比愛情來的更讓人感動,下次去飛來峰一定要去找一找三生石.
《僧圓澤傳》,使三生石名揚四海,千古不衰。三生石來源於佛家故事。唐代袁郊作《甘澤謠》,其中有一篇《圓觀》,實為故事觴源。其後北宋朝時,蘇東坡刪略袁郊舊篇,又寫成《僧圓澤傳》一文,故事大致未變,隻是將主人公圓觀改為了圓澤。故事大意是:唐時李源與僧人圓澤相友善。一日二人相約同遊蜀中峨眉山,圓澤主張從長安走斜穀路,而李源則堅持從荊州走水路前往。圓澤拗不過李源,於是兩人走荊州水路,當二人走到南浦時,遇到一個懷孕三年卻沒有生育的女子,圓澤大哭說這女子隻所以三年不育,正是要等他前來投胎,他不想走荊州水路,正是想避開,如今遇上了便不能避開了。李源很後悔,但也沒有辦法。圓澤三天後就死了,臨終前與李源相約十三年後的中秋月夜於杭州天竺寺外再相見。十三年後李源如期赴約,中秋月夜下隻見一牧童騎牛作歌而來,兩人遙談數語,略證前生後,牧童卻道俗緣未盡,後會有期,說完複又扣牛作歌“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而去。 故事很簡單,卻講了兩位友人一世相誼,相約二世;二世一逢,又隱約三世的友情,含意雋永,很是耐人尋味。相傳他們隔世相會之地,天竺寺外,今存一石,稱"三生石”。 三生石畔悟三生,真性不朽思永恒。 今生知遇來世盼,幽魂一縷證前盟。
嘴裏芹菜的香味
這是一個談輪回的故事,和蘇東坡齊名的大詩人黃山穀的親身經曆。黃山穀是江西省修水縣人,這故事就出自修水縣誌。
黃山穀中了進士以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的知府,就任時才二十六歲。
有一天他午睡的時候做夢,夢見自己走出府衙到一個鄉村裏去,他看到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太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著一碗芹菜麵,口中還叫著一個人的名字。黃山穀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麵熱氣騰騰好像很好吃,不自覺端起來吃,吃完了回到衙門,一覺睡醒,嘴裏還留著芹菜的香味,夢境十分清晰,但黃山穀認為是做夢,並不以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夢到一樣的情景,醒來嘴裏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起身走出衙門,循著夢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門外,敲門進去,正是夢裏見到的老婦,就問她有沒有擺麵在門外,喊人吃麵的事。
老太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吃麵,我每年都是這樣喊她。”
“女兒死去多久了?”
“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山穀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歲,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於是再問她女兒生前的情形,家裏還有什麽人。
老太婆說:“我隻有一個女兒,她以前喜歡讀書,念佛吃素,非常孝順,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對我說她還要回來看我。”
“她的閨房在哪裏,我可以看看嗎?”黃山穀問道。
老太婆指著一間房間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我給你倒茶去。”
山穀走進房中,隻見房裏除了桌椅,靠牆有一個鎖著的大櫃。
山穀問:“裏麵是些什麽?”
“全是我女兒的書。”
“可以開嗎?”
“鑰匙不知道她放在哪裏,所以一直打不開。”
山穀想了一下,記起放鑰匙的地方,便告訴老太婆找出來打開書櫃,發現許多文稿。他細看之下,發現他每次試卷寫的文章竟然全在裏麵,而且一字不差。
黃山穀這時才完全明白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親,老家隻剩下她孤獨一人。於是黃山穀跪拜在地上,說明自己是她女兒轉世,認她為母,然後回到府衙帶人來迎接老母,奉養終身。
後來,黃山穀在府衙後園植竹一叢,建亭一間,命名為“滴翠軒”,亭中有黃山穀的石碑刻像,他自題像讚曰:
似僧有發,似俗脫塵;
作夢中夢,悟身外身。
為他自己的轉世寫下了感想,後來明朝的詩人袁枚讀到這個故事曾寫下"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名句,意思是說像黃山穀這樣的大文學家,詩書畫三絕的人,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經讀了很多書了。